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印度铁路,利润流向何方?”

                                —摘编自【韩】宋炳建《图说世界经济史》
文艺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探究上述材料,围绕“铁路对印度的影响”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加以简要阐释。(要求:论题明确,逻辑严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 . 古代埃及,神庙是举办官方祭仪的地方,具体宗教仪式由祭司阶层进行,而图1、图2的神庙浮雕刻画的场景却并非如此。这表明,古代埃及(     

A.建筑技术的宏伟精致B.宗教文化的色彩浓厚
C.政教合一的制度古老D.象形文字的功用多样
2024-05-0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南庄头遗址位于河北保定,地处太行山东麓、白洋淀西侧,东邻萍河。考古队发掘出土了较多的兽骨、禽骨、鹿角、蚌、螺壳、木炭、石料、树叶和种子等,以及少量陶片。据测定,该遗存北距今约一万年。这一遗存(     
A.证实了村落最早出现于中国B.可用于研究村落的萌芽状态
C.反映出当时农业文明已出现D.说明当时自然环境适宜生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旧唐书》记载:“新罗、日本、东夷诸蕃,尤重其文,每遣使入朝,必重出金贝以购其文化。”除书籍外,亦购买其他物品。中日商人贸易则是以海船“交贸诸物”为主。唐朝近邻西方及西南方各国都派使者来朝贡,因此设立蕃坊以供其居住。《宋史》记载:“高丽、回鹘、黑水诸国,又各以风土所产与中国交易。”我国的丝绸、瓷器、茶叶诸货外运各国,各国物资则从丝绸之路输入中国。

——摘编自夏秀瑞、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史》

材料二   荷兰在国际政治上获得独立国家的地位,是依据1648年三十年战争的媾和条约(《威斯特伐利亚条约》)。荷兰在造船以及航海技术上积累了优越的实力。商人积极在里斯本收购胡椒,在欧洲转卖。他们出资设立东印度公司。17世纪初,享有特权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瓦解了葡萄牙的多数权益,又以武力赶走想参与亚洲贸易的英国商人。

——摘编自【日】谷公俊等《兴亡的世界史》

材料三

年份贸易总额
(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进口贸易总额
(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出口贸易总额
(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
1994236611.6%1156.111.2%121011.9%
20015096.52435.52661
20026207.728.6%2951.726.5%325630.3%
2007217659561.212204.6

——摘编自董腾《建国70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演变与思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唐朝、近代荷兰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荷兰对外贸易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94—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有利条件。
5 . 关贸总协定第24条允许过渡性临时协定的存在,其要求这些协定必须载有“在合理期限内成立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的计划与进程表”,但并不要求建立自由贸易集团以及达成互惠安排要经过关贸总协定缔约国事前或事后的同意。这说明关贸总协定(     
A.挑战了多边贸易体制B.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
C.未根除保护主义观念D.协调了国际商业合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73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自称: “局员皆有巨资,倡为商股,即各董事亦系有股之人所充;孰不望局务蒸蒸日上?” 《申报》报导: “查此局近殊盛旺,大异初创之时,上海银主多欲附入股份者。”由此可知,招商局的这一经营之道有利于(     
A.抵制外国资本主义入侵B.瓦解中国传统经济结构
C.推动洋务运动迅速兴起D.促进本国近代工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公元1世纪,古代罗马的希波克拉底描述了疟疾周期性的发烧,将它们标记为间日发作的、三日发作的、恶性发作的和每日发作的;科鲁迈拉将这种疾病与来自沼泽的昆虫联系起来。据此可知,古代罗马(     
A.自然环境呈现恶化趋势B.人们健康受到极大威胁
C.对疫病的认识有所深化D.已经能够科学防治疫病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前一百年,国力逐步发展到鼎盛,阿拉伯帝国逐步兴起了一场从外语向阿拉伯语翻译的运动。这些来自阿拉比亚的统治者移居城市,与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希腊、波斯文化乃至更悠久的古文明遗产相遇,沙漠所孕育的豪放粗犷的闪族文明的枝干插播进城市文明、河流文明的土壤里。统治者也借鉴原先拜占庭帝国、波斯帝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阿拉比亚人自觉地将自己融入新疆土的大文化语境中,这些土地上原来的文明都被赋予了一层显著的阿拉伯特性,这种特性来自半岛孕育的《古兰经》和它的语言——阿拉伯语所蕴含的文化基因。

——摘编自潘潇寒《阿拔斯王朝百年翻译运动》

材料二   洋务派作为当时社会的进步力量,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洋务派设立了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等译书机构,大量西方著作被翻译介绍到中国。翻译的选材主要是兵工技艺、声学、光学、化学、电学诸书,并且反对翻译国外有关“男女平工等”等内容的书籍。这一时期对社会科学题材的著作,虽然也有一些介绍,但却是附带的、零星的,不占主体地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与自然科学的介绍相比。

——摘编自陆伟《鸦片战争对中国翻译活动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洋务派翻译活动开展的背景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9 . 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东汉的洛阳“东贾齐、鲁,南贾梁、楚”;“番禺亦其一都会也,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据此可推知,东汉时(     
A.商业兴盛促进了城市繁荣B.地域性商人群体贸易活跃
C.城市的政治功能逐渐降低D.南北方经济达到平衡状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元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提到:“自交、会既行,而始直以楮为钱矣。夫珠玉黄金,可贵之物也。铜虽无足贵,而适用之物也。以其可贵且适用者制币而通行,古人之意也。至于以楮为币,则始以无用为用矣。”这反映了交子(会子)的出现(     
A.扰乱了古代货币流通机制B.得益于造纸技术的进步
C.是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