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97 道试题
1 . 西班牙殖民者确立在拉丁美洲的统治后,先捣毁印第安人的偶像,摧毁神庙,然后也像在西班牙社区那样,在印第安文明的废墟上广建教堂、慈善机构和教育机构,教原住民学习西班牙语,传授他们诸如木工、园艺和建造堤坝等知识。这反映出(     
A.殖民统治助推了西方文化的扩张B.教会成为殖民统治机构的重要支柱
C.传播宗教是欧洲殖民的主要目的D.移植本国制度是殖民者的通用手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国际竞争的背景下,动用专权以强化国家力量、维护秩序稳定,是英国都铎王朝晚期以来的传统做法。因此,“光荣革命”不仅仅是对国王专断的反抗,在新的历史情境下,议会与国王无可厚非的诉求之间爆发了冲突。对这一观点解读最合理的是,“光荣革命”(     
A.是对历史传统的割裂B.是世界霸主地位确立的产物
C.是对专制王权的挑战D.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评价卢梭时说:“启蒙的‘理性明灯’照射着外部世界,并将驱散各处的黑暗,但不驱散自身的黑暗。对自己来说,它仍然是暗昧的。而卢梭则把这样的亮光投射到‘理性的黑暗’。”该学者意在说明卢梭(     
A.描绘了资产阶级的终极理想B.完善和发展了启蒙思想
C.主张以自我意识为判断标准D.否定了理性主义的价值
4 . 有学者指出:相较于丘吉尔和罗斯福毫无顾忌地使他们国家的人民增加种种负担,德国政府在战争期间却没有要求向本国人民增加过多负担,并且在劳动力的全国总动员上始终拖拖拉拉。德国政府的这一行为旨在(     
A.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战争进行B.弘扬制度优势,打赢舆论战争
C.减少国家干预,促进经济发展D.保障劳工权益,缓和社会矛盾
5 . 20世纪20年代初,在甘地的努力下,印度国大党相继在中央和各邦设置了常设机构,并努力将分部向广大农村推广。改革后的国大党不仅鼓励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加入,还积极吸收工农群众。国大党的这些举措(     
A.开创了印度民族独立斗争新形式B.为政治变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C.意在与无产阶级争夺革命领导权D.利于促进印度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在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就曾提议修纂类书,但因种种原因未能付诸实施。永乐皇帝朱棣即位后,他一方面继承太祖遗志,另一方面也为了收拢人心,修书一事再次被提上日程。耗时五载,朝野上下共两千余人参与编纂,终于编撰成3.7亿字的《永乐大典》,被《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誉之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修成后一直被秘藏禁中,即使翰林院学士也难有查阅的机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抢劫,加之一些官员和太监偷盗,到1894年《永乐大典》只剩下800册,庚子年又被焚毁或流失300余册。新中国成立后,除了苏联、民主德国等国,还有民间搜藏者相继归还一些册数。20216月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的“珠还合浦·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展览中,应用了多种数字化展示方式,充分展现了古籍的珍贵价值,拉近了观众与古籍的距离。

——摘编自金满楼《〈永乐大典〉:划时代的百科全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化传承和保护”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马克思在论说资产阶级的历史进步意义时,既不用玫瑰色描绘剥削者的面目,也不耽于从事道义上的指责批判,而是科学指出代替封建社会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也只是换了一副新的阶级压迫和斗争形式。这表明(       
A.马克思肯定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B.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C.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不可避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20年,陈独秀在沪江大学以《什么是“新文化”运动?》为题的演讲中指出,新文化运动“确和‘军事'‘政治‘产业’三者没有同一范围的”,“但是能够将‘新文化’的运动加入此三项范围以内,更有完全最高的理想”。陈独秀意在强调新文化运动(     
A.是具有多重性质的文化运动B.应该将发展经济作为新目标
C.可以借助其他力量深入推进D.已成为进行社会革命的利器
2024-06-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高三下学期省际名校联考三(押题卷)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9 . 1946~1949年,世界银行对于法国、卢森堡、丹麦等国的贷款,其批准率超50%;对于智利、墨西哥、巴西等国的贷款,其批准率约有20%;至于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的贷款,则被其全部拒绝。这一现象反映出(     
A.世界银行主要服务于发达国家B.意识形态差异影响国际经济活动
C.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开始显现D.经济领域已成为国际斗争的焦点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并不是在丰富理论基础上被提出的,而是作为应急性政策被迫实施。其执行之初便被认为是一种“退却”。该政策放宽了出租土地和雇佣劳动的限制,使得贫雇农与富农的阶层分化日益严重。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斯大林指出绝对不能指望农民可以自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认为社会主义工业化速度发展较慢是 1927年粮食收购危机重要诱因,其出路“在于农业方面由个体农民经济过渡到集体的公共经济”。在暂时的国际和平随时可能转为危机的压力下和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中,苏联为寻求原始积累的来源以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最终以苏联模式取代了新经济政策。

——摘编自牛舒婷《苏俄新经济政策结束原因再思考》

材料二   苏联模式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与 1922年相比,194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增长10倍,工业产值增长23倍,农业产值为原来的2.1倍,铁路运输货运周转量增长22倍,固定资产增长23倍,基建投资增长25倍,工人和职工数量增长4.4倍。其代价则是农业经济和消费品生产长期落后,并使苏联出现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至20世纪70年代,当世界科技在飞速发展时,苏联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却受到压制,并不可避免的出现经济停滞。邓小平曾说过:“(社会主义)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摘编自列·伊·阿巴尔金《苏联经济的命运、矛盾及其发展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苏联新经济政策被取缔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模式的经济特点并对苏联模式予以简要评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