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世纪的英国思想家大卫·休谟认为:“在设计任何政府体制时,必须把每个成员都设想为无赖之徒,并设想他的一切都是为了谋求私利,别无其他目标。”由此可推知,大卫·休谟(     
A.批判封建专制B.宣扬理性主义C.主张权力制约D.推崇社会契约
2 . 唐都长安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典范之作——整体呈方正规则形状,沿中轴线对称,宫殿规模宏大,且居中分布,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古时期的欧洲以教堂和市民广场为中心,的开放式布局形成鲜明反差。这一反差折射出两大文明(     
A.经济水平的差距B.传统文化的优劣
C.审美取向的不同D.政治传统的差异
3 . 古代文明具有明显的多元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

①1处文明属于大河文明并在公元前21世纪进入文明社会:
②2处文明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并发明了60进位制:
③3处文明制定了世界第一部太阳历,创造了象形文字:
④4处文明:冶铁技术起源于此地,并由此扩散到埃及:
⑤5处文明: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
⑥6处文明:以库斯科为都城建立国家,发明了“浮动园地”: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⑤⑥
4 . 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和南越王墓,是2021年中国关于秦汉时期考古的重大成果。专家指出,在同一城区内同时发现保存较为完好的王宫及御苑、王陵等系列汉代遗存和1千多件青铜鼎及漆木器陪葬,在中国考古史上实属罕见。这表明(     
A.广州市汇集了多种民族的文明
B.广州考古遗址与中原文化同根
C.秦汉南方与中原得到同步发展
D.古代南方的手工业水平最先进
5 . 1555年,英国女王玛丽一世力图恢复罗马天主教会在英国的宗教税收特权,但遭到了议会下院部分议员的坚决抵制,恼羞成怒的女王下令将他们锁在会厅内。数日后,在女王再次采取行动前,下院主动将他们反锁在议会大厅内。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议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B.天主教会仍占统治地位
C.专制王权的“有限性”D.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
6 . 图中的壁画《散乐图》出土于河北宣化张氏家族墓(1093—1190年)。该壁画可以用来(     
A.了解北宋贵族社会生活状况B.考证《辽史·乐志》文字记载的真伪
C.展示元杂剧当年的演出场景D.认知古代戏曲成熟阶段的角色形象
7 . 【古希腊城邦与中世纪城市】

材料一   一般来说,城邦综合土地、人民及其政治生活而赋有“邦”或“国”之意,每个城邦都是由一个中心城区,加上周围的农村地区构成。亚里士多德指出:一个城邦最适当的人口限度是大到足以自给生活之所需,小到观察所能遍及。在城邦中,公民通过抽签形式产生管理者,公民大会与公民权力一步一步地得到加强,形成了特有的政治体制,这也催生了希腊思想领域的繁荣。古典时代(公元前5~4世纪中叶)希腊城邦发展达到极盛,与爱琴海的早期国家相比,政治制度与国家形式发展水平更高,到了马其顿统治时代,城邦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单位仍继续存在。

——摘编自张广智《略说古希腊的城邦文明》

材料二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紧邻古代城市、城邦、修道院的地方或村庄的郊区,开始出现商人聚集地。由商人组织成的经济活跃中心周围很快聚集了一批手艺人,而成群的工匠的手工业产品流传到远距离的他地就必须依靠商人。商人们保证了商品流通,促进了经济的专业化和城市中心人口的集中,因此其阶级权力不断上升。这些城镇由领主建立并保护,旨在招徕自由地租保有者,鼓励他们缴纳货币地租,也有一些领主让渡一些权利,如让与土地保有权,以有利于市镇发展。西欧中世纪将分封制、庄园制等作为其主要标志,城市则成为“封建海洋中的一片孤岛”,由商人和手工业者构成的市民成为最早的反封建的力量,他们作为摧枯拉朽的力量源泉,不断噬咬着封建社会的内部肌体,孕育着自由和斗争精神,最先在封建体制内部唱响了资本主义的赞歌。

——摘编自朱明《重新审视西欧中世纪城市的“自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欧洲封建城市兴起的原因及意义。
8 . 1989年,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行政诉讼法》后,随着“民告官”的合法化,“一把手”“行政首长”出庭日益成为常态。这种现象(       
A.反映出官民矛盾有所缓和B.表明政府执法权力受到人民限制
C.使平民利益受到法律保障D.利于国家推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在谈及王安石变法时指出:茶业征榷、盐钞法修订、酒务“实封投状”等专制制度剥夺了大商人“较固(垄断)取利”,民间出现了“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的现象。而“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均输无法应对钱米并征、折钱不均等新问题。该学者意在强调王安石变法
A.损害了权贵集团的既得利益B.没有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C.破坏了民间的商品货币关系D.指导思想背离了统治需要
2022-06-27更新 | 3391次组卷 | 33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是据学者对唐代、五代、两宋宰相出身的文献进行研究所做的统计表。下表反映了(       

唐代

369位宰相中出身士族的约占65.8%

五代

46位宰相中,55.8%出身进士,约11.6%为吏职出身,约9.3%为幕僚出身,约7%为行伍出身,约2.3%为五经出身,门荫约占4.7%、荐举占4.7% ,养子、外戚均占2.3%,由身不详者3人

两宋

北宋宰相72人,63人出身进士,占总数87%强;南宋宰相63人,48人由身进士,占总数76%强
A.世卿世禄现象逐渐消失B.宰相整体政治素养得到了提升
C.封建官僚出身的多元化D.科举逐渐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