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4 道试题
1 . 【东西方社会的基层治理】

材料一   明代,王阳明平定匪患,颁布十家牌法。各家要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妇和妇随,遇事要谦让,不得大兴词讼。轮牌人每日需巡视各家一番,并做好记录。十家牌法:某县某坊,某人某籍………右甲尾某人、右甲头某人。十家当家人轮流当值,每日酉时,持牌到各家,照牌审查。某家某夜少某人,往某处、干某事等,如有可疑,立即报官。如有隐匿,事发,十家同罪。

——摘编自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材料二   早在16世纪,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发展,在易北河以西的大部分地区,包括法国、低地国家、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德意志西部、英国和瑞典,都基本不采用农奴制,建起近代自治村社。各国颁布法律和敕令,废除了贵族专有土地所有权,拥有资本者可以直接购买土地成为土地所有者。17世纪,在西欧和北欧,传统庄园领主仍然享有广泛的特权:农民每一年都需要向领主缴纳免役费、农民土地交易时需缴纳交易费、领主垄断食品加工工具的垄断权,农民负担很大。这些特权导致农民暴动时有发生,很多国家就逐步将这些特权废除,权利收归国有或村社,村社获得土地使用和买卖自由。18世纪,虽然农民在村社已经形成政治实体,但社会影响力有限。随着法国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爆发,村社自治权利得到进一步扩大,甚至可以独立选择议员和代表,参加全国政治活动。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王阳明推行十家牌法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欧洲基层自治发展的历程并分析其取得进步的历史背景。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末年,太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春秋时齐相晏婴继承他的观点并进一步提出“和与同异”。孔子基于春秋末期的社会现实,继承并发展前人关于“中”与“和”的观念,提出了中庸思想,进而上升为“和而不同”“和为贵”这些经典命题。子思继承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在《中庸》中对“中”与“和”这两个观念加以联系,提出中和思想。在儒家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儒家思想家不断充实中和思想的内涵,使之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哲学智慧。

——摘编自陈苗苗等《儒家中和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材料二   李大钊文化调和思想的形成,既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道家思想的影响,也受到西方自由主义和互助论的影响。在李大钊文化调和思想中,他通过对调和本义的研究,把调和定义为两存和竞立,并以调和对近代中国新旧文化和中西文化进行理性思考。在新旧调和中,他主张用新的取代旧的,立足点在于开新。在中西调和中,他主张由吸收西洋文明的长处逐渐转变为在融合现有东西文明基础上创造第三种文明,十月革命后他认为“俄罗斯之文明,诚足以当媒介东西之任”。由此,李大钊的文化调和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独特性,也成为形成其马克思主义观的动因之一、这使他的前后期思想处于一种转折与连续中。

——摘编自杨芳《李大钊文化调和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孔子提出“和而不同”思想的政治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李大钊文化调和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思想在当时的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和思想的当代价值。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76年,迪亚斯上台,作为一个经济上的自由主义者,他向外国开放市场,吸引外资,大力发展农、矿等初级产品出口,从发达国家进口制成品,发展出口经济。这是一种依附性的增长模式,依赖一两种出口产品的经济严重受制于外国市场和资本……1910年资产阶级革命后墨西哥开始探索自主性的发展道路。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成为促使墨西哥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决定性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又进一步推动了墨西哥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为推动面向内部市场的本国工业的发展,墨西哥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生活,提高关税,引进外资,建立国有企业,发展和完善基础设施。墨西哥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随着工业化的深入,进口替代战略本身的局限愈加显著。

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爆发后,和其他拉美国家一样,墨西哥陷入了“失去的十年”。经济增长率降低到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点,外贸逆差扩大,通货膨胀加剧,失业率大幅度上升。从1982年开始,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压力和指导下,墨西哥被迫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1986年9月,墨西哥加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降低或取消关税壁垒,促进出口。1992年,墨西哥和美国、加拿大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推行,使墨西哥几乎完全放弃了长期以来推行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转向一种新的外向型发展模式,墨西哥的经济走上了恢复和增长之路。

——摘编自董经胜《墨西哥现代化模式的转换及其经验教训》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墨西哥进口替代工业化实施的背景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墨西哥是如何应对20世纪80年代的债务危机,并谈谈墨西哥现代化道路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2024-05-0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鼎尖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模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从11世纪“城市兴起”至18世纪工业革命的7个世纪间,劳动力转移进程缓慢,城市化和工业化成果不及工业革命后一个世纪的成就。在封建农奴制下,农奴没有人身自由、迁徙权利和婚姻自由,也没有择业权利,农奴大部分时间须为领主服劳役以及在自己份地上进行农业劳动,不能自由从事庄园手工业等其他生产活动。大多数农奴基本上被固定在份地或领主自营地上从事农业生产。尽管英国中世纪也出现城市兴起,不过当时的城市人口和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并未完全脱离农业生产,许多市民仍然在城市边耕种一小块地,还要向领主交纳继承税和承担一定的劳役。可见,这是一种低水平的城市化,同低水平的农业生产力相适应的。在工业革命以前,土地在人们心目中不仅是一种生活生产资料,还具有某种社会和文化的象征意义,每一块土地都记载着家族的历史,印有家族的名字。拥有土地是社会地位的象征,符合封建农本社会正统观念。

