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4世纪以后,西欧人口减少,土地相对充足,劳动力成本上升,粮食价格下跌,许多领主放弃了对庄园自营地的直接经营,允许农民支付一笔钱后离开庄园,自谋生路,领主出租自营地渐成普遍趋势。这种变化导致西欧(       
A.庄园制度巩固B.农民生活处境恶化C.社会转型加速D.自治城市开始兴起
22-23高二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北宋时,诗歌创作讲究用典和辞藻华丽,多以作者自己优裕的生活为创作对象,较少涉及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南宋初期诗歌创作则更强烈地表现出忧患意识和至真至诚的家国情怀。推动这一变化出现的因素是(     
A.文学艺术出现世俗化趋势B.民族关系错综复杂
C.山河破碎偏安一隅的局势D.程朱理学影响广泛
2023-03-20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15401960年间世界科学中心在五个主要国家的转移,从图中数据变化趋势可以判断出(     
A.1是法国;2是意大利;3是英国;4是德国;5是美国
B.1是意大利;2是英国;3是法国;4是德国;5是美国
C.1是法国;2是意大利;3是英国;4是美国;5是德国
D.1是意大利;2是英国;3是法国;4是美国;5是德国
2022-07-2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秦统一中国以后,统一的国家机制更加规范及完善。在民族交融中,华夏民族成为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自秦汉以来,华夏民族往往将国家的强大、统一和民族的安全、和睦作为评判国家、民族强弱兴衰的基本标准,并形成民族与国家的一种深沉的、绵延的文化心理与社会理想。

——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材料二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元史·地理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华夏民族的发展呈现出的趋势。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边疆治理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唐朝相比,元朝边疆治理的新发展。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文明发展的主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自古设官而治,从“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到“政逮于大夫”“陪官执国命”“布衣为卿相”的历史演进,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变化趋势。这一趋势是(     
A.官员选拔利于国家管理B.官制由人治向法治转型
C.贵族政治让位官僚政治D.君主专制取代官僚政治
2022-11-16更新 | 113次组卷 | 6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国君一般称为“公”或“侯”,而到战国时自称为“王”,是最高权力的代表,总揽国家的统治权。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战国时期(       
A.分封制的崩溃B.各国实力的均衡C.井田制的盛行D.儒法合流的趋势
7 .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B.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
C.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D.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2022-06-02更新 | 556次组卷 | 143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唐初,由三省执掌国家政务,三省分别负责起草、审议、执行政令。之后,中书和门下两省合署办公。宋朝时期,门下和尚书两省实际上逐渐被废止。这种变化反映了
A.政治体制受到现实需要的制约B.君主专制呈现明显弱化趋势
C.唐宋时期的中央集权大大削弱D.行政效率提高相权得到加强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

——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
2021-06-08更新 | 7124次组卷 | 66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由下表可推知
南北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表
时间南方国家北方国家
1965—1973年3.9%3.6%
1973—1980年3.1%2.1%
南北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变化表
1960年29.7%70.3%
1980年34%66%
A.南方国家经济基础薄弱B.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C.北方国家经济走向衰落D.区域集团化趋势得到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