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以前,并不存在所谓的“全球标准时间”,多种时间表述在世界范围内共存,时间通常意味着当地时间,取自太阳在当地天空中的位置。19世纪中期,统一时间运动开始于英国,随着铁路运输日益普及,许多城市很快效仿,1855年英国98%的公共时钟已经设置为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884年,国际子午线会议在华盛顿召开,正式引入世界标准时间概念,以穿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所在的零经度(称为“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将世界划分为24个“标准”时区。借助铁路、蒸汽船、电报和电话等现代交通和通信技术,标准时间在北大西洋地区率先推广开来。时间趋同在19世纪的全球化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使时空距离大大缩短。一个普遍的、同质的、深刻的时间概念被打造成无可争辩的“现代”力量,也是西式现代化的基本标识之一,支撑着西方科学和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的扩张。一部全球时间标准化的历史,根本上说是一部西方国家尤其英美等国,以全球化的名义改写世界时间进而改造国际秩序的历史。

——摘编自艾仁贵《全球时间趋同的成就与隐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全球标准时间”建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全球时间标准化的历史”加以评价。
2024-06-0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格劳秀斯(1583~1645),荷兰著名的法学家之一。代表作《海洋自由论》和《战争与和平法》等凝聚着他的法学思想。他在《海洋自由论》中主张荷兰拥有本国的海事权利,葡萄牙以及任何其他国家都没有独占东印度群岛航行、渔业和贸易的权利。他在《战争与和平法》中认为,主权是国家存在的原则,他国不得干涉;战争在无政府国际社会不可避免,但应当受到限制,其目的道德与否非常关键;国家间应有共同的道德标准和法律规范来约束各国行为。格劳秀斯的国际法思想对现代国际法的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贸易法产生深远影响。

——摘编自卢玮《战争与和平法:格劳秀斯国际思想的法律表达》等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后,英国学派则更看重国家主权的存在,认为国际法并非每时每刻都能得到运用的秩序手段;1999年,剑桥学派塔克则认为格劳秀斯为东印度公司和荷兰发动战争的权利进行辩护是出于利益的考虑,并非出于“正义战争”的理由;2006年,神学派系杰弗里提出了颠覆性的解读,她认为格劳秀斯在关键时刻表现出虔诚基督徒惯有的和平主义倾向,包括反对正义战争。

——摘编自张云雷《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格劳秀斯与格劳秀斯传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格劳秀斯提出国际法学说的时代背景、并简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关于格劳秀斯国际法学说的学术争论进行评析。
2024-05-0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华文明强大的创新性,形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样态。从源流上来看,中华民族自始便是多元的,民族文化间交往交流交融是历史的常态。博采众长、有容乃大,是中华文明诞育之时便携带的文化基因。正是在不同民族间的交往互联、重构融合中,打破了原生性民族的封闭性、保守性和落后性,不断促进中华大地多元民族群体的交流融合,推动中华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19世纪中期,中华文明在挫折磨难中加速向现代文明转型发展。一方面,我国面临着内部社会矛盾激化的挑战;另一方面,工业革命为基础的西方文明极大冲击了中华传统文明。在反复实践中,中华文明的创新性被重新激发出来,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上了向现代民族、现代国家以及现代文明的全方位转型之路。

——摘编自朱军、张兰《论中华文明的五大特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历史相关知识,就“中华文明的创新性”自拟论题,从整体或局部任一角度进行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不得抄袭材料中的案例)
4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1805年1月俄国戈洛夫金使团抵达中国边境城市库伦,开始访华活动。双方在礼仪上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清政府逐于2月将使团驱逐出境。

对此,学者费正清指出,“扩展对华贸易是戈洛夫金使团访华的主要目的,清政府传统的朝贡体制是导致使团铩羽而归的直接原因。”学者朱立春认为,“此外交事件对俄国来说不过是一次战术上的失败,却奠定了日后俄罗斯在远东对华外交战略上的胜利。对中国充其量不过是一次外交战术上的胜利,却埋下了日后对俄外交战略失败的种子。”

——摘编自陈开科《嘉庆十年失败的俄国使团与失败的中国外交》

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于2023年9月10日-12日出席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举办的第八届东方经济论坛。

问:中方对此次论坛有何期待? 中方谁将出席论坛?

