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2 道试题
1 . 《大明会典》规定:“凡(州县)新官到任,其先任首领官,六房吏典,限十日以里将各房承管应有事务,逐一分豁,依式攒造文册,从实开报,如有隐漏不实,及故不依式,繁文紊乱,并十日以里迁延不报者,该吏各以违制律论罪,所有规避,从重论。”据此可知,这一规定旨在(     
A.消除地方割据的隐患因素B.规范地方行政运行的程序
C.建立官员之间的制约关系D.增强地方官施政的精准性
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历久而弥新,是文化自信的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孔子主张“未知生,焉知死?”,可见他注重的是现实和活着的人本身,并不注重死后如何。古人有“天、地、人三才”的说法,即人是宇宙间的要素之一。儒家提倡“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个环节都以人的实践为第一要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中国文化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强调人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但这种与自然的互动是以自然的承受力为基础的,人类不能无限度地改造自然,甚至破坏自然。在顺从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人与自然是可以达到和谐互动的。同时,中国古代农耕社会讲求协作,所以以人为中心的家庭里讲求夫和妇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对外则讲求君仁臣忠、朋敬友信。如果这套体系运转起来,则整个社会都处于一个良性的运转状态。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历久弥新,是因为其具有直达人性的透彻,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互动的感悟,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在当下我们进行的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上述两大内涵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吕文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自信》


(1)概括材料所体现的中华传统文化“两大内涵”,并指出其产生的根源。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述“两大内涵”的当代价值。
3 .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秦汉的传统九卿与新出现的六部关系上,长期纷争,无法统合。隋唐时期,统治者最终确定了六部统辖九卿的体制。这一变化反映出(     
A.国家统一是制度创新的前提B.制度创新是巩固统一的重要途径
C.南北文化交融促进制度创新D.传承与创新是制度演变基本规律
4 . “建造有形的纪念碑尚不足以使负担过重,埃及的肥田沃土生产出了剩余产品,而带来肥沃的冲击土壤的尼罗河一年一度的泛滥期使一切农事都无法进行。当年的剩余产品,加上农业劳动力每年强迫性的假期,既提供了季节性的劳动力,又使他们不至于挨饿,这便使纪念碑的建造成为可能。”上述材料反映了古埃及人修建金字塔的(     
A.政治前提B.经济基础C.理论依据D.根本原因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牛顿的贡献决不仅限于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大定律,更重要的在于他给当时的人们展现了一个像钟表一样严格遵循既定规则而运转的机械论世界。这种机械论世界观影响西欧人达两个世纪之久,它极大地改变了西方人对待自然界以及对待上帝的看法,培育了一种注重必然性的理性精神。

——赵林《西欧启蒙运动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   牛顿力学中的机械观观点经伏尔泰介绍到法国,深刻地感染了启蒙思想家。拉美特利认为人体是构造得非常精致巧妙的巨型表,是有感觉、能思维和区分善恶的机器。狄德罗把宇宙看作一架大机器。还有一些人的全部思想为机械观点所统治。

——李永清《法国启蒙思想家与英国文化》

材料三   人物及说明


      
1.夏特莱侯爵夫人将牛顿的《数学原理》从拉丁文翻译成
法文。她是第一个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不仅介绍了牛
顿的万有引力三定律,而且将此原理与自己关于地球形
状、地球与太阳和月亮的关系、彗星轨迹等理论结合
起来……她写道:“我像一个男人一样追求名誉,但用的
却是另外一种方式:启迪‘思想与理解’。”

             —《贡献巨大: 被科学史冷落的夏特莱侯爵夫人》


2.夏特莱夫人的沙龙也设在乡间,一个叫希瑞的小地方……
人们这样评价她的沙龙:假如你愿意看到一幅乡村生活与
可贵的隐居生活的画面,一个惟有明智才能够得到的平静
之家与秋季魅力的象征一一互相尊重、哲学的磨砺和诗歌
的气息都在分享着其中的出神入化—那么你就必须到希
瑞来。”

—《沙龙:法国女性的魅力王国》


(1)依据材料一,说明牛顿力学与启蒙运动的关系。
(2)材料二中狄德罗为什么认为“宇宙是一个大机器”?如何评价这一看法?
(3)材料三中夏特莱夫人的贡献有哪些?由以上材料,说明启蒙运动的开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2023-04-2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庆阳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1949年5月下旬上海“漫画工学团”的成员洪荒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创作的漫画。这幅漫画(     

            《强烈的对比》
A.能够反映出人民认同新生政权B.揭示了国统区的经济濒临崩溃
C.可以用来解释解放战争的结果D.说明了革命统一战线成效显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自然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系统知识与社会文化,一般都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观。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认为“惯性是物体的根本属性,唯有外力才能克服物体的惯性”;法国数学家笛卡尔认为我们可以利用“物体的力量和作用”,使自己成为“主人和占有者”。以上认识(       
A.明确否定了上帝的存在
B.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
C.构建了近代科学的框架
D.为科学进步提供了理论支撑
8 . 《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逃避兵役的人一律处死;帮助奴隶逃跑或藏匿奴隶的,都要被处死;如果违法的人在酒店里进行密谋,店主如果不把这些人捉起来,也要被处死。这说明《汉谟拉比法典》(     
A.侧重公法内容的建设B.旨在巩固奴隶主的统治
C.重视约束奴隶的自由D.严格限制商品经济发展
9 . 唐太宗往往让一些职位稍低的官员以“参预朝政”的名义,加入最高决策集团。该做法旨在(        
参预朝政时间贞观元年(627)贞观三年贞观十七年贞观十三年贞观十八年
姓名杜淹魏征刘泊张亮褚遂良
官职御史大夫、
检校吏部尚书
秘书监黄门侍郎、
参知政事
刑部尚书黄门侍郎
A.强化君主专制B.加强中央集权C.强调监察谏议D.提高行政效率
10 . 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2 年,为了应对艰苦的斗争,列宁提出共产党需要由一批“职业革命家”来担当。申请入党的只能是工人阶级与劳苦农民阶级,真正革命工人阶级的政党绝不能仅仅追求党员数量的增加,而应该更加注意党员质量的提高和清洗混进党里来的人。“党员数量上的这种减少意味着党的力量和作用的大大增加”,这背后都是由于列宁将党的纯洁性看得比规模更重。根据列宁的建议,1919年俄共(布)八大上,“党的纪律”第一次作为单独一部分被写入党章,将严格的纪律要求作为“全体党员和一切党组织的首要义务”。

——摘编自李佳金《毛泽东对列宁从严治党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材料二   中共一大将自我革命的要求写入了党纲。 中共二大文件写道:“在现在内乱激烈的时候,共产党惟靠极集中的组织,铁的纪律和全体战士一致给中央机关以广大的权力,过余的信任,使得执行一种不可抗辩的威权,才能成就他的职务。……凡在共产主义可以合法争斗的国内,共产党必须定期的洗刷自己的组织,淘汰一些模棱的和小资产阶级分子。”这些不仅标志着建党伟业的完成,而且成为党的自身建设和自我革命的伟大开端。

——摘编自谢迪斌《中国共产党百年自我革命的发展动力》

材料三   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 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21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列宁关于党的建设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初,列宁这一批“职业革命家”面临的俄国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现在内乱激烈”的状况。结合1927—1949的相关史实,举两例说明中共是如何进行“自我革命”的。
(3)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指出中共“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的主要经验。
2023-04-08更新 | 303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庆阳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