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人中流行的一首歌曲唱道:“有位残忍无情的国王,超出了诗人的想象;一位暴君自天而降,白人奴隶都熟知,此无情的国王就是蒸汽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英国(     
A.生产工具改进强化了等级观念B.工业革命后两大对立阶级产生
C.国际工人运动已走向国际联合D.工人运动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
2024-05-16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40年后,时人有诗描述长江三角洲的村镇: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这说明当时长江三角洲(  )
A.农村经济濒临破产B.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
C.农产品开始商品化D.深受世界市场的影响
2024-05-0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鄂州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3 . 1958年7月,毛泽东创作了《七律二首·送瘟神》:“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对于这首诗描述事件所处的时代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A.全国瘟疫防治工作取得重大成就
B.新中国成立后,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的逐渐建立起来
C.城镇职工、城乡居民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和救助,病有所医
D.1958年7月,江西余江县血吸虫工作取得巨大成就
2024-05-0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国际货币体系】

材料一   1944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二战后到20世纪五十年代,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一直保持相对强势的地位。197112月和19732月,美国尼克松政府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80-1985年,美元进入升值期,此后到20世纪九十年代,美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强势地位逐步得到巩固。

——摘编自《新资本论》

材料二   牙买加体系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展现出了严重的秩序弱化,它的很多特征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同,甚至截然相反。首先,在国际储备货币方面,“牙买加协议”取消黄金官价,规定黄金的非货币化,使黄金成为单纯的商品,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减弱,但其仍然是一种比较要紧的国际储备资产。而且外汇储备资产成为了国际储备资产的重要形式,美元仍然是主要的国际货币,但也开始面临着其他国际货币如日元、德国马克的竞争。“牙买加协议”强调应该突出特别提款权在国际储备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牙买加体系呈现出一种贵金属、外汇储备资产、超主权储备资产等多资产形式支撑的国际储备格局。

——摘编自戴金平、熊爱宗、谭书诗《国际货币体系:何去何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美元在国际交往中地位的发展演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牙买加体系。
2024-01-2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5G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韦贤,西汉大臣,精通《诗》《礼》《尚书》,号称邹鲁大儒,官拜丞相;他的小儿子韦玄成又以精通经学受到皇帝重用。因此,邹县有谚语说:“遗子黄金满簇籝,不如一经。”这反映了当时(       
A.九品中正制下的官员选拔B.理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C.科举制度被人们普遍接受D.主流思想引领社会风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A.对环境破坏的伤感B.热爱和平的态度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D.爱国忧民的情怀
2024-01-05更新 | 50次组卷 | 89卷引用:湖北省嘉鱼县南嘉中学高二年级2017-2018学年上学期(2017年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初“儒将”泛指出身儒生的文士统兵者与“惋侚若儒生”的武将。北宋中后期“儒将”含义强调科举出身和文资身份,渐为文士所专有。南宋时期“儒将”的标准悄然放宽,“崇诗悦礼”成为评判儒将的重要依据。宋代“儒将”含义的演变折射出(     
A.政治形势的变迁B.崇文抑武的贯彻C.科举制度的发展D.中央集权的强化
8 . 【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敦煌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它的开凿从十六国时期到元代,今存洞穴492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色雕像2400多尊,是我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

材料一   唐朝前期敦煌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西汉以来几百年的发展为敦煌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丝绸之路的畅通,使得众多胡商到来和定居,又为这里带来了域外文化的精髓,儒学、佛学、道学和其他外来宗教学说在这里交相辉映。这一时期的莫高窟在形象塑造上、深受大唐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影响,绘塑的人物皆是丰盈润泽,健硕强壮;壁画内容不再追求苦行清修,转而宣扬天国的欢乐和现世的幸福。画面用色多浓郁华丽,与早期的古朴沉稳恰成对比,创作出的艺术品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摘编自杨宝玉《敦煌史话》

材料二   1900年5月,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引起世界轰动。部分当地官员认识到洞内文物价值,希望运到省城兰州保存,但时局混乱,甘肃省政府以无暇筹措运费为由,拒绝这一提议。1907年后,西方国家派出的“探险队”先后进入敦煌掠走大量敦煌文物、破坏敦煌壁画遗迹,大量敦煌文物就此流散世界各地,一度造成“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外国”的局面。在现代,经过学人的努力逐渐形成“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的局面。

——摘编自宁可、郝春文《敦煌的历史和文化》,樊锦诗、赵声良《灿烂敦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前期敦煌文化的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三个角度分析说明晚清时期影响敦煌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并谈谈你对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认识。
2024-06-0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9 . 文学艺术是时代的反映。

唐诗,这是隋唐文化中的瑰宝。但它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继承和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各时期、各地区文化的结果,是前代优秀诗篇的发展和升华。雄壮刚劲的建安文学,朴实清新的陶渊明诗,生动奔放的北朝民歌,都给予唐代文学家、诗人以极大的影响。唐代诗歌就是在唐代经济发达的基础上,在疆域辽阔、交通便利、丝路繁盛、统治者(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人)重视文化的环境中,继承前代优秀诗歌传统而发展起来的。唐代应该出唐诗,应该产生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世界级的大诗人。

——摘自赵文润:《略谈隋唐文化的渊源与特点》,《历史教学》1998年第7期


根据材料信息,围绕“隋唐多元文化”撰写历史论文。(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3-11-3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A9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末期,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四海之内若一家”局面的出现,为全国大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为了摆脱兼并战争给社会带来的灾难,广大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渴望统一、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也希望结束战乱,出现一个长期安定的社会局面。当时西方的秦国,因为改革比较彻底,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兼并战争,它所拥有的疆土已经超过了山东六国,综合国力最强。再加上这时有嬴政、李斯、王翦、蒙恬、尉缭等一批有作为的君臣,所以时人形容说,秦国要扫灭六国,就好比从灶台上吹灰那么轻易。统一已经是水到渠成的历史趋势。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

材料二   秦并吞六国之后,决计不再行封建,多地以设郡。要人民不能反抗,第一步办法,自然是解除其武装。于是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最根本的,莫过于统一人民的心思了,《管子·法禁》中早有焚书的主张,秦始皇及李斯把涉及到社会、政治问题的“诗、书、百家语”都烧掉,只留下医药、卜筮、种树之书。秦始皇的政策虽好,行之却似过于急进。北筑长城,南收两越,除当时的征战外,还要发兵戍守;人民也已不堪赋役的负担。他还沿着战国以前的旧习惯,虐民以自奉,穷极奢侈;还要到处去巡游。统一虽然是势所必至,然而人的见解,总是落后的,在当时的人,怕认为不合理之举,甚至认为是反常之态。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政治五千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统一六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统一后所采取的巩固措施,并简析其影响。
2023-11-3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A9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