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古罗马服饰和建筑]

材料一   古罗马服饰(见图)是在继承了古希腊服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欧洲中世纪及现代服饰的基础。古罗马服饰是用整块布料随意披桂缠绕而成的,衣服在身上形成了许多随意垂拉的褶皱。罗马服饰审美追求个性自由,随意彰显个性美。

——摘编自徐蕊《汉代服饰的考古学研究》

材料二   古罗马建筑,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神庙和罗马神庙,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罗马最古老的建筑均属于宗教建筑。供奉朱庇特、朱诺和密涅瓦的神庙就建在奥林匹亚山上。它继承了罗马人祖先——埃特鲁斯坎人的建筑和装饰传统。同时开始借鉴希腊人的建筑风格。

最能展现帝国风采的莫过于罗马的神殿和议会大厅。罗马帝国作为当时巴知西方世界的统治者,为了彰显其帝国的威武和庄严。在罗马城修建了大量的神殿。其规模和豪华程度都是同时代其他地区的建筑所无法比拟的。为了凸显帝国的物产丰盈,统治者大量征集各地的建筑材料用来修建神庙,以体现统治者对神的敬仰。神庙大多是轴对称建筑,依照主轴中心线修建,两边对称,给人以不可侵犯的感觉。

——摘编自[德]特奥多尔·蒙森《罗马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罗马服饰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罗马建筑的特点并分析古罗马在建筑领域成就斐然的原因,
2 .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冲说:“上海、天津、汉口、香港等处,开设报馆,主之者皆西人。每遇中外交涉,间有诋毁当轴,蛊惑民心者.....今宜于沿海各省,次第仿行(办报),概用华人秉笔:而西人报馆,止准(其)用西字报章。”郑观应的建议意在(       
A.与外商企业争夺利权B.宣扬早期维新思想
C.抵制西方的文化侵略D.广泛启迪民众智慧
2023-07-16更新 | 10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郑和七次下西洋,在很多国家都留下了遗迹,如满剌加(马六甲)有三宝城和三宝井遗址。郑和使团给当地人治病和传授种田知识,同时在东南亚开展形式多样的贸易。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       
A.开辟了新的贸易商路B.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C.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D.扩大了朝贡贸易体系
2023-07-16更新 | 92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天方夜谭》中有许多故事是以巴格达为中心。以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前期的事件为原型来讲述的;书中大量来自印度、波斯、埃及、甚至希腊的传说,在讲述时也被融入了哈里发执政的相关情境。由此可知,《天方夜谭》(       
A.促进了西方文化的传承B.体现了鲜明的民族风情
C.反映了帝国疆域的广阔D.启发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2023-07-16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管仲在齐国为相时,采取"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的“与俗同好恶”“令顺民心”的治国之策,深受齐国人民拥护,因而齐国“下令如流水”。这说明管仲改革(       
A.践行了早期民本思想B.顺应了礼崩乐坏的时代要求
C.成就了齐国春秋霸业D.推动了不同文化的交融互动
6 . 截至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9.7万公里.比2002年增长了34.7%;公路里程达123.8万公里,增长了1.4倍,其中高速公路9.6万公里,增长了2.8倍;定期航斑里程达328万公里,增长了1倍。这反映了我国(       
A.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B.开始构建多层次交酒体系
C.交通技术水平领先世界D.经济资源实现了优化配置
2023-07-16更新 | 20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把宋代中国比喻为当时亚洲海洋贸易的“发动机”。在宋代中国与亚洲沿海各国的共同推动下,亚洲海洋贸易进入新阶段,形成南海贸易体系。该体系有稳定的商品结构和市场关系,即中国的手工业品和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地区的资源型商品互补性交换;有稳定的贸易力量,即以中国商人和阿拉伯商人为主导,亚洲沿海各国商人共同参与的海商群体;有稳定的市场区域,即以东南亚地区为枢纽,联系东亚海域和印度洋海域的市场区域。可以说,宋代中国在当时亚洲海洋贸易中初显“海洋大国”气象。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对黄纯艳访谈》

材料二   海禁政策是明清时期对外关系中有别于前代且最具特色的部分。自明王朝建立至鸦片战争前的近500年间,这一政策一直得到有效的推行,间或有短暂的松弛,但始终并未扭转海洋政策的总体趋向。明朝初年便严申禁令,规定海民不得私出海,不得擅造三桅以上桅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者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朱棣登基16天后,便下诏禁止军民“交通外国”,并要求“所司一尊洪武事例禁治”。明英宗时期甚至有严私下海捕鱼之禁。嘉靖年间,海禁的措施则走向极端,拆除一切违禁大船且尽数毁之。

——摘编自刘俊珂《论明清时期海洋政策的内趋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成为亚洲海洋贸易“发动机”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宋到明海洋政策的变化趋势,谈谈你对“海禁”政策的认识。
2023-07-15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黄宗羲将“为故国存信史”作为史学研究的重要宗旨,相较于考订史实的传统,他更注重于“当身现代之史”与“文献人物之史”,乾隆年间有学者对其史著《明儒学案》作出评价:“论学最为详备,窥其意旨,取扶植名教砥砺风节者多。”由此可知,黄宗羲的史学研究(       

A.过度强调文献史料B.注重还原历史真实
C.服务现实政治需要D.践行经世致用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5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北魏)入主中原后,根据汉地传统钦定流品出身秩序,妥善安置滞留乡梓的汉人士族,依照魏晋惯例广泛吸纳汉人士族步入官场,放宽世资核算的标准,并充分满足其提升门第的利益诉求。北魏这些措施意在(     
A.整合民间力量以扩大统治基础B.推动不同民族间的交流与交融
C.强化政治认同以维护鲜卑统治D.加快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84年,新加坡成立二十五周年时,新加坡国立大学筹办了一项题为“儒学在新加坡”的展览,把儒学在新加坡传播和发展的历史划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儒学在民间振兴的时期(19世纪至1982年);二是朝野同倡的儒学发展时期(从1982年开始)。该展览反映了(     
A.儒学是新加坡的治国思想B.儒学增进新加坡文化认同
C.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D.新加坡文化的包容性特征
2023-07-06更新 | 163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