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是夏商周断代工程还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都是为了证明中华文明“五千年之不断裂”。而这正源于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它包括但不限于5000年文明起点的中原龙山文化及其传承者夏商周早期文明的起点不断裂;皇帝祭祀及历代帝王祭祀的国家不断裂;中国人应有99%是炎黄子孙的国民不断裂;承袭黄河流域中游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及龙山文化的国土不断裂⋯⋯此外,还有玉龙神话、Y染色体及线粒体 DNA等考古学、神话学、遗传学证据。在这些文化基因中,最核心的当属以“中和”“多元一体”理念为代表的中国历史文化认同。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选择两个不与材料重复的“文化基因”,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4-03-2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1960年,非洲加纳共和国成立,保留了英联邦成员的身份。同时加纳也发展与苏联的关系,接受苏联的物质援助。这些举措旨在(     
A.缓和紧张的国际关系B.利用冷战带来的发展机会
C.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D.推动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2024-03-26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在俾斯麦的主导下,德国于1873年与俄国、奥匈帝国结成三皇同盟,于1879年与奥匈帝国结成德奥同盟,于1882年与奥匈帝国、意大利结成三国同盟。一个以德国为核心包括德、奥、俄、意在内的复杂的结盟体系初步建立。俾斯麦旨在(     
A.成为世界工业中心B.积极扩军备战C.推动欧洲走向联合D.维护国家安全
2024-03-26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520年,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写道:“我是一个卑微的人,竟敢上书皇帝陛下和贵族们……实在是因为基督教世界,尤其是德意志的各个阶层正备受煎熬,处境艰难。不只是我一个人,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呐喊,祈求帮助。”这反映出德意志宗教改革(     
A.缺乏社会基础B.需要依靠封建主的力量
C.促进德国统一D.加强了教会的社会控制
2024-03-26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阿波罗被认为是“最具希腊性的神”。据学者考证,其神名起源于欧洲北部,神职主体起源于亚洲,这两种文化元素在传播的过程中又吸收了希腊原住民族的某些崇拜成分。这可以用来说明古代文明发展的(     
A.多元性特征B.交流与融合C.一体化趋势D.扩张与开放
2024-03-2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1945年12月,美国杜鲁门总统发表对华政策声明,其核心要点是:美国竭力主张中国国内各主要政治党派的代表,举行全国会议从而商定办法,使他们在中国国民政府内享有公平和有效的代表权。美国此举(     
A.不会得到国民党政府的支持B.意在对华进行意识形态渗透
C.有利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D.推动了国共重庆谈判的进行
2024-03-26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乾隆年间奉敕修撰的《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二中,对于《山海经》说“书中序述山水多参与神怪……道里山川⋯⋯耳目所及,百无一真,实则小说之最古者尔”;对于《神异经》则说“隋志列之史部地理类,唐志又列入子部神仙类……今从《文献通考》列入小说类”;对《海内十洲记》则说“⋯⋯今与山海经同退置小说家焉”。这一调整表明当时(     
A.目录分类标准有所创新B.传统科学技术已转型
C.官修丛书倡导疑古辨伪D.天下地理观念的变化
2024-03-26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宋代官方的很多信息源自地方基层搜集汇总。在官方文书层层传递中非常强调“照验”和“保明”。“照验”即一份材料要与其他材料验证核对,“保明”即参与文书传递的官员上下之间彼此互保文书无误,一旦出现问题便于追责。这(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C.改进了官员监察制度D.提高了信息核对成本
2024-03-26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图所示为魏晋南北朝士族(十姓十三家)郡望之地理分布,至唐代,这些大士族之主要人物从各方面集中至京兆河南一线,大部分士族子弟死后归葬两京。这一变化说明(     
A.中原地区民族交流频繁B.士族群体仍影响唐朝政治
C.选官制度出现形式创新D.唐朝中央政府地域性突出
2024-03-26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战国时期的一位思想家认为,“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在此基础上派生出的政治理念(     
A.主张中央集权B.迎合封建贵族的诉求
C.提倡隆礼重法D.代表工商业者的利益
2024-03-26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