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6 道试题
1 . 【社会流动与实现途径】

材料一   汉代士人的社会流动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与战国时期士人无秩序的流动相比,两汉时期,社会相对比较稳定,各项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从流动的趋向上来看,“学而优则壮”是汉代士人的主要价值取向,此外,学术领域,方术领域,工商领域等社会领域中也有大量士人流入。在隋唐以后“科举的社会”中,乡间社会是落第士人在科场困顿后不得不选择的归处,汉代则不然,广阔的乡间尽管吸纳了很多仕途失意的士人,但同时也有相当规模的士人,在绝意官场或无心工商、方水等社会领域后,自觉主动地选择沉淀于其中。汉代四百年间,以儒士为主体的士人持续性向官场的流动,有精于此,汉代政治的尚贤特质才开始形成,并最终定型。

——摘编自杨豪马德青《汉代士人社会流动研究》

材料二   社会流动充允许队一个社会阶层转移到另一个阶层,有的经提升而转移到较高的阶层,有的经下降而转移到较低的阶层,对于中国的社会晋升途径,有教育、行医、从军、从政、经商、婚姻、革命和造反等途径。有学者分析了近代直隶农村的社会流动,认为“徘徊于传统与近代之间的晚清直隶农村社会成员在农村危机、近代化带动、大众追求三个动力合力的作用下,通过科举、新式教育、参军、经商、流民等各种途径实现了社会垂直流动。”

——摘自杨豪《回顾与思考:中国近代乡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土人社会流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乡村社会流动实现途径的历史背景。
2 . 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农业动力的变革引发了整个社会纷繁复杂的大改组,促使一个以才学立身的社会阶层活跃于世。这可用于说明战国时期(     
A.私学取代官学的影响B.选官制度变革的内容
C.诸侯变法的思想渊源D.百家争鸣兴盛的背景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63年,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把香港、澳门列入《关于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后简称《宣言》)适用的非自治领土名单内,置于该特委会的监督之下。若按《宣言》指导的方向,香港和澳门在结束殖民统治后就有了宣布“独立”的可能性。1964年底,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讨论香港和澳门问题。对此,中国政府采取了在特委会会外对重点国家表态,针对不同成员国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以争取其支持我国立场。阐述的重点是香港、澳门被英、葡侵占的历史并说明我国反对联合国过问的道理。这次会议为以后特别委员会历次会议关于港澳问题的处理奠定了基调,今后特别委员会历次会议只提供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基本信息,推迟审议直到1972年港澳从殖民地名单中删除。

——摘编自胡荣荣《中国政府应对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委会讨论港澳问题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委会讨论港澳问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政府的应对策略。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天人合一”的理解不尽相同。周公认为,上天不仅操纵着自然界的变化,而且主宰着王朝的更替。孔子认为,人在敬天畏命的同时,应该顺应上天的安排。自身通过学习提升修养以达到知天命,并将“仁”内化于自我当中,形成个人的本性。孟子认为,天道就是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天和人的关系,就是“尽心”“知性”“知天”的关系。庄子认为,“道者,万物之所由也”“道通为一”,只要顺其自然,遵循“道”的规律,天与人就自然地成为一体。

——摘编自李智会《孟子与庄子的天人观比较》

材料二   西方自然观试图去搞清楚“造物主”创造自然的方式、方法,因此借助“科学”来探讨自然。“文艺复兴的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既没有生命也没有理智。伽利略认为“宇宙之书是由数学的语言写成的,符号是三角形、圆以及其他几何图形,没有它们的帮助,人们一个字也读不懂;没有它们,人们就只能在黑暗的迷宫中瞎逛”。牛顿指出自然的运行遵循的是数学原理,他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普遍科学的形式是数学”的观点,自然被界定为“从量上组织起来的运动物体的整体”。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现代自然观的生物学基础。马克思认为,只有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在人类的生产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自然界才是现实的自然界。

——摘编自杨锐《中西自然观发展脉络初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传统的“天人”观的产生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自然观上,中西方有哪些相同之处。
2022-06-28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3年底,在第7次美洲国家会议中,美国国务卿赫尔呼吁美洲各国共同“建立永世长存的和平大厦”,并签署“南美反战公约”,公开承担了不对其他国家进行外交或军事干涉的义务,缔结全面的双边互惠条约。19406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允许向拉丁美洲出售武器,罗斯福总统签署命令,为在美国军事学校里培训拉美军官提供资助。1941128-12日,所有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国家都对轴心国宣战,随后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一些拉美国家还为美国提供军事基地。数以万计的美军、武器弹药、粮食和作战物资从巴西基地运往北非战场,这被称为盟军的空中“生命线”;巴西海军配合美国海军巡逻,陆军、空军和美军在意大利并肩作战。墨西哥还派出空军分队,在菲律宾和中国台湾对日作战。美拉合作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吴振君《美国与拉美国家的合作及其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与拉美国家合作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拉美国家合作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新华社2021年报道,在芯片产业链中,中国芯片企业只有在芯片设计、芯片封测这两大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在芯片产业链中最为核心的EA软件、半导体设备以及半导体材料中,中国则需要从美国和日本引进,而且在这一方面受制于美、日两国。这一现象反映出
A.全球化背景下产需现过剩的局面
B.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经济的交流
C.国家核心科技自强自立的重要性
D.全球化趋势造成各方利益的失衡
2022-06-05更新 | 483次组卷 | 6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某校学生对此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请你帮他们解决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一、战争的背景

