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是一位同学在学习《全球航路的开辟》时搜集的部分材料,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材料内容描述材料出处


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哥伦布著,孙家堃译《航海日记》
“城乡间、地区间、国家间、贸易区间、东西方间的商品流通、交换、物资交流都比较广泛频繁,而且品种多、数量大、价值高。”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
随着蒙古帝国的崩溃,中亚的局面变得非常混乱,1340年以后,北部的商路实际上已堵塞,此后,大部分产品汇集到那时以前受控于穆斯林商人的南部的海路,顺海路运往各地……尽管有蒙古帝国衰落和奥斯曼帝国兴起的诸多干扰,但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斯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A.①揭示了哥伦布进行大航海冒险的主要社会根源,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
B.①是一手史料,②③是二手史料,一手史料的可信度一定高于二手史料
C.③是西方学者观点,带有西方中心论的偏见,无法准确还原历史的真相
D.①②③便于我们运用多重证据互证,多角度考证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原因
2024-04-09更新 | 252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

材料二   洛阳龙门石窟浮雕《北魏孝文帝礼佛图》(局部)

材料三   唐的民族政策以怀柔、招抚为主,以边疆民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管理州府 事务,并可世袭, “修其教不易其俗,齐起政不易其宜”,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元朝结束 了唐末五代以来多个政权长期并存和对峙的局面,再度完成了全国的统一。为巩固边 防,元朝对边疆地区实行广泛而直接的管理,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分析材料一、材料二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和元朝经略边疆的措施,各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3 . 向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太祖即于建隆三年(962年)下诏:“国家悬科取士,为官择人。既擢第于公朝,宁谢恩于私室。将惩薄俗,宜举明文。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举官子孙弟娃,如违,御史台弹奏。应名姓次第放榜时并须据才艺高低,从上安排,不得以只科为贵。兼不得呼春官为恩门、师门,亦不得自称门生。”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选举》材料二亩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盖累圣留心,讲求曲尽。以谓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才是择。又糊名卷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故议者谓国家科场之制,虽未复古法,而便于今世,其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祖宗以来不可易之制也。

——(宋)欧阳修《论逐路取人札子》

材料三 宋代320年间的登科人数,正奏名进士约为43000人,正奏名诸科约为17000人,二者共约6万人……如仅计算正奏名,平均每年取士也有188人以上,亦约为唐代的2.4倍。

——张希清《简论唐宋科举制度的变迁》

(1)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宋代科举制度的价值。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科举制度发展的影响。
(3)除上述材料外,研究宋代科举制度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
2023-11-1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皖豫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曾侯乙编钟于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青铜礼乐重器。两周时期,礼乐制度发达,钟文化也蔚为大观,曾侯乙编钟正是这种礼乐文化集大成的产物。编钟的铸制集中反映了范铸技术的新水平。全套编钟共65件,钟架长7.48米、高2.65米,钟体总重量达2500多公斤,是名副其实的编钟之王。编钟及钟架、钟钩上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称得上是中国最早的音律学专著。对编钟的研究,印证了七声音阶、十二律、十二个半音体系、一钟双音、和声概念在中国先秦的存在。同时,这些文字也是楚系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书法总体偏于美术化,是南方花体篆书的典型。

——摘编自刘玉堂、张硕《文化史视野下的曾侯乙编钟》

材料二   在唐宋时期。家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重视,出现了家训的范式,并且在方法上、形式上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相对系统的家法和族规,从而家训开始以一种系统化的形态出现。同时儒学的重新整合和复兴,为唐宋时期家训的理论化奠定了思想基础。……新儒学的出现,使唐宋家训开始理论化,从而为唐宋家训由上而下的系统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准备。

——摘编自陈志勇《唐宋家训发展演变模式探析》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将鸦片战争以来国人追求思想解放的潮流提升到了“对传统求解放”这样更加自觉和深刻的层面上来。同时,长期积累的盲从西方的非理性倾向也被放大了。“对西方求解放”这一新的诉求的提出,不仅是欧战后西方现代思潮变动的影响所致,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对自身的可贵超越。

——摘自郑师渠《完整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内涵》


(1)根据材料一、概括曾侯乙编钟所体现的中华文化元素。结合所学,指出商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史料价值并简述该时期青铜铸造业发展概况。
(2)根据材料二、简要指出唐宋时期家训呈现的新特征。结合所学,分析“新儒学”对宋朝基层教化所起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传统求解放”和“对西方求解放”的主要表现,并分析新文化运动实现“可贵超越”的原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zhao),岁鼎(最吉利时候),克昏夙(木星上中天的天象)有(拥有)商。

——(西周)利簋铭文

材料二   时甲子昧爽(天蒙蒙亮),王朝(zhao)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曰:……今予(我)发(姬发)惟恭行天之罚。

——《尚书·牧誓》

材料三   周武王灭掉商朝后建立西周,定都镐京。西周继承了夏商的基本制度并加以改善和创新,初期分封了71个诸侯国,以宗法制为根本,多数诸侯国都分封给同姓的家人,少数分给功臣和先代贵族的后人,由此形成了“周天子”家天下的政治局面,更好地统治了西周初期的王室体系,实行井田制促进了奴隶社会的发展,创造礼乐制来维系阶级礼仪规范。

