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8 道试题
1 . 文明与战争

材料一     约公元前4500年,苏美尔人迁移到两河流域南部。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具有灌溉知识,使用金属工具,用削成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刻出符号。从此时到约公元前2900年,以城市为中心的聚落逐步扩大,城市的功能不断完善。该时期的一块石碑上雕刻有一个统治者,他戴头冠,穿长褶裙,孔武有力。同时期的一枚印章上,有一个人正主持宗教仪式,手刃敌人,表明他拥有宗教和军事权力,在同时期的雕刻中还出现了奉献产品的民众。这些情况表明苏美尔地区进入了文明时代。



苏美尔楔形文字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亚地区进入文明时代的表现。

材料二     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并灭亡了波斯帝国,随后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亚历山大远征期问,在野蛮部落建立了70多个城市,定都巴比伦城,保留波斯帝国的行政制度,鼓励东西方种族通婚,以马其顿人和希腊人作为骨干力量,保证征服者的统治地位;袭用东方的专制政体,并利用宗教进行统治,宣扬君权神授,从而使帝国的统治呈现出东方、马其顿、希腊城邦三种因素的混合现象。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请简要评析亚历山大远征。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报复地中海东岸中部城市提尔的坚决抵抗,马其顿人屠杀八千提尔人,被俘当奴隶的共约三万人。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将底比斯夷为平地,并将所有幸存的底比斯人沦为奴隶,底比斯从此灭亡。亚历山大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会,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在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内,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

材料二   拿破仑执政后所发动的一系列战争促进了革命原则在整个欧洲的传播……随着拿破仑的征服行动,革命精神如同另一支铁骑冲击着大多数国家封建主义的最后壁垒,促使它们直接或间接进行体制变革……对被占领国家的掠夺和压迫使欧洲人民很快放弃了对拿破仑的幻想,民族主义以一种反对法国霸权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形式在拿破仑所占领的欧洲兴起。

——摘编自张旭鹏《西方文明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了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拿破仑战争给当时被占领的欧洲各国带来哪些影响?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文明交流与传播的认识。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倘若将20世纪对半分开,两边的景象大相径庭。两场世界大战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萧条降临。国际联盟这一大胆的构想,原以为可以阻止国际战争,最后却以失败告终。20世纪上半叶仍然有值得人们乐观的理由。共产主义实验曾让多少亿人欢欣鼓舞,心驰神往。20世纪初,亚洲还势单力薄,到了20世纪中叶,一系列大事件发生,它的地位大大提升——印度独立,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20世纪中后期的太空探索,是五百年前哥伦布和达·伽马跨越重洋以来,最为大胆的探索。20世纪的医疗发展速度之快也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寿命越来越长,痛苦越来越少。人们史无前例地享受着物质的极大充盈。1901年时,有读写能力的人还不多,但到2001年能读会写已经司空见惯。严格来说,20世纪后半叶出人意料地是在历史长河中最少灾少难的五十年。

——摘编自[澳]杰弗里·布莱内《 20世纪简史》


概括材料中作者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4 . 从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中概括一个主题,最合适的是
时间事件
1911年辛亥革命
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1916年“护国运动”
1917~1918年第一次“护法运动”
1921~1922年第二次“护法运动”

A.孙文的生平经历B.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C.三民主义的实践D.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
5 . 下列叙述中哪项最能概括董仲舒的成就
A.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著名主张
B.改造了原来的儒家思想,综合了法家与道家的合理成分,使其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C.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
D.一生注重讲学,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类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是一大飞跃。中国在西周、春秋之际步入铁器时代。铁制农具和牛耕标志着农业生产技术的飞跃,使农业生产由集体共同经营发展为个别零星经营,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这是中国农业史上划时代的大变革。它的直接后果是土地的私有化,以及井田制的瓦解。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资本主义各国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发生了第二次科技和工业革命。一系列重大的科技发明及其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使资本主义由蒸汽时代跨进电气时代,电力、电器、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群使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开始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变为重工业为主导,并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摘编自齐涛主编《简明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步入“铁器时代”农业领域发生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人类跨进“电气时代”的特点,并说明工业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
2021-07-0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测试(四)历史试题
7 . 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不断加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查士丁尼时代,拜占庭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交往便开始了,阿拉伯人兴起之后,两者的交往更是一直没有中断。在君士坦丁堡大学里有来自阿拉伯和波斯的学生,也有来自埃塞俄比亚和巴比伦城的学生。阿拔斯王朝大哈里发马蒙还曾组织各方面学者翻译了大量希腊文、叙利亚文的拜占庭书籍。在大马士革,阿拉伯人甚至雇佣了大批希腊建筑师、艺术工匠、政治家和学者,这种现象一直持续了几百年。

——陈志强等:《试论拜占庭文化在中世纪欧洲和东地中海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二   主要的环球贸易路线(1400-1800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拜占庭和伊斯兰文化交流的途径。
(2)根据材料二,指出1400-1800年间出现的两个新兴的贸易网络。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全球联系初步建立的主要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自古以来不同地区之间文明交流的重要表现。
2021-05-05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9十1高中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3年后,各省开往东北三者的移民人数逐年增加,这种情况直至“九一八"事变后,这是人们为了躲战乱而开始流往战争后方内地的无奈之举,但这说明当时移民潮的汹涌与狂热。这种大型农村人口流动致使东北等边疆土地得到开垦,工商业得以发展,社会资源被广泛利用。伴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得通商口岸开放和商品输出的辐射,客观上加速了中国城市化发展,中国城市数量与城市人口的增加是密切相关的,而城市人口增长主要是由人口迁入造成的。城市移民主要发生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沿海、沿江及路沿地区,这促使了关内外大规模区域性人口流动和人口城市化运动的加速。

——摘编自徐德莉く近代化视角下的中国农村人口流动》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人口流动频繁,规模庞大,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强烈。千万人以上规模的就有三次,即:1958年至1962年的大跃进运动和三年暂时困难时期的精简下放;1968年至1980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农民工流动。

——摘编自杨黎源《建国后三次人口大迁徙的流动机制比较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人口流动的主要路径,并作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后人口流动的启示。
2021-04-25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宣城、池州三市2020-2021学年高一4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