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迫于发达国家以及由发达国家所掌控的国际发展政策机构(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Establishment,IDPE)的多重压力,采用了一系列所谓的“好政策”和“好制度”来促进其经济发展。这里的“好政策”,是指被“华盛顿共识”广泛认可的政策,比如限制性宏观调控政策、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自由化政策、私有化政策和放松管制政策等。“好制度”本质上是指发达国家,特别是英美国家采用的制度,主要包括民主制度、“好的”官僚制度、独立司法体制、大力保护私有财产(含知识产权)等制度。

关于被推崇的“好政策”和“好制度”是否真正适用于当今发展中国家,人们一直存在极大争议。然而奇怪的是,很多批评家只质疑这些政策和制度在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却想当然地认为发达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采用的就是这些“好政策”和“好制度”。

——(英)张夏准《富国陷阱:发达国家为何踢开梯子》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段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11-04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克拉玛依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他在讲话中谈到:“中国共产党既捐弃成见,确认国家独立与民族利益之重要,吾人惟望其真诚一致,实践其宣言所举诸点,更望其在御侮救亡统一指挥之下,以贡献能力于国家,与全国同胞一致奋斗,以完成国民革命之使命。”蒋介石如此表态的根本原因是
A.日本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B.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
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甘肃武威磨咀子48号汉墓出土了西汉木牛犁模型,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出土有巨型犁铧,居延(在今内蒙古)出土汉简中有“田卒”、“治渠卒”诸称谓。据此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铁犁牛耕技术已普及全国B.北方农业技术居领先地位
C.精耕细作农业的影响扩大D.政府重视西北的经济开发
2021-11-04更新 | 326次组卷 | 6卷引用:新疆克拉玛依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1935年9月,苏联重工业人民委员部与美国无线电公司签订技术协议,规定美国无线电公司在研究、试验到制造的整个过程中给予苏联技术支持,这些技术包括无线电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录音、测量仪器及遥控仪器等设备的生产。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苏联顺应了国际形势变化调整经济政策
B.美国为摆脱经济大危机向苏联学习经验
C.国家利益一致导致美苏的意识形态趋同
D.战时同盟关系使美苏经贸合作日益紧密
2021-11-03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克拉玛依市2020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下列表格是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我国工业产品产量增长倍数比较,对表中信息的合理解释是
比较项石油发电量化肥水泥硫酸发电设备
1953~1978年23.59.4236.535.6222.922.834.880611
1978~2003年10.12.71.67.44.813.75.17.67

A.两阶段的增长基数不同B.计划经济更加注重效率
C.政府抑制工业过快增长D.国家优先发展农业经济
2021-11-03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克拉玛依市2020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1987年同1978年相比,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产值有相当增长,其所占比重由77.6%下降到59.7%;集体经济由22.4%上升到34.6%;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则由几乎为零上升到5.6%。这一变化
A.冲击了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B.是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所有制结构调整
C.体现了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调整的突出成就
D.违背了社会主义经济关于单一所有制的规定
7 . 1921年2月,《东方杂志》刊文分析:“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风起云涌了。报纸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西也是讨论鲍尔希维主义,这里是阐明社会主义的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的历史。”这说明
A.中共建立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
B.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的主流思想
C.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具有一定思想基础
D.马克思主义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普及
8 . 宋代法制基本沿袭唐律,对于旧律规定不足或随时代演变而出现的新的法律问题,宋朝以颁布敕令的方式解决。宋神宗以后,出现以敕令代替律条的情况,皇帝随时发布的敕令地位超过相对固定的律条。这体现了
A.皇权在立法领域得到强化B.皇权随意干涉立法与司法
C.宋代完全照搬唐朝的法制D.宋代的敕令比律条更实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这反映了
A.郡县制已完全取代分封制B.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化
C.血缘关系的政治作用消失D.中央集权的体制得以强化
10 . 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
年代省数道、路数州数郡(府、国)数县(侯国)数
秦始皇二十六年——————36不详
西汉平帝(1—5年)————131031578
东汉顺帝(126—144年)————131051180
隋大业五年(609年)——————1901255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15道——3281573
宋宣和四年(1122年)——26路288——1234
元朝12省183路——971425

上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
A.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央的负担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
C.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D.州郡等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