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法律建设的长足发展,唐代医疗卫生管理呈现出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趋势。唐高宗显庆年间“征天下郡县所出药物”,形成了国家权威性药典《新修本草》,规范了地道药材的供应,《唐律疏议》还规定“诸医违方诈疗病,而取财物者,以盗论”,“诸以毒药药人及卖者,绞”。唐代的统治者对于工匠、奴婢和囚徒的医疗卫生管理作了严格规定,“诸如丁匠、防人、官婢等底层民众,在服役或奴婢属官等情形下,若有疾病,主管之人应当送其就医,否则对主管之人处以‘笞四十’的处罚”。《医疾令》也规定“诸医针师,医监、医正量其所能,有病之处,遣为医疗”,中央与地方相配合,开展日常工作,进行州境巡疗,储备药材。

——摘编自王翔《唐代医药卫生法制中的人文关怀》

材料二   宋代诏令对骗取钱财、陷害生命的不法行医活动予以严令禁止,从最初的教化逐步过渡到“以故杀伤论”的有明确量刑标准的严惩。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诏令“民有疾而亲属遗去者罪之”,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初置养病院”,特别实行“安济法”,以确保医疗效果。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除京师设立太医局外,宋廷又在地方设立了相应的医学教育机构,由各地的医学博士负责当地医学生的教习,这是地方医学机构的雏形。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宋廷在京师设立了“熟药所”,掌控药材的采买、成药的制作和销售,“制药有官,监造有官,监门又有官,药成……出售则又各有监官”。

——摘编自胡玉《宋代面向民间推广医药的有效尝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政府的人文关怀在医药卫生法制中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政府向民间推广医药的举措,并谈谈你对唐宋医药卫生管理的看法。
2 . 唐人的楷书表现出大小相等、上下齐平、用笔应规入矩的趋势,即使是比较自由浪漫的行草书,也追求纯中锋的用笔。这体现了唐人书法的特点是
A.自由B.尚法C.尚意D.摹仿
3 . 二战后,拉美地区成为西方文明的“延伸地带”,文化也随之迅速变化。墨西哥作家巴斯康塞洛斯认为由于种族构成、文化混杂和政治环境,墨西哥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画等号的。其观点得到相当一部分拉美文人的推崇。这些现象反映出(     
A.世界殖民体系走向了崩溃B.拉美民族文化的生存困境
C.拉美为世界文明贡献重大D.拉美政治独立还任重道远
2023-09-29更新 | 318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剑江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拉美不同种族和文化的长期融合,到17世纪,拉美出现了“美洲人”这个新观念,并逐渐凝聚成为一种新的“美洲精神”。同时,欧洲启蒙思想和学说的传播也对拉美殖民地民族意识的形成以及社会、经济、政治的变革起到了促进作用。到19世纪初,拉美大部分地区结束了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新的民族国家。

——摘编自马克壶《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一战期间和战后,拉美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了。一方面是因为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无暇他顾,加之军事订货的增加,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比如,巴西在大战期间创立的新企业有5900多家,1928年的工业生产总值相当于1914年的3倍。

——摘编自王助民、李良玉、陈恩虎《近现代西方殖民主义史(1415—1990)》

材料三   1927年5月12日,桑地诺发表宣言“我们甘愿做一个爱国者在战斗中死去,也不能像奴隶那样活着”,并提出用革命武装把美国侵略者驱逐出尼加拉瓜的明确任务。经过6年战斗,美军被迫于1933年撤离。1934年2月21日,尼加拉瓜国民警卫队司令索摩查在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指使下暗杀了桑地诺。1937年1月,索摩查任尼加拉瓜总统,从此建立了长达40余年的亲美家族的“考迪罗”式的独裁统治,1956年索摩查被爱国者杀死。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初拉美能够产生一系列新的民族国家的原因,并结合材料二概括拉美国家一战后的显著变化。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桑地诺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影响。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推行无为而治。在县以下设乡里什伍等组织,“以相检察,以告监官”。随着经济恢复,人口和郡县逐步增加,国家治理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和成效考验。董仲舒发展了儒学,适时提出“国者,德也”,认为“天道之常,一阴一阳”,“德”是“阳”,“刑”是“阴”,应德主刑辅,相辅相成。汉武帝采纳礼治理念并渗透到律法,儒家在汉代被确定为治国思想,并传承至后代。在基层治理中,礼治发挥了其巨大的渗透作用……通过道德构建和宗法整合,使基层社会实现“自治”的同时保持相对稳定,国家的行政管理资源在县以下逐渐淡化,出现“皇权不下县”的局面。