材料一 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觐见中国乾隆皇帝,以下是期间英国的礼单和中国的回礼单。

礼单一(部分):天文仪器有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气候架等,工业品有棉织品、钢铁制品,军事装备有毛瑟枪、装备有110门火炮的巨型战舰模型等。

礼单二(部分):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

——据《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等材料整理

二、历史的转折

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不平等条约的相关知识完成下表。

条约名称签约时间签约背景(战争)历史意义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材料三   大陆政策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立足于用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主要特征和表现。该政策于19世纪80年代趋于成熟。

三、历史的反思

材料四 1843731日,美国公使顾盛来到中国,进呈皇帝的礼品有航海地图、地球仪、六轮手枪、步枪、蒸汽战舰及蒸汽挖掘机模型,还有关于构筑要塞、造船、海陆军战术、地质、化学等方面的书籍,但都被清朝官员视为“奇巧淫技”给谢绝了。186010月,英法军队闯入圆明园。让英国人十分意外的是,当年马戛尔尼送给乾隆皇帝的那些标志着进步和文明的礼品,都原封未动地堆在那里,上面落满了灰尘。


(1)材料中哪一个是英使进呈中国皇帝的礼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张礼单表明18世纪末中、英社会文明进程有何显著不同。
(2)完成材料二的表格。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大陆政策”在19世纪90年代在中国的主要表现。该行为对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段材料对我们有何警示意义?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11223日,中英双方在重庆签署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形成。1942年初,日本攻占马来西亚后,开始攻打缅甸,日本用于进攻缅甸的军队大约有6万人,大大超过英国在缅甸的防务力量。38日,日军占领缅甸首府仰光,企图切断滇缅公路。此时,在英国的求助下,中国方面以杜聿明为代理司令长官,集合中国精锐力量的中国远征军约10万人向缅甸进发。

日军在占领仰光后,分兵三路北进,右翼英缅军一师放弃马格威北撤,改守仁安羌,日军以七千之众迅速包围英缅军一师。英缅军总司令急电中国远征军,请求支援被包围在仁安羌的英军。419日,新38师以1121人的兵力,击败七倍于我国的日军,收复了仁安羌油田,解救了英军7000多人和被日军俘虏的英缅军官兵、美国传教士和新闻记者等500多人。消息传出,轰动了中、英、美三国,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得到西方社会的赞誉。

——摘编自张家德《中国抗日远征史》


(1)根据材料概括仁安羌战役发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仁安羌战役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菲律宾是率先响应美国并第一个向朝鲜战场派遣军队的亚洲国家。1946年,美军的“代理人”罗哈斯在菲律宾总统选举中获胜后,同美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朝鲜战争爆发后,菲律宾共产党领导的胡克武装运动在农村地区逐步升级。菲律宾政府恐慌一旦韩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那么菲律宾也可能步其后尘,于是积极向美国靠拢。19518月,《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签订,标志着美菲同盟关系的正式建立。朝鲜战争期间,美国进一步扩充了在菲律宾的23个军事基地,大批军火和飞机源源不断运往菲律宾。菲与美等国家构成的联盟形成了抗衡苏联与中国的包围圈;美国通过菲律宾牵制中国南海与台湾,进一步插手远东事务。菲律宾既获得美国的经济援助,也成为美国在远东地区的一枚重要棋子。

——摘编自王秋怡《菲律宾为何积极参加朝鲜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菲律宾响应美国积极参加朝鲜战争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菲律宾参加朝鲜战争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材料   古巴导弹危机,是美国和苏联在古已爆发的一场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19615月卡斯特罗宣布古巴走社会主义道路后,苏联加紧改善同古巴的美系,从政治、外交和经济上给古巴以支持。I9628月,美国从侦察机拍照的空中片上看到了古巴开始安装苏联的防空导弹,也看到了运载地对地导弹驶向古巴的苏联船只。美国总统肯尼迪指出,古巴建设的导弹基地可以击中西半球的大多数城市,构成了“对所有美洲国家的和平与安全的明显威胁”。于是美国立即采取措施,海军、空军部队对古巴的领空领海进行了封锁。要求苏联放弃世界霸权计划,从古巴撤走导弹。苏联政府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强烈抗议美图侵略古巴和别国的行径,坚决谴责这些行动并阻止美国政府发动热核战争”。……在美国颈大文势的压力下,苏联开始后退,10月,苏联政府下令拆除进攻性武器,并加以包装运回苏联。

——据《古巴导弹危机简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决国家间军事危机的有效方法。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