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北魏时期,曾有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南士流亡北方,如柳远“时有文咏,为肃宗挽郎”,其堂弟柳谐亦“颇有文学”。这些南士的创作逐步被北魏王公贵族所欣赏、学习,如南士袁跃“言辞甚美”,清河王“(元)怿之文表多出于跃”。据此可知,南北朝时期(     
A.南方地区文化水平普遍较高B.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进程加快
C.北方社会经济秩序得到恢复D.人口迁徙促进了文化交往认同
2 . 茶叶进入欧洲初期,人们习惯在茶馆喝茶,但不久后,荷兰人召集其朋友在家里品尝各种茶。通过这些社交方式,荷兰妇女走出了家庭,与同性交往。由于喝茶之风盛行,中国式茶亭在当时的荷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表明(       
A.中国与荷兰文明互相影响和吸收B.荷兰已成为茶叶销售的主要市场
C.荷兰积极学习中国的饮茶文化D.商业贸易带来社会风俗的变化
3 . 据下表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汉明帝)遣使至大月氏国,写取佛经四十二章。
近代西方探险家斯坦因等曾在罗布泊至敦煌古道上,发现公元1世纪的粟特文佛经。
据季羡林考证,汉地最早的佛经皆不是直接译自梵文,而是经过中亚古代语言,特别是吐火罗语的媒介。
A.佛教经由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B.汉代没有与印度建立直接联系
C.欧亚商贸和文化交流较为频繁D.中华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希腊化艺术随着马其顿战争涌入罗马,优秀的艺术品都装饰在城市各个地区的公共神龛和空间里,尽管模仿者制作了希腊艺术精品的复制品,但富有罗马艺术风格的特征也明显地出现了,特别是人物塑像方面大胆地表现了面孔上因岁月所带来的皱纹。这表明(       
A.罗马对外扩张破坏了希腊文化B.马其顿王国开启希腊化时代
C.战争促进了希腊罗马文化交融D.希腊对罗马文化的影响有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印度门阀等级很严,故佛学中说有一种人没有佛性,中国人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认为人人都有佛性。佛教中有轮回之说,认为今生修行的成就可做来世修行的根基,如此历劫修行,积渐始能成佛,中国人却说此生中可以“顿悟成佛”。这说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A.出现了本土化特色B.赢得了广大民众的认可
C.受到传统文化抵制D.动摇了儒家的正统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由于来自拉丁美洲和亚洲的移民新浪潮、学术界和政界流行的多文化主义和多样性理论和美国社会中出现了拉美裔化的倾向等原因,导致美国国民特性出现了一定的危机。其旨在说明(     
A.拉美裔和亚裔在美国族群中的比例增大B.多文化主义理论冲击了美国的国家特性
C.美国的霸权地位日益受到冲击D.美国社会的文化认同面临挑战
7 . 1868 年,在华工聚集的澳大利亚本迪戈市,有三分之二的华工选择与中国国内的女子结婚。在1871年前,90%以上的华工生活在矿区,到1881年虽然矿产枯竭,但这一比例仍高达65%。这反映出当时澳大利亚(     
A.移民文化认同面临挑战B.华人聚集区是中国社会的延伸
C.排华风潮阻断族群融合D.华工成为采矿业的主要劳动力
8 . 据统计,1790年,加拿大仅有大约25万名移民,其中以法国人为主;而到了1860年,已有超过300万名爱尔兰人、苏格兰人和英格兰人(大多以英语为母语)迁居于此。当时的这一变化(     
A.促进了新人种的形成B.提升了城市人口数量
C.引发了拉美独立运动D.推动了社会文化重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日耳曼人南下与罗马帝国接触的过程中,军事首领号召青年跟随他参加战斗,组成亲兵队。官兵之间不仅有宗法、伦理上的主从关系,还有“战利品共同分配”。日耳曼人建立法兰克王国之初,国王按照“战利品共同分配”的传统将土地分赠给他的亲兵们,强化了二者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这说明(     
A.民族大迁徙推动欧洲社会变迁B.封君封臣制度渗透了契约理念
C.民族交融决定欧洲的历史走向D.日耳曼移民强化封建等级制度
10 .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精神文化“是以荟萃先民智慧的《易经》为源头,以交融互补的儒、道两家义化为主干,兼取墨、法以及佛教等诸家思想融汇于一炉的多成分、多层次的有机复合体”。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国传统精神文化(     
A.蕴含传统美德B.包容众家所长C.拥有悠久历史D.生命力强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