——摘编自陈忠海《中国古代的治国智慧》

材料二 唐太宗主张礼法并用,提出“以仁为宗,以刑为助”,一面修“贞观修礼”,制定了一套封建道德体系,另一方面又制定法律,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最完整、最系统的封建法典——唐律,其目的是“制礼以崇敬,立刑以助威”。唐律继承和发展了礼法一体思想,突出礼的核心地位。唐律将三纲五常作为立法依据,在一些主要罪名的判决中,都以礼义作为重要参考,如“十恶”中的不睦罪。在量刑方面,礼义也是确定刑罚的主要依据,凡违背礼义规定的,都要严惩。如“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者”,列为“十恶”的“不孝”重罪……唐律对后世的封建法典法律影响极大,甚至对亚洲多国封建法典也产生过深刻影响。

——摘编自张西恒《浅析〈唐律疏议〉“礼法结合”完成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汉朝治国思想变化的社会条件。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汉唐治国理念的相似之处,并指出其对当今法治建设的借鉴作用。
2024-01-2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匈奴部族降汉者为数不少,汉武帝对他们依势力大小授以侯爵、封地和封户,“乃分徙降者边五郡故塞外,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为属国”,并建立制度对其进行管理。

唐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羁縻府州,都督、刺史等职级高者为中央所任命的官员,而职级低的则多由少数民族部落首领世袭。

元朝管理少数民族的另一项政策是土司制度。土司制度兴起于云贵地区,针对分散而世代聚集的少数民族部落,以招抚之策,凡率部归附者,即授予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官职,使“各从其俗,无失常业”。

——摘编自马艾《经济,文化,制度三维向度中的古代多元一体民族关系格局——兼论古代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标志》

材料二   明王朝对西南地区的治理也不全依靠“土官、土吏”,“土流参治”的情况也存在。面对辽阔的区域,清王朝初期也沿用了明王朝的一些制度,尤其是在西南部地区沿用了土司制度。但是,这种状况在雍正时期出现了根本性变化,“蛮悉改流,苗亦归化”。清廷对新疆、西藏地区的治理也变得更加具体而深入。乾隆年间设置伊犁将军对新疆进行管理,下设都统和诸多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协办大臣等分管伊犁等地。

——摘编自李大龙《从天下到中国:多民族国家疆域理论解构》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由汉至元民族政策的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从汉代至明清时期民族政策的变化及变化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代白银与铜钱的比价变化如下:洪武年间(1368—1398年)为1:1000,弘治年间(1488—1505年)为1:700,万历十七年(1589年)为1:500。对白银与铜钱的比价变动原因,解释最合理的是(       
A.明末税制改革的推动B.国内商品经济走向兴盛
C.明朝外贸处顺差地位D.物种交换进程显著加快
8 . 下图为根据学者观点整理的“周秦之变”示意图。据此分析,这一变化反映了该时期(     
A.国家动员能力得到提升B.贵族政治彻底退出舞台
C.权力平衡模式逐渐打破D.中央垂直管理体制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一位旅居西德的华人回忆,很多年来,每天一早出门,都会看到门前堆着许多垃圾。但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他家门口变得不再有垃圾,社区警察对他的态度也变得亲切起来;一些生活在南非的华人也表示,当地人对中国人的态度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显著变化。这些事例折射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
A.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B.发达国家治安的改善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D.中非政治合作的深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