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据民国时期《申报》记载:“兼省长阎锡山以国民学校原为儿童略识字,能通晓告白、报纸等而设,然查所选教材皆为文话,于实际上甚不适用,因拟将小学所用课本一律改用白话,俟征集妥协编辑完全后,即敕令一律改用云”。这一记载可说明(     
A.阎锡山强烈支持新文化运动B.新文化运动广受社会基层的拥护
C.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D.白话文运动顺应了时代发展需要
2 . 《晋书·刘卞传》中记载,时人刘卞"入太学,试《经》为台四品吏(正四品官)。访问(中正的月员)令写黄纸一鹿车,卞曰∶‘刘卞非为人写黄纸者也!’访问知怒,言于中正,退(刘卞)为尚书令史(正八品官)”。这体现了当时(     
A.人才的选拔标准更加开放B.选官权缺乏有效的制衡
C.九品中正制实施程序严谨D.选拔官员以考试为依据
3 . 关于禹死后的权力继承,有不同的说法。《史记》记载禹晚年将王位禅让于益,“启(禹之子)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成书于战国的《竹书纪年》则记载禹传王位于启,“益干启位,启杀之”。要对这两则史料进行辨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竹书纪年》的时间比《史记》早,其说法更可信
B.《史记》的内容都按照儒家思想修改过,不真实
C.《竹书纪年》在宋代散佚后重新搜集整理,不可信
D.需要搜集更多的史料,与这两则史料进行比较研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古代印度文明史因20世纪初考古发现被上推到公元前3千纪。古代西亚文明最初只有《圣经》的零星记载,19世纪以来考古发现了大量遗址、泥版文书,才发现了苏美尔、阿卡德和古巴比伦等文明。这表明(     
A.人们对古代文明的认识是不确定的B.考古发现能够创造新的古代文明
C.古代文明史的研究在过去重视不够D.历史研究需要不断了解学术前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通典》中记载:“隋氏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人不土著,萃处京畿。”白居易在为崔玄亮所作墓志铭中也指出:“自天宝以还,山东士人皆改葬两京,利于便近。”这表明当时(       
A.城市对乡村的文化优势日益增强B.选举体制变革推动士族的中央化
C.地方人才跨区流动机制逐渐改善D.经济重心变动影响人口迁移方向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辽、金、元、明清的北京城址图


古代北京发展概况(部分)

时期名称概况
辽代南京936年,辽获得幽云十六州后,升幽州为南京,定为陪都。《契丹国志》记载南京析津府“户口三十万。……陆海百货,聚于其中;僧居佛寺,冠于北方。……人多技艺,秀者学读书,次则习骑射。”
金代中都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定名中都大兴府,这是北京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成为王朝首都。时人记载中都“宫阙壮丽” “工巧无遗力”。中都仿照北宋汴京,采用回字形相套,宫城位置居中,城内建有礼制建筑,如郊天坛、雨师坛等。
元代大都1271年,元朝建立,定都于大都。大都采取传统以宫城为中心的形式,规整方正、均齐对称,街道系依《周礼》,按经、纬设置。大都人口近百万,大街两旁,“皆有种种商店屋舍”,为“商业繁盛之城”。
明清北京1403年,明成祖下诏改北平为北京。1421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南京成为陪都,明成祖诏告天下:“继承大宝,统驭万方。”此后一直到清代,北京一直是正式都城。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其他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7 . 西周时期的青铜铸造工艺精湛,比较显著的特点是器物上铭文较长,铭文内容丰富,字体优美奔放。依据如表所列并结合所学,对其解读、分析合理的是(     
器物所在时期字数主要内容
大丰簋西周初期78字记述武王克商,西归宗周,颂扬先王功烈、祭祀赏赐等
何尊成王时期122字记载成王营建东都洛邑的事
曶鼎恭王时期410字记载了五个奴隶相当于一匹马加一束丝
毛公鼎宣王时期497字记述周宣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的事
①铭文文字成为在中国出现的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
②器物上的文字价值主要体现在史料、书法价值上
③铭文为真实事件的记录,属于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④丰富的铭文恰好补充了西周传世文献记载的不足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不少中古传统的典籍中,比较简要记录了中国通向西方的陆上丝绸之路,但对于一些道路的细节,则缺少记载。1974年出土的一枚王莽时期的《传置道里簿》木牍,上面记录了长安到张掖郡氐池的20个置之间的里程,巧合的是,1990年出土的一枚《传置道里簿》木牍,记录了武威郡仓松到敦煌郡渊泉间12个置之间的里程;两相结合,正可以复原西汉时期从长安到敦煌的驿道和驿站设置情况。我们知道出土文献都是极其偶然留存下来的残篇断简,但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残简来举一反三地理解历史的真实情境。

——摘编自荣新江《出土文献所见丝绸之路概说》

材料二唐朝将安西都护府移驻龟兹后,在西域地区设置羁縻府州、建立镇戍守捉等军事防御体系,而连接这些府州、镇戍的道路,就是具有法令意义的“官道”或叫“驿路”了。按唐制,官道上三十里置一驿,非通途大道则立馆。当地出土文书记载的馆驿名称以及与馆驿有关的赋税记录,证明了唐安西四镇地区馆驿的广泛存在。唐朝的馆驿是当时西域地区最小的行政单位,它和烽铺往往同设在一处,所以兼有防御和交通功用。唐朝以安西为中心的驿路系统的开通,以及馆驿制度在西域地区的建立,成为唐朝军政人员、公文、物资往来的途径与支撑,同时也为丝绸之路上兴贩贸易的商人,提供了有安全保障的通畅道路。

——摘编自荣新江《唐代安西都护府与丝绸之路——以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


(1)据材料一,指出学者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
(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馆驿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作用。
2022-11-13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一轮综合检测(三)历史试题
9 . 湖南《巴陵县志》记载:“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广人挟重金来侧红茶,农人颇获其利。”湖南各产茶县竞相仿制,“湖红”产销量大增,据《平江县志》载:“道光末红茶大盛,商民运以出洋,岁不下数十万金。”“湖红”的产销表明(     
A.湖南是中国红茶的发源地B.海外需求刺激了红茶生产
C.商业资本助推近代工业兴起D.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2022-11-05更新 | 336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2023届高三11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10 . 清代医学家王清任认为“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他发现古人的脏腑理论以及绘制的解剖图常常自相矛盾,为此亲至义家、刑场,解剖观察尸体脏器,笃定了“先人典籍有误”。后著成《医林改错》,书中附有25幅人体脏腑图,均为其亲眼观察后所绘。这折射出(     
A.传统医学的近代化趋向B.古代科技的实用性特征
C.经世致用社会治学氛围D.传统医学记载失去价值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