答:东方经济论坛是中俄远东开发合作的一个新的重要平台,中方高度重视。张国清副总理将率团出席论坛。中方愿积极参与俄罗斯远东开发进程,在互利共赢基础上同俄方加强合作,发挥互补优势,深挖合作潜力,促进两国毗邻地区共同发展。

——中国外交部就东方经济论坛将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等答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对这一外交事件进行合理阐释。   
(2)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流传着以嫦娥奔月为代表的“飞天”神话,同时也有很多飞天的尝试。《汉书·王莽传》记载,当时有人使用鸟羽制成两只人工翅膀捆绑在身上,再装上环钮等器件,弹地而起后飞了数百步。宋代,拥有了更加强大的技术手段——火箭,借助火药燃烧向后喷火所产生的反作用力,箭可以飞得更远。明代,中国的火箭技术更加发达,出现了原始的两级火箭——火龙出水。火箭的发明,给人们遨游太空的梦想带来了新希望。据一些西方文献记载,明朝初年,一位叫做“万户”的官员做了一次“飞天”试验。他将47支火箭和两只风筝绑在椅子上,点燃火箭试图飞向天空,但是飞天椅最后摔到山坡下,他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万户的勇敢精神受到人们的肯定和敬仰,他也被认为是“试图利用火箭作为交通工具的第一人”。

——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22年第17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敏锐地看到了航天科技工业在国防建设、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对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创立了中国的航天事业,这是确立我国大国地位的基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把发展航天技术纳入“863”计划。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并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先后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攻克了无数技术难关,用不到30年的时间跨越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摘编自林溪《中国“飞天简史”:从梦想到现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中国古代飞天梦的探索,分析万户飞天尝试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内容,简析新中国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原因,并谈谈这一发展带来的启示。
2024-02-0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茶叶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近代中外商品文化交流中,茶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材料   顺治十八年,达赖喇嘛主动向中央政府请求西藏输送马匹以换取茶叶。乾隆十一年,甘肃巡抚黄廷桂向皇帝上奏,甘肃番、民错处,惟茶是赖。番、民都用粮食来换取茶叶,这极大地充实了地方财政。同时清政府也以边疆地区是否恭顺与边茶贸易挂钩。在外贸方面,茶叶成为清朝吸纳白银、抵御外国商品倾销、保持贸易顺差的有力武器。

18世纪末,在一百年的时间里,英国进口茶叶从6吨达到了11000吨,茶叶从贵族走向平民,迅速取代了酒类,成为国民饮品。大量的茶叶消费需求导致英国茶叶走私严重,同时对华贸易出现严重赤字。

清代中后期形成了三个最大的茶叶出口地:汉口的砖茶多流向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和俄罗斯;上海出口的红、绿茶销往欧洲、美国;福州出口的茶叶多是销往南洋群岛和南美洲。

——摘编自罗伊·莫克塞姆《茶、嗜好、开拓与帝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清朝茶叶贸易发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当时茶叶贸易的重要影响。
2024-05-0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今贵州大部分地区已纳入中央集权制度统一的郡县体制,但所设郡县只不过是中央王朝的政治和军事据点,而广大地区仍为当地土著民族的上层直接统治,实为“郡国”并存。……隋文帝统一全国而对今贵州大部分地区则鞭长莫及,唐代实行羁縻州制而使这里变为经制州、羁縻州和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并存的“三管齐下”。

