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法律作为政治制度的一部分,有一个更替嬗变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法经》到《大清律例》,中国封建法典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素有中华法系之称。中国古代“法自君出”,君主始终掌握国家的最高立法权,皇帝的诏书往往成为法律。中国古代法律,强调遵行礼教,强调纲纪伦常,礼的许多内容被直接写进法律。

——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由于礼的侵入,法律思想的德化,法律制度的儒化,使道德高于一切,法律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在人们的意识中道德的标准高于一切,道德意识较强,法律意识是服从于道德意识的。另外,由于德礼为先,属主导,将法的作用限制到一个极小的范围即罚以内,人们对于法的认识仅在于是镇压、惩罚,这样一来,人们避犹不及,更谈不上运用和掌握。

——郑永流萧伯符《再议中国法律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

材料三   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3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2111日起《民法典》开始实施生效,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达到新高度,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华法系“礼法结合”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民法典编纂的主要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我国民法典制定的原因。
2024-02-0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下面所列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三项史实,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主题是(     
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
A.新中国初期外交B.外交关系的突破C.新世纪外交成就D.新型区域合作
2024-01-0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   目录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

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活动课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

——摘自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目录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从政治制度、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法律与教化、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货币与赋税制度、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六个专题,对中外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进行了叙述,具有时空跨度大、理论性强、线索多、内容丰富等特点……社会中产生的国家,既是阶级统治和暴力的机构,也具有社会职能,社会治理正是体现国家社会职能的最重要方面。当然,这只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不能以理论替代历史,还需要结合具体史实,分析和看待历史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具体情况。比如说,国家制度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有什么特点?国家虽然有社会治理的职能,但国家制度又具有阶级性,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社会治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卜宪群:科学认识和把握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统编高中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解读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为主题,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2-0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人类历史的发展】

材料一   博同学参加了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它们展开相关的理论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成了如下笔记

观点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的漫长过程。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纵横两方面发展的共同基础和最终推动力量是物质生产的进步。

——摘编自《吴于廑学术论著自选集》

线索纲要
(部分)
1、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2、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3、中古时期的欧洲、亚洲、美洲
4、全球航路的开辟
5、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6、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7、资产积极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拓展
……
通过研读,有的同学看到了历史的纵向发展,有的同学看到了历史的横向发展,有的同学看到了二者间的复杂关系,请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5-0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人说,20世纪是“一个毁灭的世纪”,经济危机、世界大战与冷战、恐怖主义与霸权主义、各种环境与社会问题等等给人类文明蒙上阴影。也有人说,20世纪是“一个新生的世纪”,新兴力量的崛起、新的现代化路径探索、新的历史发展趋势和国际关系等也给人类发展注入了活力,创造了机遇,带来了希望。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线索或角度切入,以“20世纪:一个新生的世纪”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分论题、论证、结论三部分,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典”指以“六经”为代表的先秦典籍。《史记》太史公曰:“书缺有间矣。”唐司马贞解释说:“言古典残缺有年栽,故曰有间。”《后汉书》称孝明皇帝“垂情古典,游意经艺……正坐自讲,诸儒并听”。

有学者提出,对“中国古典”的学术研究可称为“中国古典学”,它至少涵盖三个层面。其一,商周文献、诸子之学、秦汉典籍,以《汉书·艺文志》中所列六类书目为代表。其二,与典籍相关的文字学,如陶玉石器上的刻划文字、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两汉今古文以及相关的音韵学、训诂学,以汉代的《尔雅》《释名》《说文解字》为代表。其三,以传世经典与文字资料为线索,充分利用考古资料,统合研究“中国古典”,如古代文明、思想文化、学术史研究等。

有西方学者认为,从西周到魏晋时期为中华文明的“古典时代”。进入古典时代后,技术发展使得农业和整个文明的扩展速度与强度都大大超越过去。秦汉帝国确立了其后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要素。该文明要素的结构不仅包括庞大官僚体系和国内服务系统,还包括把这个广大的文明连接起来的道路和运河,支持着农业基础的灌溉网络,以及保护中国内地免于游牧民族袭扰的庞大的边墙。正如这些成就所表明的,中华文明是全部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文明之一。

