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统计,1792年,西班牙向美洲殖民地输出的商品总值为2147万比索,其中在西班牙本国生产的商品值为1115万比索,而其他国家生产的商品值则为1032万比索。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当时的西班牙(     
A.商品输出日益减少B.殖民体系日益瓦解
C.资金来源比较缺乏D.生产关系变革缓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明末,烟草由菲律宾吕宋岛引入福建,并迅速形成了以漳州、汀州为代表的专业生产区域,两地烟草产量不断提高,最终“反多于吕宋,载入其国(吕宋)售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当时漳汀地区(     
A.普通农户的经济收益锐减B.政府主导外来农作物的推广
C.农业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D.生产关系调整促进烟草种植
3 . 1851年时,全法国只有巴黎、鲁昂、南特、波尔多、马赛和里昂6个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到1896年,10万人以上的城市增加到14个。1851年,仅有3%的法国人住在经济发达的塞纳省,及至1911年,居住在塞纳省的法国人已占法国总人口的10%。对该变化解读最合理的是,这一时期法国
A.科技创新水平领先世界B.经济水平迅速赶超英国
C.政治变革促进经济发展D.工业化带动城市化进程
4 . 三元里抗英斗争,史学界有不同的认识。如:观点一,认为三元里人民的英勇斗争显示下层民众抗击侵略军的坚定意志和英勇气概,用事实击灭了英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有力驳斥了清政府内部的妥协主义和投降主义;观点二,认为三元里抗英斗争受传统夷夏思想的影响,主观上是一次保家卫国的自觉战斗,只能发生于英军侵略肆虐的地区。下层民众当时还没有国家利益和民族主义的意识。这两种观点(     
A.结论相互矛盾故都不能成立B.可互证形成全面丰富的解释
C.基于对立角度的主观化解读D.观点二的论证违背历史真实
2023-03-17更新 | 822次组卷 | 1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千叟宴是清代宫廷中敬祝皇帝的大宴。下表所示为清朝历次千叟宴概况,对这一做法解读合理的是清朝(     
次序时间预宴人数/人年龄起点/岁
前奏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汉4240/旗260565
第一次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旗680/汉34065
第二次乾隆五十年(1785年)合300060
第三次嘉庆元年(1796年)合3056官60/民70

A.皇权统治须依托儒学B.民族隔阂逐渐消除
C.标榜仁德以笼络臣民D.国家财力日益衰弱
2023-02-19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就总统的任期更改(由“任期七年”改为只要“行为良好,继续任职”)进行投票,华盛顿投了赞成票。有代表提议,将立法机构推翻总统否决的比例由3/4降至2/3,华盛顿投了反对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华盛顿在宪法制度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B.华盛顿主张建立强大的行政部门
C.总统职权问题成为制宪会议争论的焦点
D.美国南方与北方间的矛盾较尖锐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历代有关科举制度史料。

朝代出处史料
唐朝《通典》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
两宋时期《金史》辽起唐季,颇用唐进士法取人。……金承辽后,凡事欲轶辽世,故进士科目兼采唐宋之法而增损之。终金之代,科目得人为盛
明朝《明实录》科举是国家取人材第一路,不可滥
清朝后期《梦蕉亭杂记》末世不察,至薄帖括为小技,而未审先朝驾驭英雄之彀,即在乎此。科举一废,士气浮嚣,自由革命,遂成今日无父无君之变局
民国时期《孙中山全集》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实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1·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关于克伦威尔,英国人褒贬不一。大诗人斯温伯恩认为:“他就是个无棱无角,无魂无韵,既无能又无用还很愚蠢的垃圾!”而布特文学奖的获得者曼特尔认为:“他白手起家,却能越过各种障碍一层一层往上爬,先后担任财政大臣、掌玺大臣、首席国务大臣,并被封为埃塞克斯伯爵,最终到达权力的巅峰。他比大多数同时代人更为聪明机智。他懂经济,也懂人的心理。”以下解读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综合多人意见构建而成
B.曼特尔的评价比斯温伯恩的评价更为客观公正
C.历史评价应以伦理观念和政治需要为出发点
D.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考虑所处时代的局限性
2021-05-03更新 | 264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自一战以来,法国有过多次国有化运动。第一次是1936-1937年人民政府时期,为了应付紧迫的战争形势;第二次是1946-1947年戴高乐时期,为了恢复战争破坏的经济。第三次,1981年社会党在法国经济衰退的时刻以实行改革、振兴经济为号召而上台,其经济改革方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扩大国有化、就业、增加社会福利等。对1981年这些改革措施的解读正确的是
A.使法国经济得以快速恢复振兴
B.形成“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C.新经济自由主义影响下的产物
D.经济改革失败,经济衰退加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就耕织图而言,历代虽多有绘制,但基本都是以南宋楼《耕织网》为“母本”的(见下图1)。图2为康熙朝《耕织图》,二者大同小、异。对该学者的观点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传统经济政策得以实施B.古代农业发展未有根本突破
C.农民社会境遇得到明显改善D.南方北方衣耕技术基本相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