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生天地之间,所以异于禽兽者,谓其知有礼义也。所谓礼义者,无他,只是孝于父母,友于兄弟而已。若于父母则不孝,于兄弟则不友,是亦禽兽而已矣。李三为人之弟而悖其兄,为人之子而悖其母,揆之于法,其罪何可胜诛。但当职务以教化为先,刑罚为后,且原李三之心,亦特因财利之末,起纷争之端。小人见利而不见义,此亦其常态耳。恕其既往之愆,开其自新之路,他时心平气定,则天理未必不还,母子兄弟,未必不复如初也。特免断一次。本厢押李三归家,拜谢外婆与母及李三十二夫妇,仍仰邻里相与劝和。若将来仍旧不悛者,却当照条施行。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名公书判清明集》

(1)根据材料,分析该案中李三被判“免断一次”而“押归家”的原因。
(2)概括材料中该案件处理体现出的当时社会治理的特点。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青年恩格斯从历史发生学的视角,探析了工业革命率先爆发于英国的原因:英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煤铁矿藏、肥沃牧场”等自然资源条件,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更为重视与实践的结合……受到国内商业精神的影响,出于扩大个人利益的生活需要……由此掀起了工业革命的帷幕。

材料二   工业革命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令其面目全非”,工人阶级通过捣毁机器进行有意识反抗。18421844年,青年恩格斯在英国游历了21个月,对英国工业发展历史和社会状况的研究构成了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基础。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显然主要是根据恩格斯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经验,提出了他们对无产阶级发展的一般看法。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金星宇《经验主义或理论主义:“重读”青年恩格斯的英国工业革命史研究考察》

材料三   


1848年,一张珍贵的早期银版摄影照片记录了在伦敦肯宁顿公园上的工人集会大罢工(第三次请愿活动)


(1)概括材料一中,恩格斯从哪些角度“探析了工业革命率先爆发于英国的原因”?从“市场”和“资本”的角度,分别补充一条原因。
(2)依托材料二及所学,分析说明材料三的史料价值。
2024-01-3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2024届高三1月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宋与三佛齐关系

材料   “三佛齐在南海之中,诸蕃水道之要冲也,东自阇婆诸国,西自大食、故临(印度南部)诸国,无不由其境而入中国者”。宋代三佛齐遣使访问次数有三十次以上。990年,阇婆同三佛齐发生战争。992年,阇婆派遣使节来到宋朝,这是它对宋朝的第一次访问,并向宋朝阐述它同三佛齐互相攻伐的原因。宋朝丝毫没有卷进阇婆和三佛齐之间的纷争。1088年,宋真宗“封禅”,三佛齐被安排“赴泰山陪位于朝觐坛”,并且“遣赐甚厚”。1028年,三佛齐遣使入贡,宋朝逾越常例,特赐浑金带,以示殊礼。宋朝对东南亚出口的商品主要有金、银、铜(货币)、铅、锡等金属,丝绸及其制品,陶瓷、漆器各种日用器具以及米、盐,糖,酒等食品,其中以丝绸和陶瓷为大宗。我国商人前往东南亚各国贸易,备受隆重接待。《诸蕃志》阇婆国条谓:“贾人至者,馆之宾舍,饮食丰洁”。在南宋,仅槟榔一项的进口,便为宋朝增加数万缗的岁入。以贡品形式进口的商品,数量也相当巨大。仅给三佛齐的一次回赐就达钱六万四千缗,银一万五百两。三佛齐的音乐也在这时传到我国,这种音乐的演奏,“有小琴、小鼓,昆仑奴踏曲为乐”。

——摘编自张硕《我国宋朝对东南亚国家的政策和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宋朝对三佛齐政策的特点。
(2)请你对宋朝关于阇婆与三佛齐战争的政策做出合理解释。
2024-01-3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2024届高三1月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末民初盛行“军国民教育”思潮,学校体育被西方体操霸占,“体操科一律为主课”并由学部施行,而武术则“各地方自行举办”“高等小学以上兼习之”。彼时国人出于民族自尊心,用武术来证明中国自古就有“体操”。武术进入学校是武术步入教育领域的大胆尝试,亦是出于文化自觉,争取与西洋体育并驾齐驱的话语权的创新形式。但一味追求动作的规范、标准,丢失了传统武术的核心特征。由霍元甲主持的精武体育会在公共服务领域中,则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超越强健身体的范畴,从宏观上聚焦于种族与国家延续。新文化运动时期,“土洋体育之争”推动武术走向科学。国术的“传统”在“科学”的语境中显得格格不入。要想以武图强,武术的“科学化”问题首当其冲。彼时的武术规则深受西方体育影响,趋向竞技化,初成之规则在比赛中成为裁判依据,使比赛“有法可依”。武术对抗赛在“全运会”中可谓昙花一现,但民国时期的武术套路、对抗赛实践为当代武术竞赛进行了有益尝试,积累了经验。1936年,中国武术代表团成功参加了第11届柏林奥运会,在该届奥运会上的武术表演惊艳世界。

