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89 道试题
1 . 19世纪以来,印度本土精英号召“重返吠陀”,试图夺回对印度传统文化的解释权,并赋予《薄伽梵歌》等印度教经典以行动主义的自信与活力。提拉克依照《摩诃婆罗多》等古代文献,将雅利安文明向前推了好几个世纪,并认为“已有的传统并不等于而是超越了我们所拥有的其他的传统。”这些做法意在(     
A.化解印度文化与殖民者之间的冲突B.对抗印度种族歧视政策
C.通过提高民族自信来唤起民族意识D.重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
2 . 下列两幅图片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     

A.居住条件明显改善B.城市文明程度高C.城市问题得到解决D.城市化快速发展
2024-05-06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之所以在18世纪的法国受到欢迎,主要是其道德观迎合了当时法国人的精神需要。那是一种不是建立在宗教教条和超验原则基础上的道德观。伏尔泰认为这种伦理学“严格,同时合乎人情”。重农学派学者魁奈也是一位中国迷,几乎言必称孔子,对中国文化颂扬备至,认为中华文明是符合自然秩序的完美典范,他也因此获得“欧洲孔夫子”的雅号。

——何平《欧洲历史上的“中国热”》

请运用17~18世纪的相关史实,围绕“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这一主题自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4-04-2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为5.2万千米。改革开放后,我国铁路建设突飞猛进,路网规模进一步扩大,路网质量显著提升。到2018年末,我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3.2万千米,较1949年增长五倍。2008年京津高铁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铁路开始迈入高铁时代。到2018年末,高铁营业里程三万千米,是2008年的44.5倍。高铁营业里程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居世界第一位。

——国家统计局《辉煌70年—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19492019)》

材料二   高铁作为中国名片,国之重器,国家大力实施高铁“走出去”战略,中国高铁在国际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伴随着我国动车组自主制造能力趋向成熟,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动车组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随之提升。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参与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阿富汗、格鲁吉亚等国的铁路建设。

——摘编自林晓言《中国交通运输发展(1978—2018)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铁路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家大力实施高铁“走出去”战略的意义。
2024-04-2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晋商是指发端于明初,发达于清代的山西商人群体。晋商商号历来“因事设人”,从不“因人设职”,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传统管理模式。晋商早期也实行独资制、贷金制、朋合制和伙计制,到清代,他们打破了我国数千年“公财与私财不分”的商业习惯,广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晋商商号和票号通过类似母子公司式的“联号经营”模式,搭建起连通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桥梁。晋商在康熙年间就开始了对俄贸易活动;雍正五年(1727年)中俄《恰克图条约》签订后,恰克图成为中俄贸易口岸。从18世纪30年代起,晋商在恰克图维持了近200年的贸易垄断地位。在茶叶丝绸之路、粮米药材之路、皮毛骡马之路、食盐布帛百货之路上,晋商的足迹广布欧亚大陆。晋商精神虽然包括多种元素,但最核心的仍是开放和诚信。晋商的诚信是信用的“信”,是契约精神,是蕴含现代价值的商业文明。

——摘编自王清宪《发掘晋商精神的现代价值》

(1)根据材料,以晋商为例,概括明清时期的中国商业贸易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当时商业贸易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晋商精神的认识。
2024-04-28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2023年11月2日,首届人工智能安全峰会在伦敦以北的布莱奇利园闭幕,中国、英国、美国等28个国家和欧洲联盟签署了《布莱奇利宣言》,宣言指出人工智能带来巨大机遇,有潜力增强人类福祉、和平和繁荣,同意共同努力防范AI可能造成的“灾难性伤害”。据此可知(     
A.现代科技要求各国提高创新能力B.人工智能已覆盖人类所有社会生活
C.国际社会谋求合理利用人工智能D.国际法的完善促进了现代科技发展
2024-04-2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詹姆斯·弗农在《政治与人民》一文中指出,经历了1832年、1867年和1884年的三次议会改革后,“虽然越来越多的人被纳入国家政治中来,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作为政治主体却毫无能力”,事实上英国正一步步变得“更加不民主”,其意在说明(     
A.规范有序政治体系的建立B.资产阶级民主具有虚伪性
C.议会政党制度的尚不成熟D.工业资本家控制国家命脉
2024-04-2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1531年,荷兰的安特卫普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商品交易所;16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创立了银行;17世纪后,伦敦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的中心;1892年德国出现了有限责任公司。这说明,新航路开辟后(     
A.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B.商业贸易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
C.西欧商业经营方式发生重大变化D.大西洋沿岸成为欧洲贸易中心
2024-04-2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世纪时,特许状授予城市居民各种特权;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可以拥有立法、司法和征税、铸币等权利,甚至可以尝试用各式各样政府组织方案管理公共秩序。特许状的这些规定(     
A.适应了加强王权的需要B.摧毁了封建领主特权
C.实现了城市独立的目标D.蕴含了近代转型因素
2024-04-2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据研究表明,古罗马法律原则和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汉谟拉比法典》的启发,如合同法、财产法和刑法。在现代社会,许多国家在制定法律的时候从法典中汲取对于人权和平等的价值观,强调每个人应该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这可用于说明(     
A.西亚是世界文明最早起源地B.古代西亚文化传播利于世界文明发展
C.古代西亚法律体系最为发达D.商贸加强了区域文明间的交流与合作
2024-04-2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