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4 道试题
1 . 【玉米的传播与史料价值】

材料一   1492年,哥伦布将他在靠近美洲大陆海地岛看到的新谷物-玉米以及当地人食用玉米方法的发现郑重地报告给了西班牙国王。1494年,哥伦布第二次航海归来,把玉米果德车献给西班牙国王。

1505年,葡萄牙人种植玉米,为解决向南美洲贩运奴隶时所需的粮食,于16世初将玉米引入西非殖民地,在17世纪中叶经陆地传入到非洲南部。

1562年,英国首次在试脸地引种玉米。1571年,德国开始大面积种植玉米,称为“意大利玉米”,可能是从意大利经由瑞士引进的。玉米向亚洲传播的时间一般认为大约在16世纪初,葡萄牙人将玉米传入印度、孟加拉国等地,而后从印度经中国的西藏传入内地。

—摘自1962年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出版的《玉蜀黍专著》

材料二   16世纪四十年代德国福克斯的植物志中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幅印刷出版的玉米植株全图。耐寒的玉米的推广渐渐消解了欧洲传统的冬季休耕制度。玉米粒和玉米秸秆大大取代了牧草成为饲料。16世纪欧洲小麦的种收比仅为1:5,即种下一颗麦粒能收获五颗麦粒;而同时期玉米的种收比可达到1:25-100。是小麦的10倍左右。玉米传入某国、某地区之初,各国和当地的统治者,包括国王、诸侯、领主、教会、教堂、各层等级议会、城市共和国的僭主家头、自治市的首脑等,出于种种原因,往往没对玉米种植征税、收租、取赋、分润。故玉米入欧后很快传开。

—张箭《新大陆玉米在欧洲的传播研究》


(1)提取材料一中的信息,说明该材料对研究15、16世纪世界史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玉米入欧后迅速传播的原因。
2023-07-10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石市、鄂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族原籍山东,自始祖洲公宦寓下雉,卜宅于兹。厚德流衍,更历数朝,乡贤绅士前后相望,斯有家庙宜也……岁之戊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祖灵默估,相锡以丰年,合议建立祖祠。维时兄勇孟官陕都督,慨然寄资倡捐。一启口而莫不响应。其殆人与时之相待已久而忽焉相值,遂举当百年难成之功而决之崇朝也乎。爱议领首,聚材鸠工,阅一岁而祖祠成。

因于岁腊十八日,大会族人,议礼立法,于敬祖之中寓齐家之道。开示条例,其有不遵者祖宗亟之,合户惩之。祠中择素行公正娴习礼法者为祠长,祭则总领祀事,有家议则听裁决处分。又必每庄各立庄长分为统率,以勤贷裹,以备参议。今合户于祖祠择定神人所共许,自后不得轻为易置,祠长、庄长所议条款胪陈于左,记十二条。祠柜中藏家礼一亚、国律一亚,以备用。再置刑具二,有犯者照律权轻重施行。

——阳新县《梁氏宗谱》

材料二   鄂东南部分巨家大族大规模修建祠堂的热潮出现在清代前中期。这与国家在明代中叶以后祭祖礼制上的改变有关,特别是清初统治者提倡忠孝治家,如康熙圣谕十六条中首要两条就是“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湖北移民以江西为主,而江西是宗法意识较甚的省份,其移民进入湖北后,往往将宗法制度移植到迁入地。作为毗领地区,鄂东南无疑是受江西影响最深的地区。移民大量涌入后人口繁衍,内部支派蔓延,需要收聚人心,加强管理。而外部地方族群之间因为土地山林等资源竞争日起紧张,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来应对各种社会危机。

——摘编自杨国安《空间与秩序:明清以来鄂东南地区的村落、祠堂与家族社会》


(1)提取材料一,说明其对研究宗族、祠堂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清前中期鄂东南地区祠堂兴建热潮出现的原因。
2023-05-21更新 | 26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2023届高三高考考前模拟(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以往学者研究“公车上书”时利用的基本史料是康有为的自传;近年来,有.学者依据公开的近代档案文献重新梳理公车上书的史实,得出新的结论:康有为所组织的各省举人上书,实际上是一次“流产”活动,并不像康有为所说是都察院没有受,而是康有为没有送,因此光绪皇帝没有收到上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当事人叙述更接近历史真实B.新史料的运用推动历史研究
C.综合各种说法即可确定事实D.自传资料缺乏历史研究价值
2022-08-10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等名校联考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据先秦文献记载,商朝都城多次迁移。后经考古发掘证实,商朝的都城遗址早期主要在郑州一带,晚期在安阳。这说明
A.历史解释呈现多样性特征B.考古发掘更具价值
C.历史研究需多重史料互证D.文献记载真实可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邮票是重要的“国家名片”之一,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如图为1962年中国发行的邮票。它反映了
   