——摘编自谷延方《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的制约因素》

材料二   统计资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头3年间,有300余万农民进城就业,占同期城市就业人数的30%。1957年至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了24.4%。于是,1960年年底,中央不得不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实行企业的关停并转,精减大批城镇职工返回农村,实行“逆向转移”。从1979年到1997年的18年中,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并在主要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渠道的这次转移过程中,呈现出自发转移的特征。2002年中共中央2号文件进一步提出:对进城农民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并要求各地认真清理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和乱收费,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健全进城务工劳动力的劳动合同管理,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摘编自兰荣禄《新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轨迹与现实走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11-18世纪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及作用。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徽州人继承宋元谱牒纂修传统,掀起了纂修谱牒的热潮。明代徽州谱牒的纂修宗旨主要是“序昭穆、辨尊卑、萃涣散、联属人心、志事实也者,使后世子孙知宗派源流,不忘所自”。在修家谱过程中,徽州人将个人、家庭、宗族与国家统一起来,形成宗族与国家相呼应的良性互动局面。徽州宗族还一再强调谱牒与国史的相通相同关系,为史书善恶并书和谱书隐恶扬善异同辩护。谱牒“忠”“孝”都恪守封建统治者倡导的“礼法”,两者又统一起来。谱牒规范的家与国、忠与孝的关系,是徽州宗族一向标榜的“家国虽殊,忠孝则一”的道理。

——摘编自卞利《明代徽州谱牒的纂修、管理及其家国互动关系研究》

材料二   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谱牒学研究和家谱资料整理工作蓬勃发展。19847月,国家档案局、教育部和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通知》指出:“家谱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家谱中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这一通知推动了谱牒研究的开展,尤其是民间修谱。民间修谱走在前面的当推福建省,后遍及全国各地,修谱新浪潮出现。

——摘编自王鹤鸣、王澄著《中国家谱史图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徽州谱牒修订的特点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谱牒研究、修谱新浪潮出现的历史背景,说明民间修谱的社会价值。
2024-01-2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发展并确立了春秋时期萌芽的郡县制度,即地方分为郡县两级,由中央直接任命官员管理地方。西汉初,大封同姓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至汉武帝时,诸侯国实际与郡县无异。此外,汉武帝还将天下分为十三州部,派刺史巡查地方。东汉末,州正式成为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唐时期,实行州县二级制。唐中后期,道由监察区逐渐演变为一级行政区,其长官掌握军事、人事和财政权。宋朝,地方为路—州—县三级制。路一级不设最高长官,而是根据事务的需要分工设职,主要的官职有转运使(负责财政,将地方赋税转运中央),提刑使(负责司法),安抚使(负责军事)等。

——摘编自曾凡亮《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沿革》

材料二   元代实行行省制,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改变了依山川形便划分的历史传统。行省长官虽是蒙古、色目与汉人交参任用,但平章以上得掌军权的官吏只能由蒙古、色目贵族担任。行省内部实行群官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集体参与的会议,要以与议者押署的形式定议。行省辖区内的路府州县官员直接接受朝廷的任用、迁调等管理。此外,中央设有行御史台和廉访司。终元一代,行省与行御史台及廉访司大多处于某种程度的彼此对立、相互攻击的状态。有学者指出:元朝行省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却极少扮演体现地方独立性、代表地方利益的角色。

——摘编自袁廷虎《关于元代行省制度教学的几点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宋地方行政制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行省“极少扮演体现地方独立性、代表地方利益的角色”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作用的认识。
2023-11-1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统计,1996年国际贸易额已达到6.69万亿美元,是1980年的2.8倍,是1990年的2倍;1998年国际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额超过6.74万亿美元,约占该年世界GDP总额28.86万亿美元的23.4%。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积极发展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拉美国家在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失败后,于20世纪90年代也开始纷纷开放市场,参与国际竞争。198911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199311日,欧洲统一大市场如期建成;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于1994年结成北美自由贸易区。19929月爆发欧洲货币体系危机,迫使英国英镑、意大利里拉、西班牙比塞塔和法国法郎先后“暂时”退出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或对马克大幅贬值;1994年在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下,墨西哥爆发比索贬值危机;1997年,国际对冲基金冲击泰国泰铢,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1983年人均GDP高收入发达国家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43倍,到1994年变为62倍,1999年人均GDP最高的国家是最低国家的444倍。

——摘编自张昌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特征》

材料二   在不断变化的时代条件下,西方国家越来越难以有效回应民众的诉求,特别是无法限制并消除政治资本化的严重危害,如英国公投脱欧与特朗普逆袭上台充分凸显了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乱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宣称只买美国商品和雇佣美国工人。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国家越来越边缘化,与发达国家甚至新兴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矛盾加剧,恶化了这些国家内部的政治社会生态。逆全球化阻碍了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货币与金融联系,增加了世界经济增长与运行的不确定性。部分发达国家的保守主义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对自由世界市场的不信任,加剧了孤立闭锁的经济活动和文化融合之间的矛盾。脱欧公投前,留欧派和脱欧派各自展开造势活动,加剧了业已严重的政治极化现象。为获取更大利益,发达国家趋于保守的对外经贸和政治交往,甚至抱团向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削弱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联系和国际社会和平合作共赢的发展态势。

