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2 道试题
1 . 如表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权建设。据此可知,各时期的政权建设 (     
时间区域政权建设
192—1937革命根据地成立各级苏维埃政府,1931年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193—1945抗日根据地成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
194—1949解放区建立各级农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确立农民代表大会制度;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A.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权的性质B.削弱了国民政府统治的阶级基础
C.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D.奠定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政治前提
2 . 南京国民政府的各类各级文官选拔考试都把国民党党义作为必考科目,党义不及格者无论其他各科成绩如何都不能录取,但各地方实力派以自行举行文官考试的方法与中央对抗。这表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     
A.实施过程中出现拉帮结派的现象B.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
C.实行中央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D.无法真正实现文官中立地位
2023-02-19更新 | 179次组卷 | 7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延考)历史试题
3 . 东汉后期郡归并于州,扩大地方自主权以加强中央控制能力,结果却造就了地方实力派割据的制度基础;唐朝实施节度使制度,将数州之资源悉归于节度使调控以应对边疆安全问题,但始料未及的是外重内轻的局面也由此形成。东汉、唐朝地方制度的调整与改革表明(     
A.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之间存在矛盾B.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无法并存
C.脱离国家治理实际的改革必然失败D.地方制度调整须关注国防安全
4 . 传统的英国社会,只有贵族、高级僧侣以及上层社会家庭的子女才普遍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十八世纪中期以后,英国陆续出现由教会设立的慈善学校、应工厂需求而开设的工厂学校以及由私人经营的私立学校等。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资本主义民主影响教育发展B.政府职能演变助推教育转型
C.工业革命促使教育变革D.科学进步引发教育转型
5 . 1649年1月,英国出现了法官律师纷纷逃离伦敦的现象,这是因为他们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审判——审判国王。他们遇到了一个专业难题,就是找不到起诉国王的依据,因为“国王即法律”;一个“国王审判国王”在定义上是自相矛盾的。“国王即法律”的来源是(     
A.专制君主的雄厚实力B.君主统治的历史传统
C.法官律师的懦弱妥协D.法律条文的致命缺陷
6 . 白朗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曾是藏区一个典型的农业贫困县,如今的白朗县已成为著名的高原青稞之乡和西藏果蔬摇篮。2021年白朗县地区生产总值达15120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844万元,增长15.5%。这一材料说明我国(     
A.各民族地区实现了共同发展繁荣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优越性
C.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D.现代农业推动了西藏经济发展
7 . 1965年美国总统约翰逊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了“伟大社会”立法计划,要求“向贫困宣战”,在教育、医疗、环境保护、住房、反贫困和民权等领域采取措施社会保障。约翰逊任内,生活在官方编制的“贫困线”以下的人数比例下降了7%,由此得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体现了西方人人平等的普世价值B.社会保障制度使民众失去竞争意识
C.福利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建成D.有利于缓和美国社会内的阶级矛盾
8 . 北宋李昭圮的《乐静集·属民》记载:“今天下壮有力之民,侨寓杂处,散于四方,手不服耒耜之勤,心不知田亩之乐,为淫巧奇技、屠贩游博,其无理之甚者,啸聚不逞,杀人于货。”此种现象反映出北宋(     
A.加强了军事领域控制B.保甲制的推行有其必要性
C.社会矛盾已非常尖锐D.儒学士人已投身基层教化
2023-02-16更新 | 326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延考)历史试题
9 . 据《左传》记载,孔子曾感叹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孔子所说的这一状况(     
A.导致天子失势诸侯争霸B.有利于华夏认同观念的发展
C.促进了百家争鸣的出现D.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基础
2023-02-13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文萃中学2024届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这些发明又被很快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并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使用机器特别是瓦特的"蒸汽机"代替了原来使用风力、人力等自然性资源;机器的使用突破了原来对建造工厂的种种自然条件的限制,改变了工厂的空间布局;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扩展,一些大型的工厂遍布全国,生产率也不断提高。大批人口从东南乡村地区,流向新兴的西北工业城市,致使新兴的工业区人口迅速增加。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的直接推动、“冷战”时期的美苏空间争夺、和平条件下的激烈而广泛的国际竞争、垄断资本对超额利润的追求等,都对高新技术的发展提出强烈的要求:战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高新科技的兴起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维护国际和平、谋求人类共同利益、确保可持续发展等世界性重大问题的出现,也对技术发展的方向、规模和速度产生了影响。上述因素只是提供了必要条件或可能性,最直接的推动力还是现代科技创新体制的确立。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厂制度下英国工业生产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技术革命兴起的背景及其影响。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