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据《1998/1999世界发展报告》中关于对外贸易系数(进出口依存度,即进出口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统计,高收入国家,这一比值从1980年的38%上升到1996年的40%;中等收入国家同期从43%提高到52%;中低收入国家同期也从42%上升为52%;低收入国家从30%上升为42%。以上数据的变化说明(     
A.各国经济发展差距减小B.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迅速
C.世界贸易总体发展较慢D.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2024-01-1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顶效开发区顶兴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根据光绪年间官员的档案数据统计,在4498个历史人物的信息中,具有捐纳经历的官员人数达到2674人,占总数的59.45%,形成了所谓的近代新兴官僚阶层。他们大多有商业背景,熟悉洋务,主要代表人物有伍廷芳、徐天麟等。据此可知,清末捐纳制度的实施
A.是科举制被废除的主要原因B.客观上利于中国的政治近代化
C.是清廷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 D.解决了清政府严重的财政危机
2020-10-01更新 | 1520次组卷 | 28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1973-1975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与通货膨胀变化表》,表格数据反映当时(     
项目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
工业生产下降幅度15.3%11.2%12.3%16.3%20.8%
通货膨胀15.3%43.9%11.1%19.1%32.5%
A.“福利制度"弊端日显B.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C.“民权运动”逐步兴起D.“自由放任”弊端暴露
4 . 下表为清朝中期人口、耕地面积数据。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时间人口数量 ( 亿)耕地面积 ( 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 ( 亩)
1753 年 ( 乾隆十八年)1 84约 49024 00
1784 年 ( 乾隆四十九年)2 86约 50712 66
1812 年 ( 嘉庆十七年)3 34约 52602 36
1851 年 ( 咸丰元年)4 32约 50421 75
A.开始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结构B.边疆国土的开发有效缓解人地矛盾
C.农业技术改进提高了粮食产量D.人口急剧增长使人地矛盾日益显露
5 . 下表是1978~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以下数据变化最能说明我国
项目1992年比1978年增长比1949年增长
国民生产总值24000亿元7.18倍国民收入
17400亿元5.78倍48.5倍

A.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B.国民经济高度繁荣
C.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发展迅速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竺可桢(1890~1974),中国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1918年,他怀抱“科学救国”理想从美国回到中国。1920年,他与柳诒徽共同主持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学部,培养了胡焕庸等一批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1927年,筹建中央气象研究所,后出任所长。抗战前夕,中央气象研究所在各省设置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站,出版了中国气象资料,为我国的气象学奠定了基础。他认为“学理之研究重于物质之享受”,于艰难环境中苦心创业。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亲自主持和筹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领导或指导了我国地理的综合考察、自然区划、历次地理学规划等工作。根据国家需要,他又组织了西北沙漠、西南南水北调地区以及黑龙江等省、区的考察,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参考数据。

——据《竺可桢全集》等


(1)根据材料,概括竺可桢对中国科学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竺可桢取得成就的原因。
2020-07-08更新 | 4365次组卷 | 18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我国进行人口普查时通常会统计“籍贯”。籍贯通常是指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从母系的相对较少。“籍贯”传统源于(     
A.宗法制B.道家思想C.分封制D.神权观念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3年,英国皇家学会提出的一份并不完善的调查报告显示:(二战后)英国每年培养出来的博士中,有1/8的人移居国外。另据统计,19511960年,英国的研究与开发经费高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速却明显低于美国和联邦德国等国。

19491955年英国政府研究与开发经费单位:百万英镑

供应部(包括原子能研究)海军全部民用部门
1949195076.610.117.2
195019519211.221.8
19511952113.814.623.7
19521953135.216.723.8
19531954189.81825.5
19541955217.418.427.1

——摘编自贺淑娟《英国国家科技政策的演变:1850年代至1990年代》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新中国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为国家建设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科技发展方向。19561月,中共中央在召开的知识分子间题的会议上提出“向科学进军”的方针,毛泽东在会议中号召党内外知识分子共同努力学习科技知识,加快赶上世界先进科技(发展潮流)。随后,中国又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密切了全国科研机构的联系和调整,并加强了对科研体系的管理。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这一时期,党和政府联系中国具体实际,挑选600余名科技学者专家制定我国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经过各位专家学者的详细讨论,党和政府确立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以及57个科研任务,其中包括了12个重点发展的方面。

——摘编自贾丽会《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197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英国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技政策的特点及意义。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国家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
2022-04-0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隋唐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据毛汉光统计,当时以科举出身者而言,69%为士族,13%为小姓,寒士占18%。这说明(     
A.隋唐时期的政治仍有贵族政治的特点B.隋唐时期的科举不再看重出身门第
C.隋唐时期的科举实现了社会的平等D.隋唐时期,教育得到大范围的普及
2022-11-26更新 | 904次组卷 | 2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世纪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受到海外市场的拉动,但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却遭到明清统治者极其顽固地抵制。清代初年,政府规定:私自经营进出口贸易者一律处死,货物全部没收。到了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严格规定“洋船只许在广东收泊”。夏燮的《中西纪事》中也记载了当时“洋行据为垄断之利,诛求不已,串通官吏,税费日增”,各种货物的税率没有明确规定,并且存在“向来人要税,货也要税”的现象。18世纪后期,面对西方殖民者以外交手段与中国建立贸易交往关系的诉求,清政府却认为西方商人是慕华而来,倾心朝贡,广州知府蓝鼎元便指出“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日”的严重问题。

——摘编自刘玲《明清之际东南沿海经济发展的机遇及其丧失》

材料二1890~1912年,全国资产万元以上的纺织厂有25家,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就有21家,当时“妇工、童工的劳动已经成为新式工业尤其是纺纱的重要力量”,家庭手工业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近代华侨在国内的投资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如厦门工业80%~90%的厂家都是华侨投资或与华侨资本有关,厦门的裕昌米粉厂每月出产的10余万斤米粉还大批配运至南洋各地。1920年,厦门地方人士发出开辟马路的倡议,成立厦门市政会,负责工程审议和筹款,进行马路建设。据1930年统计,泉、漳两市共计有泉国公司、泉洛公司等23个汽车公路公司,行车里程达1691公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南沿海在全球尤其在东南亚经济圈中的战略影响愈益广泛。

——摘编自张莉《近代华侨投资与东南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变迁——以闽南地区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明清之际东南沿海地区丧失经济发展机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时期我国大力创新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