——摘编自吴志成吴宇《逆全球化的演进及其应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逆全球化产生的原因,并说明其危害。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福建丝织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泉州,自唐代以来养蚕织丝成了当地风俗。泉州的绸缎曾作为中国皇帝送给印度国王的礼品。而海南在宋元时期所产沉香极为著名,甚至尤胜其他南海国家产品。北宋初年,市舶条例明令往来海南(甚至雷、化等州到海南)贸易的海船,以及福建出海贸易的船只必须到广州索“引”方可发船出航,“往复必使东诣广,不者没其货”。而南宋和元代也有相似条例几度出现。福建常赖广东“客米”从海上贩运接济,“唯广东船米,可利泉福”。而泉州、广州商船则“一色载金银匹布”往海南贸易香药,每船货值达一万余贯。海南与泉州通过广州交换货。

——摘编自许秀娟《宋元时期广东与海外的丝绸贸易》

材料二   宋代丝绸通过广州南海外传情况

国名或地名今地丝绸品名
占城越南中南部绢扇
真腊柬埔寨假锦、生丝
三佛齐苏门答腊锦绫、缬绢
单马令马来西亚彭亨州腾贝林绢伞、缬绢
凌牙斯加北大年缬绢
细兰国斯里兰卡丝帛
故临国印度奎隆缬绢
层拔国桑给巴尔假锦、红吉贝
阇婆爪哇五色绢、皂绫
渤泥加里曼丹假锦、建阳锦、五色绢、白绢
三屿菲律宾皂绫、缬绢

材料三   三佛齐、阁婆等国“务蚕织,有杂色绣丝、吉贝、绫布”。真腊国不事蚕桑,“近年道人来居,却以蚕桑为业。桑种蚕种皆自暹中来……迢人却以丝自织皂绫衣着”。

——摘编自【宋】赵汝适《诸蕃志》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元时期海南、广州、福建三地之间贸易繁荣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二、三中历史现象的联系。
2023-11-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宏图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监察制度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主要由两大系统构成,一是御史监察系统,二是谏官言谏系统。在夏、商、周三代的国家事务中已有监察的因素或监察的活动。秦汉时期,监察机构及其职权的行使只是相对独立,御史大夫一身二任,既为御史府的最高长官,又领副丞相之职。自魏晋始,御史台成为完全独立的监察机构。汉魏时选用御史一般通过察举考试的方式,而唐宋明清的监察官员大都选自进士出身。为了制约监察权力,有效地防止失监现象发生,大多数朝代还采取措施健全和完善反监互察机制。反监机制主要是指监察系统以外的官员对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员的纠举弹劾,如唐代尚书省左右仆射兼掌对御史的监察。清代的《钦定台规》可谓历代监察法规的集大成之作,其涉及方面之广泛,规制内容之严密,不仅为前代所未有,亦为世界监察法制史上所仅见。

——摘编自张国安《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二   1928年,蒋介石为了在党内政治斗争中借助“总理遗教”的大旗以确立其正统地位,从而确立了“五权宪法”的政治体制,并明确了监察院的具体职权。1937年,国民政府在各省设监察区,派遣监察使。监察使不但行使弹劾权,且负责各区内公务员的行动。1946年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最终冶中西两种监察制度于一炉,监察院作为独立的监察机关兼有美式参议院的特性。

——摘编自聂鑫《中西之间的民国监察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监察制度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监察制度的认识。
2023-11-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文教事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革而变革。受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学在官府”教育逐渐走向没落。流散在四方的王官为了养家糊口,只有出卖知识。而没落的贵族子弟、新涌出来的新兴地主分子和挣脱枷锁的自由民,又迫切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二者的结合加速了“学在四夷”格局的形成。此外,儒、墨、道、法等学派思想家为宣传学说,也纷纷聚徒讲学。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文教发展史上第一次质的飞跃,其重大意义不可低估。

——摘编自张传燧朱璋龙《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四次重大变革及其启示》

材料二   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武帝置《五经》博士,后又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标志着太学教育的正式开始。此后西汉诸帝继续推行太学教育,至成帝末年,太学生员一度增加到三千人。因博士数量及博士弟子员数额有限,私授儒学的现象在汉代也是蔚然成风绝大多数的授业者都会被朝廷或地方官府延请聘用。此外,很多经学出身的官员退隐后,也会把教授儒学作为自己闲居生活的一部分。正如阎步克说:“汉代民间私学之地位并不低于太学。”

——摘编自孙立涛《汉代儒学教育模式与儒生成长之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文教发展的特点,并简述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较于春秋战国时期,汉代文教事业发展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2023-11-1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