       ——摘编自《百年考古推动中国古典学步入黄金时代》《全球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典学”的研究对象。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在“古典时代”的开创性贡献。
2023-07-10更新 | 2454次组卷 | 14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4(湖北专用)
7 . 【历史的横向与纵向联系】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一般采取通史体例或专题史体例。通史体例指的是按时间顺序对史实进行编排,例如高中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下两册;而专题史是指将存在内在联系、能反映出某种历史现象、历史线索或历史规律的内容进行集中编撰的体例,例如选择性必修1、2、3。以下是选择性必修1的目录节选,请仿照专题史的编写思路,从《中外历史纲要》(下)的目录节选中选取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构建一个主题,并阐述其内在联系。(要求:明确写出所选历史事件,主题明确,内在联系的阐述要基于史实)

选必一目录节选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
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中外历史纲要(下)目录节选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周时期,王者立四时之序而化天下。《礼记·月令》记载了周天子一年四季的礼仪活动,当时许多风俗由专职官员负责。秦汉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更把传统节日变成了转移阶级矛盾视线的手段。中国的节日基本上是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进行。春节雏形是庆丰收;“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七夕节反映了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家庭模式。除夕全家守岁,清明祭祖扫墓,端午系五色丝、涂雄黄,七夕看牛女相会,中秋团圆,重阳把出嫁的女儿接回。在现代社会,传统节日仍以家庭为主组织进行,新节日则以单位和学校为主组织进行。

——摘编自秦永洲著《中国社会风俗史》

材料二   西方国家,虽有类似中国全家团聚的重大传统节日如圣诞节、新年、感恩节等,同时“‘狂欢’‘新奇’‘神圣’‘浪漫’等是其节日精神的主要内核”,注重“情感宣泄”,有“较强的娱乐性”。如狂欢节是基督教“谢肉节”的世俗化称呼;情人节是纪念名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万圣节是为了纪念教会所有圣人;圣诞节是基督教为了纪念耶稣诞生。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中国人欢庆并无中国文化渊源的圣诞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西方节日,同时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中秋等也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接受。2007年春节前夕,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贺词中说:“218日,我们将欢度中国新年。”

——摘编自唐小晴《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比较分析》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特色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现代中国节日文化出现的新变化及其意义。
2023-04-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百年党史】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既是一都波澜壮阔的革命史、一部艰苦卓绝的斗争史、也是一部可歌可的英雄史、一部开天辟地的发展史。在党史中,处处蕴含着治国理政的智慧,闪烁着科学思想的光芒,记录着滚滚向前的历史进程,总结了革命和建设成功的经验。以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教育读本《中国共产党简史》中的一些目录节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为研究主题,总结出一个成功经验,自拟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立论正确,线索清晰,逻辑严密,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目录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投身大革命的洪流 1
一、近代中国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和各种力量的限难探索   1
二、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1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高潮的兴起   19
五、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   25
六、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   29
第二章掀起土地革命的风暴   36
一、以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36
二、毛泽东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40
三、红军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46
四、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中央红军长征的开始   52
五、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58
六,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67
第三章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桂   73
一、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的制定   73
二、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和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   78
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84
四、巩固抗日根据地和推进抗日民主运动   91
五、加强党的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开展整风运动   97
六、党的七大和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03
第四章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     111
一、重庆谈判和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11
二、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和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116
三、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121
四、夺取全国胜利纲领的制定实施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扩大   124
五、伟大的战略决战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130
六、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筹建新中国   137
2022-08-1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入党标准变化表

时期入党条件
1921年中共一大凡承认本党纲领和政策,并愿意成为忠实的党员者,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国籍,均可接收为党员。但在加入前,必须与力图反对本党纲领的党派和集团断绝一切联系。
1923年中共三大本党党员无国籍性别之分,凡承认本党烟领及章程并愿忠实为本党服务者,均得为本党党员。
1935年瓦窑堡会议一切愿意为着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不问他们的阶级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

——摘编自蝴蝶《中国共产党入党资格的历史变迁和现实启示》

材料二   由于不同历史时期实践主题与主要任务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并非是一种固化僵硬的形式,而是呈现出符合历史条件与时代特征要求的请多不同表现形式。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星现出两个面向的基本特征:即一方面是对外面向民族复兴的逻辑线索,争取民族的独立与自由解放。从而推动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伟大愿景的实现。另一方面是对内面向民生凋敝、发展困顿的逻辑线索,争取打破旧的国家机器、实现生产关系的革命性变革,为求索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构筑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张明《中国共产党初心与使命的三重逻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中国共产党入党条件变化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分析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为践行初心和使命在革命道路上所进行的探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