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牛顿的研究方法被后人总结为
A.实验法B.观察法C.理论研究法D.“归纳—演绎”法
2020-03-2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2 .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材料一   所谓“大一统”观念,就是主张华夏族和四方的“五方之民”在一个统一的政权下共同生活,共同发展。战国时还实现大一统,但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许多著作都讨论了“大一统”这个课题。《禹贡》、《周礼》等主张中国、四夷“四海会同”,统一由“王”来集权专制治理,并借用周代许多“设官分职”的成法制定出统一集权的官僚体制。

——《礼记》

认识到中国、蛮、夷、戎、狄五方之民各自都有其居、住、吃、穿、用使用器物的特点,这是不同的经济、文化、习俗造成的,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所以,治理各族人民要尊重他们的民族特点,不要随便地改变他们的习俗。

——摘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中国史》

材料二   在皇权高度集中的背景下,汉武帝主导的文化建设迅速推及全国各地,并对各地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俞伟超先生曾经指出,从考古学发现来看,西汉初年各地都存在形态各异且独立发展的文化特质,这些文化特质直接继承自战国时代的六国文化。到了武帝时期,各地文化开始趋同,渐形成一个整体,而六国文化基本消失,真正意义的汉文化出现了。

——马孟龙《大一统王朝的确立:秦汉》


(1)依据材料,概括战国时期“大一统”观念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观念产生的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汉武帝时期出现“真正意义的汉文化”的原因。
3 . 下图为春秋和战国时期形势图,哪组词最能概括当时的形势(       

①天下共主       ②礼崩乐坏       ③战争频仍       ④民族交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在成立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对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园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国家主权平等。

——《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

材料三   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

——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的演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方针? 具体概括为哪三个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建树的主要表现。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哪位思想家对自己一生的概括?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之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如(郡)主薄于属吏中最为亲近,犹今之秘书长,功曹总领众曹,群吏进退赏罚皆由之……故其权极重。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 概括汉代地方官员任用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关系如何?
(2)据材料二,概括元朝行省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的特征。
7 . 海洋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时间事实

1609年
荷兰东印度公司律师格劳秀斯在《论海洋自由》中,强调荷兰人有权利航行到东印度进行贸易,认为每个国家都可以在海上自由航行。此后,荷兰打着海洋自由的旗号,几乎垄断了北海的渔业,将捕捞范围扩展至英国海岸。
1612年西班牙政府将《论海洋自由》列为禁书。

1613年
英国威尔伍德受命于国王,发表《海洋法概览》,反驳格劳秀斯,承认各国均享有海洋自由,但沿岸国对靠近本国海岸水域享有主权。

1625年
弗莱塔受西班牙政府委托,出版了《论西班牙政府对亚洲的正义统治权》,回应格劳秀斯的攻击,主张国家像对陆地一样取得海洋的所有权。
1635年英国塞尔登出版了《闭海论》,强调英国君主有权领有围绕英国四周的海洋。

——摘编自白佳玉《论海洋自由理论的来源与挑战》


依据材料概括17世纪各国关于海洋权利争论的主要观点。
8 . 后人概括的“三纲五常”是由谁最早明确提出的(     
A.孔子B.孟子C.荀子D.董仲舒
2016-11-18更新 | 47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08-200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9 . 16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全新的发展态势。
(1)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影响16~17世纪世界海上航线发展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结合时代背景概括1800年前后英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状况。
二战后世界贸易发展简表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
当代
贸易范围
共产主义国家被排除在世界贸易之外
国家间联系密切,参与普遍
发展速度

快速的技术变化和全球竞争带来了高速发展
基础设施
空运与海运成本下降
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服务贸易
制度化
在关贸总协定下从事贸易
贸易多边协议自由化的开端
世贸组织作为全球性组织而行动,确保共同规则在全世界采用,并加强了贸易自由化

(3)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世界贸易发展的总体趋势,并说明其出现的原因。
2016-07-0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北京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10 . 王国维将整个清代学术的发展脉络概括为“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下列对“国初之学大”的理解准确的是
A.明季遗儒,惩明儒之空疏无用,其读书以大义为先,惟求经世,实学以兴
B.雍乾之世,网罗日密,文字之狱屡起……学者怀抱才慧,遁于声音训诂以自隐
C.自外域之学输入,举世风靡,既见彼学足以致富强,遂诮国学而无用
D.外侮踵至……公羊家言三世改制之说,尤与变法相吻合,故外托今文以自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