摘编自张银行、谢海柱《中国近代武术“转型”研究评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武术“转型”的背景和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代武术转型发展的看法。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这些发明又被很快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并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使用机器特别是瓦特的"蒸汽机"代替了原来使用风力、人力等自然性资源;机器的使用突破了原来对建造工厂的种种自然条件的限制,改变了工厂的空间布局;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扩展,一些大型的工厂遍布全国,生产率也不断提高。大批人口从东南乡村地区,流向新兴的西北工业城市,致使新兴的工业区人口迅速增加。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的直接推动、“冷战”时期的美苏空间争夺、和平条件下的激烈而广泛的国际竞争、垄断资本对超额利润的追求等,都对高新技术的发展提出强烈的要求:战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高新科技的兴起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维护国际和平、谋求人类共同利益、确保可持续发展等世界性重大问题的出现,也对技术发展的方向、规模和速度产生了影响。上述因素只是提供了必要条件或可能性,最直接的推动力还是现代科技创新体制的确立。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厂制度下英国工业生产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技术革命兴起的背景及其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初对于四夷朝贡,明太祖确定的基本原则是“厚往而薄来”。永乐朝以来,西番朝贡制度出现显著变化。一是僧人(或假此身份)逐渐成为西番朝贡使团的主体,二是明朝对西番朝贡赏赐的对象扩大,按员给赏。再次,入贡番僧还多在沿途购买军器、私茶等违禁物品,甚至贩买人口,时常引发民事纠纷乃至刑事案件。隆庆三年(1569)西番朝贡制度改革的发生与明朝的统治历史与当前政治形势有关。隆庆元年(1567),明朝的统治已是危机四伏。八月,户部报告“京帑所存,仅足三月,计今岁尚亏九月有奇,边军百万,悉无所需”。在此严峻形势下,明朝被迫推行新政,改革西番朝贡制度即为其中一个方面。隆庆三年的西番朝贡制度改革,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重定贡期,通过延长朝贡限期、取消部分朝贡类型,减少朝贡次数等措施削减西番朝贡遣使的总体数量。二是调整赏额,把对西番朝贡的人员赏赐分为全赏和半赏两类。三是在提高贡额的同时,限定贡使人数。四是强化对贡使的资质及身份审验。隆庆三年的西番朝贡制度改革可以说是隆万改革的先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朝贡的天下理想与王朝治理的经济理性之间张力的弥合,反映了以“厚往而薄来”为基本特征的朝贡制度在王朝的边疆民族治理体系中的衰落与转型。

——摘编自曾现江张凯强《明朝隆庆三年西番朝贡制度改革:天下理想与经济理性兼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隆庆西番朝贡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隆庆西番朝贡制度改革的影响。
7 . 我国现行医疗保障体系可概括为“2+6”体系,即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两大基本医保制度横向覆盖为基础;以大额医疗费救助金、补充医疗保险、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医疗救助、医保扶贫六大医保制度政策纵向延伸为补充。这表明当今我国医疗保障体系(     
A.城乡统筹,保障极度B.覆盖全民,层次多元
C.市场支撑,权责清晰D.免费服务,兼顾公平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痛苦之后,各国已逐渐形成一种共识,即健全的国际货币制度和稳定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对世界贸易的扩展和经济的繁荣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努力实现国际货币合作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要求。1942年至1943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负形势比较明朗的时候,英美等国便开始检讨两次世界大战和全球经济大萧条所带来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混乱和无序,酝酿着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制度。

——摘编自刘虹蕴《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的起源和演变》

材料二   世界经济在1950~1973年比任何时候增长都要快,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黄金时代,世界人均GDP每年提高3%。在全世界GDP总额增长近5%的同时,国际贸易额年增长近8%,这样的增长影响了所有的地区……其原因是行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

——摘编自宗建亮等《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世界经济波动与国际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0~1973年国际贸易迅速增长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藩镇割据主要表现在河朔地区,此外绝大多数藩镇,虽然也有重兵驻扎,但它们都是唐王朝控制下的地方政权,不是割据性质的藩镇。其节度使的调任和派遣基本上都由中央决定,其动乱多是内部兵乱,不是割据叛乱。中原、边疆、东南型藩镇虽然不属于割据性质,但是由于它们各自不同的地理特点及其与唐王朝的政治、财政、军事关系,因而深刻影响着整个藩镇割据形势的发展。具体说就是,东南型从财力上支撑朝廷,边疆型(西北)从武力上奠定了关中,中原型从军事上镇遏叛镇。最后黄巢起义打破了这种格局:举足轻重的中原型藩镇大部分被野心勃勃的朱温吞并;边镇动辄举兵犯阙;东南型藩镇也不再供给唐朝财源,唐朝的灭亡只待时日了。

——摘编自张国刚《唐代藩镇类型及其动乱特点》

材料二   唐末“内为奸邪阉宦之所制,外为强臣藩镇之所遇,号令不出国门”。五代“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缠地”。连年社会动荡使得文化失序、道德沦丧。北宋建立之初,与抑制武将的措施相对应,宋代统治者大力扶持文人入任,以文人充斥国家各级政府机构。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一直备受排挤的庶族地主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而日益壮大。宋代建国伊始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推行“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进一步加快了土地流转速度,逐渐形成“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的社会经济局面,大量国有土地转化为私有土地,土地的私有化占据了绝对优势。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结构与阶级结构的变化,到宋代基本定型。

——摘编自杨钰胗《宋代士大夫政治的成因及其影响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藩镇势力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士大夫政治形成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裴矩(547-627),字弘大,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他动年丧父,勤勉好学,善作文,有智谋,留心政治时事。成年后,先后在北齐、北周做官,得到杨坚赏识,被召入幕府。杨坚建立隋朝后,任裴矩为给事郎,参加过平陈之役。开皇十年(公元590年)他奉命平定岭南王仲宣、周师举叛乱,以几千弱兵安托了二十余州,得到隋文帝杨坚的嘉奖。炀帝即位后,更是重用装矩积极经营西域,扩大了中原与西域及西欧的贸易。期间,装矩撰写了《西域图记》三卷,提出了消灭吐谷浑和突厥的主张,并促成炳帝西巡,扩大了隋朝在西域的政治影响力。总之,装矩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建树。

——摘编自李中华(裴矩与隋朝拓边浅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裴矩的主要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裴矩取得功绩的原因。
2022-03-21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2022届高三3月联合调研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