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无视欧洲人创造古希腊—罗马—拜占庭文化的作用和在近代欧洲文艺复兴、文化启蒙与产业革命时期对全人类文化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是何等荒谬;那么,无视东方各民族人民—中国人……以及阿拉伯人对古代和中世纪文化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也同样是荒谬的。该学者的主张(     
A.折射出世界各民族开放的对外政策B.旨在以国际的视野来看待人类文明
C.印证了古代亚欧统治疆域不断扩大D.肯定世界文化多样性及其历史作用
2 . 西汉时出现了高头大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这一时期丝和丝织品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西域人学会了耕种、打井和炼铁等技术并用于发展生产。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西汉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扩大B.中国丝织品在欧洲备受推崇
C.中外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D.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2024-06-09更新 | 98次组卷 | 53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蔚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近代上海总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概况
1853—1865年上海总人口从54万增加到70余万
1865—1870年上海公共租界人口从92 000人减少到76 000人(总人口数不详)
1936—1941年上海总人口从380万增加到390余万
1945年上海总人口从391万下降到337余万
1945—1948年上海总人口从330万增加到540余万
1949年上海总人口从545万左右下降到506余万
A.上海总人口与战事密切相关B.近代外来人口持续迁入上海
C.上海近代化进程曲折反复D.战乱导致上海城市人口锐减
2024-06-0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陆九渊、王守仁相信心就是“理”的根源,也是道德法则的根源。他们提出“心即是理”,相信自己的内在价值更胜于外在权威。据此可知,陆王心学(     
A.摆脱儒学思想束缚B.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C.维护纲常伦理道德D.关注人的自我意识
2024-06-0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朝鲜古代文献大多是用汉语文言文写的,如高句丽建国初期,就有人用汉文记下高句丽史事一百卷,叫作《留记》;公元414年,高句丽在辑安城东九华里处建的好太王碑,四面环刻汉字碑文,共44行,每行41字,竟达1775字。这可用于印证(       
A.中韩文化渊源相同B.儒学得到了朝鲜社会的普遍认同
C.东亚文化圈已形成D.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
6 . 15世纪末以后的100多年中,葡萄牙从非洲运走黄金27.6万公斤。1521~1544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每年运回黄金2900公斤,白银30700公斤,在1545~1560年运回的黄金和白银达到平均每年5500公斤和24.6万公斤。这种现象(     
A.致使世界市场最终的形成B.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C.使世界各地联系更为便捷D.表明西欧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7 . 世界上最早的完整史诗《吉尔伽美什》最初是由苏美尔人创造,以英雄吉尔伽美什的经历体现出个人奋斗和对其超越的渴望。两河流域的神明显带有更多的人性,女神会爱上吉尔伽美什,神和普通人一样会有喜怒哀乐,会有嫉恨等不光彩的心思。据此可知,该史诗(     
A.代表古代世界文明的最高成就B.兼具文学和历史学研究的价值
C.体现人们崇尚英雄的社会风貌D.折射出西亚神权力量至高无上
8 . 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迫害、驱赶犹太人;70~80年代,爆发了越南侵略柬埔寨、苏联侵略阿富汗、以色列侵略阿拉伯国家和伊拉克侵略科威特等战争,这些都使被迫害地区产生了大量难民。这反映了20世纪难民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严重的自然灾害B.宗教和部族矛盾
C.经济的不断恶化D.战争和地区冲突
2024-05-2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明清之际“西学”的不同评价

观点内 容
观点一在中国历史上,除了佛教进入中国那一次外,外来文明对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震撼,都不是很大,直到明清两代西洋知识、思想与信仰逐渐有一个加速度进入中国,中国才又一次真正受到了根本性的文化震撼。
观点二作为反宗教改革运动的中心组织-耶稣会,它不仅敌视一切新的思潮,如近代科学、思想自由、个性解放、人文主义、民族主义与教会的民族化,而且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就规定了耶稣会士传入中国的并不可能是先进的科学,也就规定了耶稣会的世界观与思想方法对中国的科学与思想不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观点三明清之际,耶稣会士在中国传播西方天文学,其功绩在于使中国在17世纪初即得以了解最终成长为现代天文学的西方天文学,使中国开始走入世界天文学的共同轨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西学东渐”为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4-05-2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10 . 朱熹认为:“致知力行,论其先后,固然以致知为先;然论其轻重,则当以力行为重。”王阳明主张:“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由此可知,二者(     
A.在求理的途径上相互矛盾B.对格物致知都进行了批判
C.都突出了实践的重要地位D.都强调践行道德的重要性
2024-05-2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