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氾胜之书》是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在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汤有旱灾,伊尹(商朝开国元勋)作为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以上材料可以说明
A.商朝灌溉技术已经成熟
B.商朝已经对农业增产的方法有了一定认识
C.商朝的农业已经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
D.商朝已经出现铁犁牛耕的生产方式
2022-04-04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六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列辽夏金文化有关史实和材料,回答问题。
领域史实或材料
思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
“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格物致知”,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小说、戏曲宋词: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
话本:宋元时期盛行,是早期的白话小说。
科技印刷术:雕版印刷普及,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被大量制造并用于战争。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当时许多科技成果。元朝郭守敬创造出简仪(天文观测仪器);编定了《授时历》。元朝王祯《农书》,记载了南北方农业技术和工具。
从表格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提炼出体现辽宋夏金元时期思想文化的成就或发展趋势,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3 . 据记载,奥斯曼帝国政府在与外国签订特惠条例时,都坚持在每项条例加入互惠条款,迫使欧洲国家允许奥斯曼商人在基督教国家做生意。这表明,奥斯曼帝国
A.成为东西方经济交流中心B.对本国商人利益加以维护
C.推行对外平等交往的政策D.加紧对欧洲进行经济侵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武威出土竹简记载,汉宣帝时期颁布法令“年七十以上,授王杖,比六百石”,“高年授王杖,上有鸠,使百姓望见之,比于节,吏民有敢骂、詈、殴、辱者,逆不道”。这反映了西汉时期
A.“以孝治天下”的理念B.建立了完善的养老体系
C.人口增长使老龄化严重D.强调对地方控制和管理
2022-03-20更新 | 231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考三模历史试题
5 . 《尚书》记载周武王言论:老天既然把人民和疆土付给了我们的先王,所以王要照着美德去做,使迷惑的人们和悦,而领导他们以先王所接受的使命。这表明
A.西周君主专制色彩浓厚B.分封制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
C.周天子推崇以德治民的理念D.中央集权的雏形在西周出现
2021-04-2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据记载,古代雅典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方式,培养合格而忠诚的公民,满足不同职业的人才需求,建构了与其社会相适应的公民教育体系。古代雅典公民教育体系的建构
A.有利于城邦民主政治的实施B.使公民大会决策效率得以提高
C.缓和了平民与贵族间的矛盾D.旨在培养不同层次的公民群体
2022-01-22更新 | 340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据《晋书·舆服志》记载,魏明帝喜戴刺绣小帽。这种小帽原来是北方少数民族女性所戴,用彩锦织成,色彩艳丽,传入中原以后男女通用,南朝一度盛行。这表明魏晋时期
A.男女社会地位平等B.族引领社会风尚
C.少数民族完成汉化D.民族交融不断加深
8 . 《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尚书令王肃原为南朝刺史之子,自幼吃鱼羹、饮茶水,刚到洛阳时,他对本地流行的羊肉、酪浆碰都不碰。然而,多年之后,王肃的餐桌之上,羊肉、酪浆与鱼羹、茗茶并列呈现。材料可以用来说明,这一时期
A.民族交融日益发展B.南方开发初见成效
C.南北饮食习惯趋同D.北魏占据统一优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著名的东非阿克苏姆巨石碑,据称已有1700年历史。不少石碑上刻有文字,记载着过往国王的丰功伟绩,最高的一座石碑高33米。这反映了
A.古代东非文明具有封闭性特点B.阿克苏姆王国国势强盛和王权强大
C.古代东非地区建筑业较为发达D.阿克苏姆王国王权统治有神秘色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记载,辛亥革命后,上层士人恽毓鼎感怀清王朝覆亡之哀,心痛不已,常哀叹“国竞亡矣”,感到“悲愤交并”;举人刘大鹏1913年时仍拒绝承认民国,并以大清臣民自谓。从记载中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后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社会转型未能实现
C.士人普遍反对民国政权D.保守思想仍然存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