A.西方国家的衰落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民主意识的传播D.第三世界国家发展
6 . 秦始皇陵兵马持1号坑的出土文物以车兵为主体,车兵、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九个过洞(俑坑内陈列事物的特殊结构)内排列着战车与步兵的庞大主体军阵,每个过洞内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战袍,有的着铠甲,中间配有战车,每辆战车后有御手一名,车士两名。这些文物
A.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B.还原了战场上的残酷局面
C.代表了秦朝民营手工业成就D.成为陵墓雕塑艺术的发端
2021-11-10更新 | 694次组卷 | 12卷引用: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潜江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记者凤翔所写《深圳人与深圳精神》是反映深圳变迁的一篇重要新闻报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渔民村村史》记载,渔民村人最早是漂泊在东莞一带的水上人家。这些被称为“水流柴”的东莞人路过罗湖桥时,无意间发现深圳河水清鱼肥,于是决定住在这里打鱼。近代以来,尽管这片土地与香港近在咫尺,但却异常贫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政府的鼓励下,渔民们开始上岸盖草棚、辟鱼塘,开始定居生活,然而生活依然非常清苦。

改革开放春风吹来,渔民村的村民们开始展开小额贸易,组建运输车队和运输船队,发展养殖业,随后办起了来料加工厂。渔村逐渐富裕起来。1992年,随着全市进行农村城市化改造,渔民村人一夜间变成了市民。原本的村集体企业也变成了股份制公司。由于外来人口增多,不少村民乱搭建住房用于出租,导致缺乏管理,村里卫生很差,污水横流,老鼠乱窜。2001年起,渔民村开始改建工作,新建了综合楼和小高层,成立了物业公司专门管理房屋出租。2008年后实行智能化社区管理,成为城中村改造的样本。

——摘编自凤翔《深圳人与深圳精神》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历程有哪些史料价值。(要求:所提取信息有效,表述成文,论据准确,逻辑清晰,不少于280字)
8 . 【民族交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为氏。其裔始均,入仕尧世。爰历三代,以及秦汉,獗鬻、猃狁、山戎、匈奴之属,累代残暴,作害中州,而始均之裔,不交南夏,是以载籍无闻焉。

——摘编自《魏书·续纪》

材料二辽之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国,其可知者盖自奇首云。奇首生都苍山,徙潢河之滨。传至雅里,始立制度,置官属,刻木为契,穴地为牢。让阻午而不肯自立。懿祖生匀德实,始教民稼穑,善畜牧,国以殷富,是为玄祖。玄祖生撒剌的,仁民爱物,始置铁冶,教民鼓铸,是为德祖,即太祖之父也。

——摘编自《辽史·太祖本纪》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段史料在追溯族源记述上的共同特点,并分析其目的。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文字形态为参考,分析北魏与辽对中原文化态度的异同。
2024-05-0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878年,徐寿发表文章,论述了“通过实验证明,两支相差八度音的开口管的长度比例不是2:1而是9:4”,纠正了欧洲150年前的伯努利定律。随后,世界著名的《自然》杂志刊发了这篇来自中国的论文。以上史料最适合论证(     
A.中西科学水平拉近B.洋务新政成效显著
C.中国国际地位提高D.中西文化互动交流
2024-05-1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旧唐书》与《新唐书》相关内容的对比,据此可知(     
《旧唐书》编撰于五代十国的后晋时期史料来源主要是《唐实录》和唐朝国史。存在大量转抄《唐实录》和唐朝国史的原文的现象,体例较为混乱
《新唐书》编撰于北宋时期针对《旧唐书》中文字繁琐的问题,追求文字精练;效仿“春秋笔法”,叙事把纲常名教放在核心地位
A.《旧唐书》具有秉笔直书的特点B.理学有利于《旧唐书》的传播
C.《新唐书》注重原始史料的保存D.《新唐书》强化儒家伦理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