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2 道试题

1 . 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的西汉海昏侯墓葬,不仅出土了具有典型北方和西北风格的银质车马器“大角羊银当卢”,还出土了骆驼造型的编钟架构件鎏金青铜钩,这是长江流域较早出现的骆驼形象的文物。这反映了汉代(     

A.游牧民族的南下较为频繁B.南方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与骆驼
C.江南地区手工业领先北方D.陆上丝绸之路对江南地区的影响
2023-09-21更新 | 615次组卷 | 17卷引用:甘肃省庆阳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2世纪上半叶,法国巴黎大学在城市中建立。成立初期学校由校长领导,不受任何上级管辖,师生平等,并共同选举大学校长。以上材料反映中世纪大学的特点是(       
A.神学中心B.服务贵族C.抨击教会D.民主自治
3 . 新石器时代的中国玉文化至少包含东北地区、长江下游、黄河上中游、黄河下游和长江中游等五个各自独立又彼此影响的玉器系统,它们共同组成了中国玉文化的源头。玉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A.体现了玉文化地域性特点突出B.提供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例证
C.促进了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形成D.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格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06年3月,清廷明确将“国文”正式确定为讲授汉文汉语的课程名称,并强调“国文一科与伦理、历史、地理相为表里,与各科亦均有关系,汉文不通,则各科无从指授,仅通外国文,而不能通译国文亦属无用,且非爱戴本国之心,故国文教员尤宜注重”。这一举措(     
A.旨在抵制列强的文化侵略B.促进了国家转型的实现
C.利于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D.推动了自强运动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三国志》的作者是以魏晋为正统的,把曹操作为正面形象来描写。而自从罗贯中《三国演义》持拥刘反曹的思想,把曹操当作奸雄来描写后,曹操的形象一落千丈,尤其是在明清时期,曹操奸雄形象已成定论。针对这种现象,毛泽东指出,曹操结束东汉末年豪强混战的局面,为后来的西晋统一铺平了道路。又说曹操统一北方,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发展生产,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遭受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是值得肯定的,是了不起的。由此可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A.应搜集证据尽量避免定论B.要以正统价值观为评价标准
C.应尝试价值标准的多元化D.受评价人的立场影响
2023-08-28更新 | 384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庆阳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商人的分封是在长期开拓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是分散进行的,各地的诸侯是零散建立的,没有统一截然的划分,没有系统性,不具有统一的爵级和严格的等级关系。周人则“制五等之封,凡千七百七十三国”。这说明,西周(     
A.强化了对地方直接管控B.开创了地方治理体系
C.建立起较严密管理体系D.确立了贵族世袭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春秋战国时期有“师保”“辅贰”之制。“天生民而立之君有君而为之式(卿佐),使师保之,勿使过度”,设“师氏”之官,“掌以诏王”,即“告王以善道”;又设“保氏”之官,“掌谏王恶”。这些举措(     
A.反映出分封制的渐趋瓦解B.说明中央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C.利于保障政治的正常运作D.折射出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争夺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基督教教会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文艺复兴提出了新的人神关系,强调个人的可完善性:“上帝造人的目的是要使这个世界得到完善。”宗教活动以“信”为基础,如果它成了神职人员谋取利益的手段,干涉了个人的信仰,宗教的体系也就出现了问题。罗马教廷原本属于罗马帝国,后成为全欧洲的精神领袖,凌驾于皇权之上。随着英、法等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教皇将原本由整个西欧承担的经济重负全部转移到分裂的德国和意大利两国人民的身上。

材料二   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路德宣称“属灵阶级”和“世俗阶级”是平等的;《圣经》的权威高于教皇和教会,而且平信徒也可以根据信仰解释《圣经》,世俗的皇权在教皇之上,有权召开宗教会议。随着宗教改革的深入,闵采尔领导农民和平民掀起了新一轮宗教改革,主张信仰得救,号召用暴力手段建立人人平等的“千年天国”。战争遍及德意志的大部分地区,教会财产流失,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很多诸侯国成为路德派新教国家,“教随国定”原则被确定,各诸侯国有权决定自己臣民的信仰,路德派取得合法地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丁·路德改革的原因和贡献探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宗教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2023-07-2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国家都加强了对殖民地的掠夺和扩张。美国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对外更加积极地推行殖民扩张政策,而拉丁美洲在地理上首当其冲。但是英国在拉丁美洲已居优势,美国遇到了阻碍。因此,美国既要在拉丁美洲扩张自己的势力,又要排挤英国,这就是19世纪后期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指导方针。

19世纪70年代后,美国日益威胁和排挤英国在拉丁美洲的经济利益,对拉丁美洲的贸易额从1822年的2600万英镑上升为1889年的3亿多英镑。1895 年,美国趁圭亚那与委内瑞拉发生纠纷之机插手,出面干涉,并声称“今天,美国在这块大陆上实际拥有最高权力,凡是它管辖范围内的人民,都应当把它的意旨当作法律”。英国对此被迫让步,此后,美国逐步取代了英国在拉丁美洲的优势地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70年代后美国对拉丁美洲政策的特点及其推行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拉丁美洲政策的历史影响。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