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所示为不同区域的文明。由此可知,古代各区域文明(   
文明典型内容
西亚古巴比伦青铜时代两河流域文明产生,君主专制立法,史诗、科技
北非古埃及青铜时代尼罗河流域文明产生,法老神圣,官僚体系完备,莎草纸、科技
南亚古印度青铜时代印度河流域文明产生,铁器时代恒河流域文明发展,种姓制度产生,史诗、科技、数学突出
欧洲古希腊城邦铁器时代海洋文明产生,城邦国家,民主制度,文学、哲学、史学
A.基本独立发展,呈现多元化特征B.本质上都属于大河文明的范畴
C.地理位置差异导致文明内容差异D.程度不同,文明水平差异相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第三条道路”,主张政府可以既吸纳市场经济中自由主义的作用,又兼顾以国家为媒介的实现社会平等和社会正义的力量,强调“摒弃阶级政治”“寻求跨阶级的支持”。该道路的出现说明(     
A.冷战对欧美国家带来极大影响B.意识形态对西方国家影响减弱
C.资本主义存在着自我调节机制D.西方国家社会结构出现新变化
2023-03-23更新 | 416次组卷 | 12卷引用:甘肃省庆阳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5400年前两河流域出现楔形文字,5000年前埃及出现象形文字,4500-3700年前印度出现印章文字,3300年前中国出现甲骨文,1800年前玛雅人发明象形文字。除甲骨文外,其他文字都已失传或消失,其主要原因是(     
A.文明交流B.民族迁徙
C.异族征服D.政权更迭
2023-03-11更新 | 1212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明清时期,政府非常重视对“乡贤”的祭祀。在山东,明代乡贤都是政绩卓著、清正廉洁的官员,且“生于斯”;清代乡贤发展到包括官员、孝子和其他善行义举之人在内的社会贤达,重视“生于斯”也重视贡献于斯。这样的变化意在(     
A.强化儒学的政治主导地位B.凸显地方治理的民本理念
C.充分发挥乡贤的教化功能D.提高社会的精神文化认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从14世纪初起,法国各大学文学系中已普遍开设有关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哲学、伦理学,欧几里德的《几何学》,托勒密的天文学以及包括阿拉伯哲学和科学在内的课程;神学系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和道德哲学等纳入学习范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人文主义传播的影响B.摆脱神权束缚的要求
C.巩固城市自治的需要D.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世纪90年代,针对英国各地华侨处境悲惨的现状,驻英公使薛福成“援照公法及各国常例,声明中国可派领事官公驻英国属境”;并驳斥了英国政府诬陷中国不守万国公约的谣言,称在近15年内,中国已处处“按照万国公法办事”。后来,英国被迫同意了中国派驻领事的要求。这表明,当时(     
A.英国在华优势地位的削弱B.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的贯彻
C.国际法对各国约束力增强D.晚清外交近代化转型加速
2023-03-10更新 | 546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庆阳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22年11月7日,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主办的“数字传承,链接未来”纪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50周年主题活动拉开帷幕,此活动分别展现了几代人对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保护、创新与传承的故事,同时一系列数字化成果也于当天发布。该活动旨在(   
A.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推动文化遗产和数字化的融合
C.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D.确保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023-02-28更新 | 375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应通过何种途径加强自我保健,这在事实上放弃了“只有求助于医生或医疗机构才能得到健康”的传统认识。这表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A.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反映了医疗技术的革命
C.改善了人们的健康状况D.削弱了医生的社会地位
9 . 到2020年,中国国内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高铁规模达到3.9万公里,继续领跑世界。到2030年,中国将实现省会城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通达、区际之间高效便捷相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道路修建技术领先世界B.各省会城市已实现交通通达
C.基础设施建设利于加强区域联系D.高铁是人们最主要的出行工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人们在狩猎采集活动中的足迹形成了原始的路;定居后随着以物易物活动的开展、掠夺战争的发生,以驻地为中心的道路进一步扩展,人工铺设的道路增多,并逐步向车行道路发展。这说明路的出现(     
A.是社会发展的结果B.体现农耕文明的开放性
C.受到政治因素主导D.有利于人类的经济活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