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4 道试题
1 . 据史料记载,1948年5月,上海粮食“一天之内涨价11次,总的算下来,上涨幅度比1947年底上涨了50倍”。当时上海有商铺柜员开玩笑说:“谁家钻子里没有个儿十亿,咱们都快和银行家一样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侵华战争的影响B.国民政府政策和内战的形势
C.长江以北地区的解放D.美国加紧对中国经济的侵略
2024-09-1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后汉书》载,高凤“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这一记载可以用以佐证当时(     
A.考试成为选官的重要途径B.重视教育的社会风气浓厚
C.男耕女织生产模式的牢固D.妇女是农耕的重要劳动力
2024-08-3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唐会要》记载,715年(开元三年)六月,唐玄宗下诏,县令、州刺史有业绩者可调任京官;京官不曾任州县官者,不能担任中央三省的负责官员。唐玄宗的这一规定旨在(     
A.增强官员的执政能力B.提高中央官员的地位
C.实现地方的吏治清明D.保证官僚队伍的稳定
2024-01-17更新 | 41次组卷 | 19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论语·子张》中记载:“子张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韩非子》中有:“臣以为人生必事君养亲,事君养亲不可以恬淡。”据此可知,两者(       
A.都有强烈的参政意识B.先后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C.代表的政治立场趋同D.都提出可行的治国方略
5 . 士谱是记载士族门第的凭籍,庶族是不入士流的。但庶族地主为了抬高身价,往往杜撰身世伪造士谱,降及唐初依然未息。唐太宗重修《氏族志》时,一开始就提出“质诸史籍,考其真伪”的要求。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唐初(  )
A.士族权力受到抑制B.庶族政治地位提升
C.门阀观念依然浓厚D.史学重视考据方法
2023-09-19更新 | 562次组卷 | 27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第四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秦《法律答问》记载:凡是隐匿民间田亩并收取税租的,定以“匿田”之罪;凡是对户口数登记错误,即使错算1户,即为“大误”,也要受到惩罚。这说明当时(     
A.官员腐败现象严重B.政府强化赋役管理
C.王朝统治腐朽没落D.法律制度非常严苛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历代中央王朝都十分重视管理水资源,兴建水利工程。如表所示为汉至明清时期在西域兴修农田水利的情况。

西汉武帝时期据《汉书》记载,搜粟都尉桑弘羊上奏汉武帝,建议在西域进行水利建设,通沟渠,“置校尉三人”来管理屯田、鼓励修建渠道,种植五谷,发展农业生产。当时,轮台、渠犁一带的灌溉面积达五千顷以上,说明屯田和水利开发已有相当规模
东汉时期随着屯田范围不断扩大,水利开发进入大发展时期。文献记载,西域地区设有专门官吏管理水利建设。东至哈密、吐鲁番,南至若羌、和田,西至喀什、莎车,北至轮台、库尔勒,都有灌溉工程分布
唐代《新唐书·西域传》记载,焉耆“逗渠溉田,土宜黍、蒲陶,有鱼盐利”,说明当时焉耆地区已经修建水利工程进行灌溉,种植粮食作物。《大唐西域记》在“于阗篇”中记载,“城东南百余里,有大河西北流,国人利之,以用溉田”。一些考古资料表明,唐代高昌地区的水利建设和管理也达到了一定水平
宋元时期新疆水利事业稳步发展,无论是水磨的使用,还是坎儿井更为广泛的应用,都显示出新疆水利发展的历史连续性
明清时期乾隆、嘉庆年间,农田水利工程在新疆全面推行。为保护农田,新疆地区还修建了一些防洪工程。嘉庆、道光年间,伊宁和南疆地区灌溉有了较大发展

——摘编自牛志奇《从水利建设看历代中央王朝对新疆的治理》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西域农田水利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西域农田水利发展的意义。
8 . 据学者统计,中古时期的阿拉伯地理古籍中记载并描述过许多中国的城市,其中最常提到的是杭州、广州、泉州和扬州等,最常提到的中国物产是黄金、白银、丝绸、瓷器等。从这些记载可推知,中古时期阿拉伯人(     
A.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B.擅长于海上贸易活动
C.将中国作为第一贸易伙伴D.善于吸收各地的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6世纪后期至18世纪初是欧洲饥荒的高发时期,直至1739年,仍有时人记载:“当前法国很多省份都非常缺乏粮食,奥尔良公爵只得花费200万里弗(约合10万英镑)从英国购买粮食。以适中的价格卖给穷人。”法国从英国进口粮食的状况此后十年仍未改变。据此推知(     
A.英法两国经济往来日益密切B.英国农业发展为工业化积累了资本
C.英法两国奉行重商主义政策D.法国社会矛盾激化助推了革命爆发
2024-05-10更新 | 341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检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真正的历史学是从修昔底德的著作开始的”。修昔底德出生在雅典伯利克里统治下的“黄金时代”。其代表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严格地按照编年体记事。约有四分之一篇幅是演说辞,其中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他在著作中引用伯里克利的话说:“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成果”,力图站在世俗的立场上总结这场战争的原因及其教训。他将自己参与过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作为写作的唯一主题,“对于战争中所发生的事情,我的原则是不记载从碰巧在场的人那里获得的情况,甚至不凭借我本人的印象;我所记载的,要么是我亲历的,要么是我从他人那里获悉,但我尽最大可能一一准确核实过了的”。虽身为雅典人,但对这场战争的叙述却是以一种旁观者的态度来记述的,并非偏袒雅典。

——摘编自李永明《从<考古学>篇看修昔底德的历史思想》等

材料二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这是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的初衷。其成书于赵宋政权内外交困由盛而衰的转折关头。司马光为编写《资治通鉴》,设定了极其严苛的三道编撰程序。第一道是编“丛目”,就是按照年月日的时间顺序排出史料索引。有学者研究指出,三百多万字的《通鉴》是从六七千万字的正史、杂史中精心淘炼出来的,而且《资治通鉴》中所引用的许多史书现在早已失传。第二道工序叫做写“长编”。长编可看作一种史书体裁,写作原则是“宁失于繁,无失于略”。按照这个要求,修书者必须详细阅读各种史料,一旦出现记载不一致的情况,还要认真考异(分析史料),并详细注明是否采信的理由。最后一道工序是定稿。这项工作主要由司马光自己完成,他要在长编的基础上考订史实、删繁去冗,同时还要统一语言风格和全书整体逻辑。为编写《资治通鉴》,司马光等人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这样的工作,如果没有一种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无论如何是办不到的。

——摘编自周吉《宋朝进行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与《资治通鉴》的史学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与《资治通鉴》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伟大历史学家应具有的优秀品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