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下图文字是摘自1937年12月侵华日军第十三师团一名士兵的战地记录。该史料
12月17日     
南京城外上午9时从宿营地出发,参加具有历史意义的盛大的司令官南京入城仪式。下午5时,前去执行枪杀一万三千名敌军俘虏的任务。两天时间,山田部队枪杀了近两万人。好像所有部队都把俘虏枪杀了。

A.可作为一手史料来研究南京大屠杀B.主观性较强,基本不可相信
C.体现了日记作者对日军暴行的不满D.全面还原了南京沦陷的真相
2022-02-14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国民政府统计武汉会战日军伤亡人数为25.6万人,日本《战史丛书・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记载为31486人。1938年至1940年武汉日军第11军作战伤亡统计为650639人。可见,武汉会战日军伤亡人数统计
A.国民政府官方的数据比较权威
B.日本战史为一手资料接近真相
C.还需补充其他史料佐证和甄别
D.史料来源宽泛且无法辨别真伪
2019-07-0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49年,一名意大利工人在抗议政府加入北约的运动中被警察枪杀。20多年后,有访谈学者发现很多受访者自称对此事印象深刻,却将此事说成是在1953年抗议资本家开除工人的工潮中发生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劳资冲突对当事人伤害太深
B.个体记忆难以客观还原历史真相
C.受访者对接受访谈存在顾虑
D.口述记录存在偏差缺乏史料价值
2017-05-05更新 | 111次组卷 | 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荆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双周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波斯帝国著名的《贝希斯顿铭文》。铭文大意是:在这些我(国王大流士一世)征服的国土上,容易相处的人,我善待之;虚妄的人,我惩治之,这些国土尊重我的法律,我所说的,他们遵办。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该铭文是二手史料B.国上注重法律教化
C.对外战争国家扩展D.帝国实行君主专制
5 . 如图是出土文物商鞅方升

根据材料,判断其在研究“商鞅经济改革”中的史料价值正确的是
A.能印证秦朝统一度量衡的改革举措B.属于商鞅改革的文献史料即二手史料
C.属于反映秦国经济改革的实物史料D.能直接反映商鞅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
2021-03-24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省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以下为英国历史学家奥兰多·费吉斯深入探索斯大林时期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口述历史著作《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中的部分史料内容。据此内容可推知(     
受访者:
奥莉加·扎普里加耶娃。1918 年出生于克里沃舍伊诺村。
访谈内容:
1931 和1932 年的收成非常糟糕。然而,国家在1932 至 1933 年的采购量,反而是1929 和1930 两个丰收年的两倍多。生活在饥荒地区的高达7000 万人,死亡人数无法计算,因为其中很多人的死亡并未登记在册。
A.经济大危机影响苏联经济发展B.斯大林模式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C.新经济政策导致苏联经济危机D.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造成粮食危机
7 . 哥伦布在《航海日记》中写道:“彼等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当地黄金甚丰……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该材料(     
A.为口述史料,有重要研究价值B.对于环球航行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C.表明了西班牙成为全球性帝国D.揭示了欧洲人远洋航行的动机
2023-03-31更新 | 892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出土于新疆民丰尼雅遗址的织锦护臂,质地为汉代蜀锦。上面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个汉隶文字,为国家一级文物,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这一文物(     )
A.可用作研究汉代纺织技术的一手史料B.可用于证明汉代的官方文字体例
C.是汉代政府直接管辖新疆区域的证据D.见证了汉代对外丝路贸易的兴盛
2023-11-1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日前,某高校教师宣称南京大屠杀缺乏史料支撑,质疑30万遇难人数,引发众多关注。对此,某高中研究小组开展历史探究,搜寻到下列史料。

史料一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唐光晋的口述证言:“晚上八九点日军开始屠杀时,枪一响,我就顺势倒地。”

史料二

南京军事法庭《南京大屠杀案主犯谷寿夫削决》节录:“此外零星屠杀,其尸体经慈善机关收埋者15万余具,被害总数达30万人以上。”

史料三

南京金陵大学美籍教授斯迈思1937年12月27日书信摘录:“他说他们一群人被驱至古林寺,在那儿被130名日本士兵用作刺刀靶子。”

史料四

日军第九师团步兵第七联队第二中队上等兵并家又一1937年12月22日日记摘录“来到古林寺附近筑有地堡的要塞地带,将他们关进地塘边一间单独的房子里,然后5人一组地带出来用刺刀刺死。”

史料五

南京大屠杀“万人坑”遗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现存三处南京大屠杀“万人坑”遗址。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史料可分为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B.口述证言带有一定主观性不适宜采用
C.史料三和史料四的内容可以相互印证D.史料五最能能直接回击某教师的质疑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是英国历史学家奥兰多·费吉斯深入探索斯大林时期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口述历史著作。但也有学者批评“书中俯拾即是的史实错误比瓦隆布罗萨秋天的落叶还要多”。以下为该著作中的部分史料内容:

受访者:

伊拉伊达·法伊韦索维奇。4岁时父母被送去古拉格劳改营。

访谈内容:

斯大林统治下的生活在精神上更为富足一我们过得更为安宁、愉快。我们相信,如果勤勤恳恳地工作,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但我们认为,正在建造的社会足以保证每个人的温饱,只有和平,没有战争。


受访者:

奥莉加·扎普里加耶娃。1918年出生于克里沃舍伊诺村。

访谈内容:

1931和1932年的收成非常糟糕。然而,国家在1932至1933年的采购量,反而是1929和1930两个丰收年的两倍多。生活在饥荒地区的高达7000万人,死亡人数无法计算,因为其中很多人的死亡并未登记在册。


(1)根据材料,说明两位受访者在斯大林执政时期的生活情况,并结合所学简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上述材料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发展有何启示?你如何看待《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的史料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