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1 . 中国火药史专家曹焕文在其著作中说:“各种药物之中,与火药之产生有绝大关系者,首推硝石及硫磺……火药在初期,因系以火戏为的目……后来才用于战争。”火药用于战争始于(     
A.隋朝B.唐朝C.北宋D.南宋
2 .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之一,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儒家伦理的基本价值取向是重义轻利,其实质就是家国利益本位的价值观。儒家并没有否定私利、私欲、认为私利、私欲同公利一样是人所共有的,但是公利在价值上要大于私利,公利具有优先的地位。人们能够以公利为要,就能克服因私利导致的纷争,使国泰民安。

——摘编自杨秀香《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家国情怀》

材料二宋代的立国形势,可以说是“生于优患,长于此惠”。这一时期,西对严酷的挑战与压力,一代代“特立不回”“危言动气”的忠士仁人、无数默默承载着家国与社会重负的普通民庶,作为时代的脊梁迸发出坚忍顽强的生命力,给后人留下超越前代的物质遗产与深邃丰厚的精神遗产。

——摘编自邓小南《宋代:一个“生于忧患、长于忧患”的朝代》

材料三作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通过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守转化的价值根基,开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话为转化确定前进方向,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传统文化的转化提供领导力量,开辟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传统文化的转化提供现实支撑,充分体现了五四时期传统文化转化的创造性。

——摘编自陈雪琴《五四运动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探析》


(1)"义利观"体现了家国情怀。根据材料一儒家“家国利益本位的价值观”的涵义是什么?分析儒家义利观形成的政治背景,并指出先秦儒家的义利观要达到的政治目标。
(2)家国情怀也体现在“忧患意识"上。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宋朝建立后面临哪些忧患?试举出北宋一位试图以改革解决国家忧患的人物与事迹。
(3)传承民族精神,并不断创新也是家国情怀。阅读材料三,有两点可供选择说明:①根据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口号、参加者与结果,对“五四运动传承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观点予以说明。②结合所学知识,就“五四运动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传统文化的转化提供领导力量”作出说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王安石变法是争议比较多的一次变法。从南宋至晚清绝大多数史家及思想家认为:“王安石变乱祖宗法度,祸国殃民,最终导致北宋亡国。”直到梁启超的《王荆公》才改变南宋初以来的这种局面,为王安石及其变法彻底翻案。梁启超给王安石及其新法以全新的肯定性评价,书并为大多数人所遵奉,成为20世纪前半叶的主流观点。关于南宋到20世纪前期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看法最合理的是(     
A.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取决于人们对变法的研究程度
B.南宋学者由于距变法的时间较近,所以他们的观点更为准确
C.近代学者研究可用的史料较多,所以他们的观点更接近事实本身
D.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与时代的需要和研究者的立场密切相关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朝建立时,世家大族已无法再像魏晋时期左右当时整个政治道路走向,因为社会的力量已经开始重构的过程,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寒门地主兴起的时代,一个新生的政权要获得合法性就必须扩大其统治基础。隋文帝沿用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的三省制度,创行“三省六部制”。

——摘编自黄璟<三公九卿制转变为三省六部制的内在政治》

材料二   唐朝三省六部制是一套完备的政治制度。有中书、门下、尚书三省;有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等六部。三省相互制约平衡,避免了大权独揽的现象。为了更加适应唐朝的发展需求,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变化。三省六部制度下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此后,历朝基本上都沿袭了这一制度。

——摘编自李亚萍、郑辰《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文帝创行三省六部制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意义。
5 . 《史记·平准书》记载:“魏用李克(当是李悝之误),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据此可知(     
A.魏国在争霸中占据优势B.魏国变法引发诸侯争霸
C.李悝变法推动魏国崛起D.李悝改革得到强力支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隋文帝时期一面崇儒,一面兴学,自京都至州县均设学校,又令所有学校都要勤训导、严考课。同时积极促进南北儒学的合流,使儒学中的“南人简约,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的不同特点逐渐融合。这主要是因为隋朝(       
A.新交通运输方式开创B.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C.商业贸易不断发展D.国家的统一与发展
7 . 1953年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拥有7600万会员,1956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拥有1300余万会员,1957年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会拥有3400万会员,1957年加入合作社的农民社员人数为1.62亿,同时类似的知识分子、学生和少先队等组织也相继成立。这些社会组织的成立(     
A.体现了我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路线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C.扩大了政治协商多党合作的基础D.使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
8 . 1784年,索姆·杰宁斯在《议会改革的思考》中提出,“英国宪法的优点在于她由国王、贵族、平民三种权力构成,彼此相互依靠。一旦一方独立于其他两方,它将必定独占全部权力,从而发生混乱”。由此可见,当时的英国(     
A.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B.追求三权分立
C.责任内阁制尚需完善D.推崇混合政体
9 . 秦《徭律》规定:估算工程量时,必须有主管官员与匠人一起计算,再按工程量算出所需民工徒众的数量。《关市律》规定:“为作务及官府市,受钱必辄人其钱中,令市者见其人,不从令者赀(罚)一甲(铠甲)。”这表明当时(     
A.官营工商业占据主导地位B.国家全面推行国有经济
C.工商业发展受到严厉打击D.政府注重经济管理职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1世纪30年代,基辅罗斯颁布的法典明文规定:犁去领主的田界、盗窃主人的牲畜、杀死王公贵族的管家、纵火焚烧主人的田庄等都要处以重罚;主人有权将欠债的个体农民置于依附地位;农民死后无嗣,其财产归主人所有。由此推断,这些条文的规定,使基辅罗斯(     
A.土地私有化受到遏制B.封建化进程大大加快
C.农民失去了私有财产D.中央集权制得到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