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天人合一”的理解不尽相同。周公认为,上天不仅操纵着自然界的变化,而且主宰着王朝的更替。孔子认为,人在敬天畏命的同时,应该顺应上天的安排。自身通过学习提升修养以达到知天命,并将“仁”内化于自我当中,形成个人的本性。孟子认为,天道就是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天和人的关系,就是“尽心”“知性”“知天”的关系。庄子认为,“道者,万物之所由也”“道通为一”,只要顺其自然,遵循“道”的规律,天与人就自然地成为一体。

——摘编自李智会《孟子与庄子的天人观比较》

材料二   西方自然观试图去搞清楚“造物主”创造自然的方式、方法,因此借助“科学”来探讨自然。“文艺复兴的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既没有生命也没有理智。伽利略认为“宇宙之书是由数学的语言写成的,符号是三角形、圆以及其他几何图形,没有它们的帮助,人们一个字也读不懂;没有它们,人们就只能在黑暗的迷宫中瞎逛”。牛顿指出自然的运行遵循的是数学原理,他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普遍科学的形式是数学”的观点,自然被界定为“从量上组织起来的运动物体的整体”。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现代自然观的生物学基础。马克思认为,只有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在人类的生产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自然界才是现实的自然界。

——摘编自杨锐《中西自然观发展脉络初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传统的“天人”观的产生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自然观上,中西方有哪些相同之处。
2022-06-28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据1927年11月统计,中共党员的数量由中共五大召开时的近5.8万人,急剧减少到1万多人。工会和农民协会到处被查禁、解散,中国革命进入低潮。其背景不包括
A.日军发动侵华战争B.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C.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分共”D.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图中英文意为“杜鲁门计划”

图1:1973年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的阳台对话

材料二   在后来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中,国际秩序在许多方面都比较稳定。


(1)图1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关系呈现出什么特征?它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有人根据图2中勃列日涅夫和尼克松亲切交谈的现象做出了如下推断:美苏“阳台对话”标志着冷战的结束。这一推断对吗?为什么?
(2)这一时期国际秩序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有哪些?
2023-12-0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固原市彭阳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文科班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西欧中古时期的乡村,农奴不是当时农村中的大多数居民,甚至也许不占多数。在农村中除了农奴以外,还有大量的各种依附农民以及自由农民。大体说来,农村农民可以按其财产状况划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是少数富裕农民,占有较多土地、牲畜、农具,过着优裕的生活。中等农民是生活还过得去的农民,其中农奴身份的最多。下等是土地太少、不足维生的农民,身份有农奴也有自由人,这部分人的数量在农村中相当多。

——摘编自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

材料二   农民是乡村人口的主体,包括自耕农和佃农两种。前者拥有少量地产,承担国家赋税,虽终年劳作,尚难维持生计。后者租种他人土地,往往由地产主提供种子和耕畜,租额高达收成的4/55/6甚至6/7。哈里发时代,官府极力使农民固着于土地,以求保证稳定的赋税来源,但农民往往不堪重负,弃田出走。官府采取多种措施追捕和遣返流入城市的逃亡农民,实行身份确认制度。9世纪以后,许多自耕农因不堪重负,被迫将地产寄于贵族名下,求得庇护。

——摘编自哈全安《阿拉伯封建形态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古时期西欧农民与阿拉伯帝国农民的身份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古时期不同地区农民身份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2023-02-04更新 | 183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二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诗经·大雅·瞻卯》记录了当时贵族们牢骚:“人有土田,汝反有之;人有民人,汝覆夺之。”造成这种土地制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A.铁犁牛耕技术的使用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诸侯士大夫们的富有D.礼崩乐坏等级混乱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飞梭的发明提高了织布的效率,也引发了棉纱的供不应求;1764年,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纺纱机。棉纱产量的增加又凸显织布技术的落后,1769年,出身于工匠家庭的詹姆斯·瓦特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改良了蒸汽机,开启了蒸汽时代。为了适应工业运输的发展,1814年,矿工出身的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掀起了英国铺设铁路的热潮。

——摘编自程西筠 王璋辉《英国简史》

材料二:德国统一后,德意志中央集权政府成立,国家统一了货币并开始大力推动铁路建设,扶植私人企业,相继颁布了“商业法”“营业自由法”等法律。此外,慕尼黑工业大学、柏林工业大学等相继建立,柏林机械工业的核心人物玻尔西希就毕业于此类学校;国立物理、化工、机械等研究所也相继建立。

——摘编自李富森《试论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心之原因》

材料三:硅谷是全球公认的电子、医疗设备、互联网等尖端领域的领军者,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这里著名的学府,他们与投资者、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坐落在这些大学周边的创新企业数量更是惊人;此外,许多大学的教授都在各个公司担任工程师。

——摘编自王仲立《硅谷的秘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创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心的原因。
(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未来科技发展的认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天圣元年(1023年),因现实需要,官方成立专门的纸币发行れ构“益州交子务”,将交子固定面额,以铁钱作为发行的准备金,规定了每张交子的使用年限为两年或三年宋朝后期为解决财政困难和军费供给不足的问题,大量增印纸币,准备金却不足,同时将交子的使用期限延长至四年,导致纸币贬值、物价高涨,出现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交子甚至贬值为原来的百分之一。

——摘编自郭政《试论宋朝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

材料二 全面内战爆发后,为了维持战争的庞大开支,国民政府无限制发行纸币。1948年前八月纸币发行量相当于1937年的47万倍。同时,投机商人纷纷抢购物资,囤积居奇,进行黑市贸易。随之而来的就是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从上海的米价来看,每担大米1月份值法币150万元,5月份值580万元,8月份值6500万元。

——摘编自龚书铎《中国近代史1919~1949》

材料三 新中国面临一个经济上千疮百孔的烂摊子,财政困难,物价飞涨。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同上海等大城市的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到1950年,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为了从根本上稳定物价,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朝出现物价飞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物价飞涨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稳定物价的措施,并简析稳定物价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