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氾胜之书》记载:“凡麦田,常以五月耕,六月再耕,七月勿耕,谨摩平以待种时。”其大意为五月、六月对麦田进行两次翻耕后,七月进行耙地、耕地,进一步将土地“摩平”以保墒(保持一定土壤湿度),等到农历八月,冬小麦就适宜播种了。该记载(     
A.促使小麦成为主要粮食作物B.反映了农业动力领域的革命
C.说明关中地区实现一年两熟D.有利于精耕细作模式的推广
2 . 据记载北魏孝文帝在位29年出猎次数为0,后宣武、孝明、东海王、节闵、安定王诸世只3次出猎的记载。8帝73年平均24.3年才出猎一次。这反映出孝文帝改革后鲜卑族(     
A.传统经济方式发生剧变B.破坏了固有文化传统
C.尚勇猎射奋勇精神丧失D.改变了民族传统信仰
3 . 《汲郑列传》中记载:“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这从侧面反映汉武帝(       
A.为人内外不一B.削弱了儒家的社会地位
C.糅合儒法思想D.采取“外儒内法”治国策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据《后汉书》记载,汉肃宗时期汉人王追在云南地区任太守,“始兴起学校,渐迁其俗”;汉桓帝时期夜郎人尹真师从汝南许慎,学成后还授乡里,“于是南域始有学焉”。这些举措(       
A.为汉武帝尊崇儒术提供了契机B.有利于增强西南地区的文化认同
C.间接造成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D.实现了边疆和内地的一体化发展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乡绅亦即士绅,是中国科举文化孕育的一个特殊社会阶层。凡具有科举功名者,无论入士未士均居于士绅之列。那些未进入官场或退休回乡者“沉淀”于乡里社会,成为乡绅。乡绅是乡村公共事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如主持修路造桥、督促生产、兴办救济慈善事业、维护寺院、组织和捐资团练、维护地方安宁等。他们还是乡里纠纷和疑难诉讼案件的调节者和仲裁者,“由士绅解决的争端大大多于知县处理的”。如果整个乡村共同体遭遇重大灾难无法自救,乡绅还充当向国家或地方政府争取获得社会性资源的重要角色。据记载,乡绅还按时宣讲圣谕,圣谕以“重人伦”“重农桑”“端士习”“厚风俗”为主旨,是农耕时代带有强烈人伦色彩的行为规范。

——摘编自薛冰、岳成浩《古代中国基层自治实践对现代公共管理的意义》

  材料二 美国乡镇规模不大,一般在2000人左右。美国乡镇设有自己的行政机构,行政工作由几位行政委员主持,一般小镇三人,大镇九人。乡镇的行政委员每年由该镇居民选举产生,虽说行政委员处理公务都是自行负责,但必须按该乡镇居民早先通过的原则办事,不然他将会受到质疑,甚至被罢免。行政委员的行为主要对该镇居民负责。除了行政委员外,每个乡镇还要选举十几名主要的官员负责诸如税收、治安、教育、道路、审计、财务、济贫等具体事项。官员没有固定收入,每项公务的任命单上都写有单位工作量的报酬,按量计酬。一般来说,公民平日都有各自的营生,做官只是尽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属于服务性质;不过,能有幸被居民选中、认可也是一种很高的荣誉。如果官员在位时能兢兢业业为本镇居民服务,赢得信誉和口碑,那么对自己经营的事业无疑作了一个活广告。所以,大多数乡镇官员对工作有热情,但并不贪恋官位。

——摘编自雷海燕《美国的基层民主与居民自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乡绅的职责,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乡镇自治与中国乡绅自治的不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诗经》记载,成汤时期”“正域彼四方”“奄有九有”;至武丁时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在此情况下,商统治者(     
A.着力加强王权B.建立起集权统治C.以尹直辖地方D.实行了外服制度
2023-11-03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河北柏人城遗址是我国保存较好的古代大城池之一,史籍记载:“柏人城,尧所都也。”尧帝在柏人城一带开门纳谏,广揽贤士,在大麓(尧山东麓)接纳了虞舜。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A.建立起了最早奴隶制国家B.宗法血缘关系走向了瓦解
C.具有原始的民主政治传统D.贵族等级分封制逐渐确立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都城的工业污水主要来自印染、造纸产业,这些水污染会引发瘟疫蔓延、疾病流行,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在隋朝之前,古人处理生活垃圾以及污水以就地掩埋为主,慢慢的才开始有专人处理。到了唐朝,开始出现了一系列关于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的法律。

《唐律疏议》中记载:“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疏议曰:具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谓‘侵巷街’以下,主司合并禁约,不禁者与犯人同坐。”换而言之,如果随意倾泻污水或者乱扔垃圾,被武侯、不良人发现,需要面临被杖击六十的处罚。唐朝这些严苛的法律为后来的宋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北宋初年,朝廷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予以治理工业污水。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先是明令“内金水河两岸,即创置短墙遮护,不许放入浊污河水”,后又通过开小池和置斗门的方式来控制水练、过滤污水,同时还开凿了退水沟渠,将染院产生的废污水泄至宫城外的城壕中,以此减少对城内水域的直接污染。宋代政府还把对河渠的治理养护纳入到官员的考核目标中。宋代政府对环境、水源卫生保护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摘编自牛素娴《两宋都城的用水及水源卫生》

材料二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表示:海洋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日本政府不顾国际社会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核污染水排海,这一举动无视公共利益,公然向全世界转嫁核污染风险,极其自私自利,极其不负责任。长期以来,围绕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一直存在严重关切,日方做法的正当性、合法性、安全性也一直受到广泛质疑。无论日方如何辩解,都改变不了未来30年日本将把上百万吨的核污染水持续向太平洋排放的现实,都改变不了排海将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风险的事实。中方强烈敦促日方正视有关国家表达的合理关切,立即停止核污染水排海。

——摘编自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加强城市工业污水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对日本核污水排海的态度,谈谈你的认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保山坝,是保山农业的代表。史料记载,远在殷商时代,保山坝土著居民“濮人”已向商朝纳贡。保山坝人更是以吃苦耐劳的“大肋巴”精神,精心耕耘着自己的家园,逐渐摸索出一整套向大地要粮的过硬本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出台惠农政策。保山积极响应国家政策,1990年在保山坝6个乡(镇)50个行政村(办事处)建设10万亩吨粮田,并组织吨粮田指挥部负责实施。新型两系杂交粳稻育种理论和技术创新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十四个“保大麦系列”新品种通过国家品种登记。保山市啤饲大麦高产栽培五年创五个全国第一。1957至1995年,保山地区累计调出84.8亿公斤粮食支援全国各地,2018年保山市粮食已连续十五年增产,被人们赞誉为“滇西粮仓”。

——摘编自郑家文《保山市粮食生产发展的辉煌历史成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进保山粮食生产发展的措施及其效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保山粮食生产发展的特点及其意义。
2023-08-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我国古代历史叙述多采用寓褒贬于记事的“春秋笔法”,如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灵公荒淫无度,民不聊生,最终为赵盾族弟赵穿所杀。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弑君。”赵盾感到冤枉,辩解道:“弑者,赵穿,我无罪。”董狐说:“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孔子赞其为“董狐直笔”。这说明(     
A.史官董狐坚守历史书写的客观性B.官修史书所记载的史事不足为信
C.对历史的记录应采用“春秋笔法”D.历史真相与历史价值观不宜混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