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孔子曾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孔子在《春秋》中进行的“华夷之辨”,把文化(礼乐)放在了区分标准的第一位,大诗人韩愈在《原道》中曾评论“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至中国则中国之。”可见孔子重文化的主张利于(     
A.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B.遏制诸侯割据势力的发展
C.推动各族人民的互动认同D.推动礼乐制度形成与发展
2023-01-09更新 | 870次组卷 | 16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的农业区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大麦和小麦传入希腊后,成为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古罗马也以谷物为主;古代中国主要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等。这段叙述表明了新航路开辟前(       
A.古代不同地区的生产食物情况B.农作物没有洲际间的交流
C.粮食作物在各大洲间相互传播D.农耕起源于西亚和中美洲
3 . 据1845年的调查,曼彻斯特某个街区约有7000个居民,仅有公共厕所33个,平均每212人公用一个厕所,不少厕所甚至连排污沟也没有。在利兹,工人阶级住宅区普遍缺乏生活污水排放设施,空气污染严重,大部分人体弱多病。由此可推知,英国城市化( )
A.阻碍了工业革命的发展B.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C.拉大了地区发展的差距D.降低了工人的生活水平
4 . 有学者引用商鞅变法“内行刀锯,外用甲兵”“轻视教化”“轻罪重罚”“监禁庶民”等措施,来证明其个人悲剧不可避免。该学者意在说明商鞅变法(     
A.重农抑商,违背经济规律B.废除井田,破坏传统体制
C.峻法少恩,激化社会矛盾D.严令分家,加重民众负担
2022-11-25更新 | 524次组卷 | 30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春秋战国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交融。春秋时代还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等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材料意在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B.民族交融、华夏认同
C.夷夏观念开始消失D.战国七雄已经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犁耕是良渚文化农业耕作的主要方式,在许多遗址中都发现了当时使用的石犁。同以前的耜耕生产相比,犁耕不仅可以提高工效,更好地改变土壤结构,而且也为条播和中耕除草技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使荒地得到更大面积的开发。这反映了当时(     
A.农民阶级劳动工具单一B.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
C.农业生产水平有所发展D.生产资料私有制已经出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以前在城市行政管理上长期存在的坊市分割制度,便是基于行政管理上的方便考虑的。`宋代随着民众侵街现象的发生城市不再只是单一的政治、军事中心,还成为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的面貌越来越具有浓厚的经济色彩。据学者体计,北宋全境拥有10万户的城市约有40多个,到宋徽宗时上升到50多,数量超过汉唐数倍,以工商为业的戒市居民成分与日俱增。环城草市扩大了原有城市的规模和范围,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摆脱坊市分离的新道路。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增长,商品意识也在迅速向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渗透,这使宋代带有明显消费性和商品化色彩的城市文化娱乐活动日益兴盛起来,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存在。宋代租佃关系盛行,农民具有了相当大的人身自由。城市中的大批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海内外一些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城市在宋代已经背离了传统格局而进入了真正的“城市革命”时期。

——摘编自郭学信《论宋代城节发展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   1915年中国10万人以上的大中城市一览表(局部)

排名

城市

城市人口

是否开埠

1

上海

1000000

开埠

2

西安

1000000

3

广州

900000

开埠

4

汉口

821280

开埠

5

北凉

700000

6

福州

624000

开埠

7

重庆

517000

开埠

8

兰州

500000

9

佛山

500000

10

成都

450000

11

昆明

450000

开埠

12

南京

368800

开埠

13

南昌

300000

14

长沙

250000

开埠

——摘编自何一民《试析近代中国大城市崛起的主要条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革命”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并指崛起的主要因素。
8 . 下表反映了1941年和1945年国民政府普通公务员考试中及格人员党籍(国民党/非国民党)的统计情况(单位:大)。这一变化趋势(     

职别


时间

党籍

法院书记官

监狱官

统计人员

会计人员

总计

1941年

党员

31

12

4

2

49

非党员

36

6

2

6

50

1945年

党员

30

10

4

35

79

非党员

14

8

12

32

66

A.说明通才知识的考生受到政府重视B.促进了近代民主共和政体的发展
C.客观上利于强化国民党政权的统治D.表明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已实现
2022-11-13更新 | 317次组卷 | 6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战国时期,七国君主都以黄帝的后裔相标榜;十六国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自认为是夏禹的后代,要恢复夏禹的统一大业;386年鲜卑人拓跋珪统一中国北方,建立北魏,其皇室也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些现象反映出(     
A.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强化B.国家统一的趋势进一步增强
C.民族关系逐渐走向平等D.尊宗敬祖的思想被各族认可
2022-11-10更新 | 489次组卷 | 21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新唐书·百官志》云:“中书令二人,正二品。掌佐天子执大政,而总判省事。凡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册书;二曰制书;三曰慰劳制书之;四曰发敕;五曰敕旨;六曰论事敕书;七曰敕牒。”据此可知,中书省负责(   
A.草拟诏令B.审核诏令C.执行D.独执宰相之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