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唐代科举中,举子在考试前请托宣传和达官闻人荐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据宋代赵彦卫《云麓漫钞》载,“唐之举人,先藉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盖此待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唐代科举制中的“行卷”风气(     
A.扩大了官吏来源B.加强了中央集权C.破坏了科场公平D.打破了士族特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唐朝诗人许浑作诗《汴河亭》:“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的解读正确的是(       
A.诗中的“帝”是指唐高祖B.“禁兵”是宋朝编的禁军
C.“义师”指反抗暴隋的军队D.“汴河”指宋朝汴京护城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南宋诗人林升在他的《题临安邸》中这样描述:“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北宋结束割据B.元朝完成统一
C.南宋偏安江南D.金朝大定之治
2023-10-05更新 | 24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主要反映了(     
A.城市经济逐渐繁荣B.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2023-01-04更新 | 47次组卷 | 73卷引用:2010—2011学年湖北省咸宁市蒲圻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卷
5 . 有人说唐朝是中国古代最开放的朝代,是从政治到文化再到经济的全面开放,比如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女性可以做官,可以经商。还比如百姓拥有较大的言论自由,产生了许多针砭时政的“讽喻诗”,以上现象(     
A.实现了男女平等B.削弱了君主专制
C.推动了唐朝的繁荣D.使唐朝由盛而衰
6 . [法律与教化]

材料一   “春秋决狱”兴起于汉武帝时期,为董仲舒所倡,是指以儒家经典《春秋》里记载的事迹和体现的原则作为判案的依据,又因为在实践中也经常援引其他儒家经典作品如:《诗》《书》《礼》《易》《论语》中的微言大义等作为断案的依据,所以又称“经义决狱”或者“引经决狱”。随着“春秋决狱”影响的日渐加深,儒家一系列原则被概括出来,如:父为子隐、君子大居正、以功覆过、不娶同姓、大义灭亲、诛首恶而已、逐君侧之恶、子不报仇非子也。

——摘编自牛阿曾《从春秋决狱看儒家正统思想地位的形成》

材料二   《唐律》之所以被推崇,就在于它“于礼以为出入”。唐朝统治者在制定、修撰法律的活动中坚持以礼为纲的指导思想。从《唐律》条文上可以看出,皆“一准乎礼”。唐代第一部律是《武德律》,唐太宗对此律做了修正并为《唐律》制定了蓝本,以后的数位皇帝虽然也对此律做过修正,但改动的内容微乎其微。《唐律》不仅要制裁违反唐律的行为,还要制裁违反唐令、格、式等其他形式的行为,其范围大大超过了《唐律》本身500条的范围。《唐律》中的死刑、流刑大量减少。就法定刑罚而言,采用一罪一刑的方式,不采取一罪数刑的方式。

——摘编自刘磊、邵东伟《试述〈唐律〉立法方面的特点》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春秋决狱”的含义并对其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唐代诗人孟浩然大部分时间过着隐居生活,他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道:“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他也曾向玄宗流露过“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苦衷。这体现了当时(       
A.诗人的想法与行动相脱节B.诗人积极入仕的价值追求
C.主流文学体裁发生了变化D.诗歌世俗化倾向日益突出
2022-07-01更新 | 439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唐朝刘禹锡诗曰:“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这首诗描写的是
A.分封制的等级规定B.科举考试后的盛况
C.察举制选才的程序D.长安城的节日气氛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之际,寺塔林立,僧尼广 布。仅京师洛阳就“寺有一千三百六十七所”,至孝静帝元善“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洛阳余寺四百二十一所。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入于佛。   

——韩愈《原道》

材料二:中国古代的文学,必溯源于诗经三百首……是有政府收集而流行在贵族社会的……魏晋南朝的诗人,多半出身于门第新贵族中……唐代诗人之多、诗学之盛,可以说超前绝后。全唐诗九百卷,凡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作者二千二百余人。以平民的作家,而歌唱着平民生活下至种种情调与境界。


中国艺术中最独特的而最重要的,厥为“书法”……一到唐代,南帖北碑渐渐合流,但南方的风格,到底占了优势。秦汉时期的绘画大体还以壁画和刻石为主,应用在宫殿庙宇坟墓……一到唐代,仙、释、人物画逐渐转而为山水、花鸟,壁画和石刻渐转为纸幅尺素,在人们日常起居的堂屋与书房中悬挂起来

——钱穆《中国古代文化史导论》

材料三: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纯(粗绸)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   

——《旧唐书·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的特征,说明呈现这些特征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结合时代背景,归纳推动唐朝文学艺术走向繁荣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唐代什么赋税制度,其作用是什么?
2021-11-16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10 . 【唐诗】

材料   唐朝文化,灿烂辉煌,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唐代文学中,诗歌又最为光彩夺目。清人所编的《全唐诗》,收集了2300多个诗人的48900多首诗,其数量之众多,内容之丰富,风格流派之多样,远远超过了过去任何一个朝代。诗在唐朝取得了辉煌成就。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诗歌繁荣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诗繁荣的原因。
2021-11-23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