——摘编自王玉哲《中华远古史》

(1)指出材料一、二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对夏商制度继承与发展的表现,并分析这种继承与发展的历史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今形胜之图》,明代绘制,原图长宽115*100厘米。绘图标有“东方九夷、南方八蛮、西方六我、北方五狄”(该图包括两京十三省及周边地区,东至日本、朝鲜,西至今乌兹别充斯坦东南的铁门关,北起蒙古高原,南达南海)。图上标注府、州、县、卫、所及域外国家地区的各级地名近千处。制图学角度上,将运河和黄河混为一体、将乌江绘成长江的主流等显然是错误的。但它尽量利用图中空白,用简明文字把各地区的历史沿革和地理形势作扼要说明,尤其对边疆地区,如在东北女直地区注有“女直慎地。唐曰黑水,唐初乃臣服,置燕州黑水府。金太祖起此……迨入本朝,悉境归附,立都司卫所二百余,所治地方,止于东北,地与契丹相抗,以时朝贡”。

西班牙驻菲律宾的第二任总督基多·拉维查在马尼拉任职期间(1572~1575年),经由阅南商人处得到《古今形胜之图》,他将该图中的重要地名和说明文字译成西文,并呈现给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该图成为欧洲人最早了解的中国地图之一、所载的文化信息使欧洲人对中国有了直观的感觉,因而受到重税。

——摘编自任金城《西班牙藏明刻《古今形胜之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古今形胜之图》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古今形胜之图》流传至西方的背景,并说明该地图的史料价值。
2024-05-08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尉卒律》载为计,乡啬夫及典、老月辟(排除)其乡里之入、彀(gòu,出生)、徙、除及死、亡者,谒于尉,尉月牒部(文书登记)之,到十月乃比(核实)其牒,里相就殴(也)以会计;《金布律》亦载:吏先为(?)印,敛,毋令典、老挟户赋钱。

——摘编自岳麓书院所藏秦简

材料二 明朝户部主管会计工作,省、府、州、县都有主管会计。国家按四柱清册制定了统一的账簿格式一印信文簿,颁行全国。印信文簿是国家主要账簿,具有总账性质,规定每天登记,定期选官送部里。中央各部门,地方府、州,又设置专项分类账薄,如盐院的红字簿”“钞关文簿等。账簿的记登记实数,又登记按数量折银或钱的金额,以登记金额为主。

——摘编自王光达《中国古代会计简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实行会计制度的背景,并说明材料一对于研究秦朝会计制度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会计制度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5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探究] 据史料,概括中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依据。结合所学,归纳新时期中国开展外交活动的基本理念。
2023-09-18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1月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航济亭是北宋时期位于明州(今浙江宁波)定海的驿亭,下表是关于航济亭外交功能的记载。根据材料,下列论述合理的是(     
出处内容
罗濬《宝庆四明志》航济亭,县东南四十步,元丰元年(1078年)建,为高丽使往还赐宴之地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元丰二年(1079年)五月壬辰,赐明州及定海县高丽贡使馆名曰乐宾,亭名曰航济
王应麟《玉海·宫室》元丰二年(1079年)明州及定海县作高丽贡使馆。五月二十五日赐名乐宾(亭曰航济)
A.史料形成时间决定价值程度B.北宋海洋政策受政治影响大
C.史料间互证可丰富历史认识D.明州主导北宋对外贸易通道
2023-09-16更新 | 5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战前,法国和德国的历史教材中充斥着民族英雄和战胜敌人的史诗故事,大战结束后,德国的历史教科书认为法国的复仇欲望,将欧洲带到了战争边缘。法国人则把战争归咎为“德国确信地自己是受召唤来指导世界的”,而要实现这个任务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实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了一战后法德中学历史教科书曾经试图强调两国和解的讨论。

两次大战的残酷、暴行和毁灭使两国的大多数人深切地感受到,走向和平的唯一出路是和解。1952年春,《法德历史学家协议》公布,肯定了两国共同承担战争责任的观点。20世纪6070年代,法国和西德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在叙述一战的爆发时,强调各国被同盟体系“拖进”战争,法德两国也是这种冲突的牺牲品。

——选编自王加丰《百年间法德历史教科书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事变迁》

材料二   昨天对夏威夷群岛的进攻,给员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昨天,日本政府已发动了对马来亚的进攻。昨夜,日本军队进攻了香港。昨夜,日本军队进攻了关岛。昨夜,日本军队进攻了菲律宾群岛。昨夜,日本军队进攻了威克岛。今晨,日本军队进攻了中途岛。因此,日本在整个太平洋区域采取了突然的攻势。昨天和今天的事实不言自明。……但是,我们整个国家都将永远记住这次对于我们进攻的性质。不论要用多长的时间才能战胜这次预谋的入侵,美国人民以自己的正义力量一定要赢得绝对的胜利。

——罗斯福要求对日宣战在国会的演说(1941128日)

材料三   部队既无弹药,也无食物。保持接触的只剩六个师的单位。南方、北方和西方前线出现解体迹象。有效指挥已不可能。东北战线变化不大:一万八千名伤员未作任何包扎,又无任何药品;第四十四、七十六、一百、三百零五及三百八十四步兵师已被歼灭。由于三面都被强行突破,战线已被粉碎。防守据点和掩体只在城内还有:再守已无意义。崩溃是不可避免的。军队要求许可立即投降,以便保全全部的生命。

——德国第六集团军司令官保卢斯向德国最高统帅部请求投降的电报(1943124日)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试分析法德历史教科书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认识的变化。
(2)简要说明材料二,材料三两则史料类型、特点与价值。
2023-05-2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基础年级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