——摘编自黄才贵《独特的社会经纬——贵州制度文化》

材料二   元代在今贵州一概取消地方民族政权并改羁縻州峒制,通过以地势分属的四川、湖广和云南3个行省,全面推行土司制。明代在今贵州境实行“土流并置,军政分管”的政策,卫所和土司各有辖地,互有分工,卫所管军户,土司主要管理当地少数民族。卫所插入土司地区,控扼军事要道,并以此为据点,逐渐实行“改土归流”。清代在贵州实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将各长官司置于府、州、县的管辖之下,或增设副司以分其权,或收为土舍、土弁听流官调遣,许多土司已是名存实亡。

——摘编自黄才贵《独特的社会经纬——贵州制度文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至唐时期贵州地区边疆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秦汉至唐时期相比,元代以后贵州地区边疆治理的变化,并说明其意义。
2024-05-0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发展与进步的机遇。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统一,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国家。1945年8月15日,中国民主同盟发表《在抗战胜利声中的紧急呼吁》,提出了“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口号。民盟对民主作了阐述,认为“在一个社会里,人人做人,人人做自己的主人,一切政治经济的组织都成为这个目标的工具,这就是民主。”二十世纪的政治真理,只有自由自主的人民,才能创造自由自主的国家;只有人民有力量,国家才有力量。……非先实行民主决无从实现统一。

——根据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1946年1月,全国人民瞩目的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会议通过宪法草案、和平建国纲领等五项协议。……全面内战爆发后十多天,在云南昆明发生了李公朴、闻一多相继被暗杀的惨案,民盟坚决拒绝参加国民大会。这以后,国民党更步步紧逼,加紧对民盟的迫害……公开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张澜、罗隆基等在上海被软禁。……1948年1月,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在香港举行,这次中央全会是民盟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民盟公开抛弃中间路线的幻想,同国民党当局决裂,同共产党全面合作。其他民主党派,包括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九三学社、中国致公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等,也先后明确表示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民主党派的建国主张与中国共产党建国主张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民盟与国民党斗争的史实为例,说明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中影响。
2023-10-22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国或地区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难以突破高收入标准,以致该经济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停滞或徘徊。巴西被视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二战后,巴西长期依赖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依靠高投资率和高物质消耗推进经济增长,人均GDP增速一度高达7%。但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巴西经济陷入低迷。巴西历届政府缺乏对经济中长期发展的有效规划,并且长期遵循“重增长、轻分配”的原则,这些也阻碍了经济增长。

——摘编自钟阳、刘霞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经验:典型经济体的比较分析》

(1)根据材料,概括巴西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历程带来的启示。
2023-11-1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11月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山东企业家陈光威以民营企业一企之力,挺起了国产碳纤维这个民族产业的脊梁,点燃了一道“民族之光”。

材料   陈光威,山东威海人,早年当过大队长、村支书,镇工办副主任。1987年,46岁的他临危受命,成为一家濒临破产的镇办企业厂长。上任后,他决定转产鱼竿。10年后成为全球最大的鱼竿生产企业。碳素钓杆需要进口碳纤维材料。然而,由于碳纤维属于军工材料,进口受到严格限制。

西方对中国碳纤维供应实行“通知式涨价,赏赐性供给”,“泱泱大国,岂能仰人鼻息?”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光威得知科技部已经立项研发碳纤维的消息,他毫不犹豫表态要“为国家干点事”。碳纤维技术和装备是被国际企业封锁的,我国企业无经验可借鉴,只能自学成材。陈光威在随后的15年里,总共自筹投入了40多亿元。

2004年,光威集团研发出国产T300级碳纤维,中国第一次有了碳纤维;他们相继突破高强、高模、高性能碳纤维关键技术,并形成产业化。2017年国家领导人看望陈光威时说“你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个真正的民族英雄!”4天之后,陈光威因病去世。目前,光威集团承担了多个86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研工程项目,已经为我国军方提供了近千架战机所需的碳纤维材料。

——摘编自陈润、谢再红、邱恒明《民族之光:陈光威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企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对我们的启示。
2024-05-14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