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王祯农书》记载“不问地之坚强轻弱,莫不任使,欲浅欲深,求之犁箭,欲廉欲猛,取之犁梢”。这一农具指的是(     
A.耒耜B.曲辕犁C.耧车D.铁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著名史诗《吉尔伽美什》记载,乌鲁克城邦在面临基什入侵时,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主张抵抗,遭到贵族会议的反对。但是他的主张在得到公民大会的支持后得以实现。这一记载反映了当时(     
A.两河流域的原始民主制B.古印度种姓制度的衰落
C.古代埃及实行君主专制D.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运作
3 . 《后汉书·西域传》记载:至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王(注:罗马)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这一时期的大秦(     
A.编订《查士丁尼法典》B.确立基督教为国教
C.职业军人负担不断加重D.帝国发展空前繁荣
4 . 据史料记载:中国同盟会《民报》发表大量文章声援印度和伊朗等国斗争。此外,孙中山一再帮助菲律宾革命者购买武器,而后者也捐赠10万元给孙中山作为革命经费。这一记述体现了亚洲的觉醒(     
A.资产阶级成为主导力量B.进入到民族民主革命的新时期
C.提升亚洲民族忧患意识D.表现出自觉互助与支持的特征
5 . 有学者统计,《史记》中有关汉人议论秦朝教训的记载“有作八十一处,其中指责秦始皇施行暴政有六十七次”,《汉书》也多次痛批秦始皇。这样的评论
A.根源于当朝统治者的需要B.不符合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
C.影响后世对秦始皇的评价D.成为研究秦制度的主要依据
6 . 《汉书·元帝纪》记载,“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朱元璋制《大诰》,“君之养民,五教五刑焉",明代学者颜钧也提到,“《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以上言论反映了(     
A.礼相较于法更得统治者青睐B.儒家治国主张不断受到冲击
C.统治者治理国家手段多样化D.治国思想随着时代不断进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红军老战士肖锋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我们准备在泸州、宜宾间强渡长江,继续北上抗日。中央指示,各团要把笨重的东西再次投入赤水河,轻装战斗,为创造黔滇川边根据地而斗争。现在看来,回江西苏区已不可能,反正只要是抗日救国,再苦再累也心甘。”下列选项中,对该记载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是中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B.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
D.负责该行动的是由毛泽东、周恩来和王稼祥组成的军事领导小组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文献记载:“荆楚之俗,自古信师巫,然而近世为尤盛。”“岭南风俗,病者祷神不服药,病不求医,杀人祭鬼。”有感染疫病者,最先采取的措施是,“使人请命于五通仙人。”咸淳七年,两浙东路温州永嘉瘟疫,民众恐慌,乱服药物。听说圣散子方有效,于是争相服用。

宋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是社会防治疫病的核心力量,历朝皇帝重视医学,积极发展医学,乾道年间,宋孝宗发布敕令,严厉禁止“同居亲疾病辄相弃绝”,违者“杖一百”。苏轼在杭州防治疫病时设立的“病坊”,因成效卓著而被保留了下来,后被更名为“安乐坊”。宋代医学家、宗教人士和地方乡绅是疫病防治的重要基层力量,他们或施舍粥药,或捐献家资以及编撰方书等。

——摘编自韩毅《瘟疫来了:宋朝如何应对流行病》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普通民众对疫病的反应。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防治疫病的特点及启示。
9 . 《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这说明秦认为西周
A.主权神秘化,不利于长治久安B.分封诸侯,容易引起地方割据
C.中央权力集中,引起诸侯不满D.家天下继承制,违背历史潮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据《汪氏宗谱》记载:“是自元而明,渐成村墟,今则烟火千家,栋宇鳞次,森然一大都会矣。其间南湖、月沼、雷岗、西溪胜景凡八,堪供行吟,致足乐也。”有关此“都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依山傍水,布局方正,中轴对称
B.“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
C.“宛自天成”的古典园林建筑博物馆
D.被誉为“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结合”的古村落
2021-01-09更新 | 1649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