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著名史诗《吉尔伽美什》记载,乌鲁克城邦在面临基什入侵时,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主张抵抗,遭到贵族会议的反对。但是他的主张在得到公民大会的支持后得以实现。这一记载反映了当时(     
A.两河流域的原始民主制B.古印度种姓制度的衰落
C.古代埃及实行君主专制D.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运作
2 . 下表所示是不同史书记载的关于汉代的一些经济活动。这些记载(     

史书

经济活动

《汉书·伍被传》

“重装富贾,周流天下,道无不通,故交易之道行”

《盐铁论·力耕》

“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贯之所臻(聚集),万物之所殖者”

《汉书·食货志》

商人“因其言厚,交通五侯,力过吏势,以利相顷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编……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
A.印证了汉代商品经济较为繁荣B.说明汉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C.表明区域经济差异的日益凸显D.反映出国内长途贸易条件成熟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官方刻书是元代图书出版的主要途径,官方刻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由中央机构刻印,二是由中央各部门、地方政府机构通过行政命令颁布到各路儒学刻印。元代政府在各路、府(州)、县等各级行政区设立的地方学校,因传授学习的内容多为儒学经典和学说,又叫儒学。有文献记载:“元时书籍,并由中书省牒下诸路刊行。”这里的“诸路”就是指各路儒学。元代儒学刻书受到政府政策和经济两方面的大力支持,所刻印的书籍数量大、质量高,在元代出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后世提供了许多翻刻、重刻的底本,对保存和传播古籍作出了重大贡献。

——摘编自张若群《论元代儒学刻书》

材料二   明代自嘉靖之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江南富庶地区,工商业蓬勃发展,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城市里聚居着大量市民、工商业者及文人,在人文新思潮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追求自由、热衷娱乐的生活习惯,看戏、听书、读小说迅速进入他们的日常生活。这时出版物数量巨大,浩如烟海。傅惜华《明代杂剧全目》著录明代杂剧523种,《明代传奇全目》著录明代传奇950种。它们的刊行主要依赖民间书坊。所以,“篇帙繁富,远过前人”,尤其是嘉靖万历年间坊刻通俗文学读本盛行,成为明代刻书业的一大特色。

——摘编自许婉璞《明代中晚期刻书业的特色及文化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元代刻书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元代相比,明代中晚期刻书业的新变化,并分析其成因。
2023-04-3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关于汉代是否存在夜间出行,《后汉书·廉范传》记载“旧制禁民夜作”,但《东方朔传》中记载了汉武帝年轻时常夜行游猎;《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写丞相田蚡至魏其侯家赴宴“卒饮至夜”;东汉《舞赋》描绘了宴饮结束,时当夜半,众宾乘马散去的情形。据此可知(     
A.官方史书的记载最为完整可信B.历史叙述具有主观随意性
C.确认历史事实要综合多种叙述D.文学作品可证实史书真伪
5 . 我国古代历史叙述多采用寓褒贬于记事的“春秋笔法”,如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灵公荒淫无度,民不聊生,最终为赵盾族弟赵穿所杀。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弑君。”赵盾感到冤枉,辩解道:“弑者,赵穿,我无罪。”董狐说:“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孔子赞其为“董狐直笔”。这说明(     
A.史官董狐坚守历史书写的客观性B.官修史书所记载的史事不足为信
C.对历史的记录应采用“春秋笔法”D.历史真相与历史价值观不宜混淆
6 . 唐代《云仙杂记》记载:“开成中(836~840年),物价至微。村落买鱼肉者,俗人买以胡绢半尺。”白居易的《卖炭翁》中也提道:“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     
A.唐朝商品经济的繁荣B.实物税取代货币税成为主体
C.布帛具有货币的职能D.物物交换成为主要交换形式
2023-07-19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文山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文综历史试题
7 . 下表所示为关于北魏至宋代镇的沿革的记载。这反映出(       

朝代

记载

北魏

缘边皆置镇都大将,统兵备御,与刺史同

隋代

有“镇置将、副”的记载

宋代

本朝平定诸国,收藩镇权……诸镇省罢略尽。所以存者,特曰监镇,主烟火兼征商

A.中原王朝的边境压力逐步减轻B.地方行政机构不断简化
C.镇从军事机构演变为监察机构D.镇的功能发生较大转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戊戌变法史》记载,在百日维新的103天中,各衙门、各省、各州天天奉诏,这是清朝历史上下达中央政府文件最密集的时期。不过,除湖南有些动作外,京官和各处督抚对新法的落实多停留在口头上,所以事实上只形成了一场短命的“口水变法”。由此可见,百日维新(       
A.遭到民众的公然抵制B.以湖南全省为试点地区
C.急于求成却缺乏贯彻D.对京官的利益损害最大
9 . 孟泰是20世纪五十年代第一代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据记载:“1950年初冬的一个晚上,高炉水门被堵,孟泰踹碎水道表面冰层,跳入其中,俯身抠除堵塞的杂物,使高炉循环水线恢复畅通。经历十几次抢险之后,铁厂工人敬佩地称呼孟泰为‘老英雄’。”由此反映出(     
A.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B.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C.国民经济恢复成就显著D.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2024-03-3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在于“有贡就有市”。《明会典》中作为“正贡”的贡品记载,日本国仅见20种;而据《皇明永乐志》物品清单显示,日本一国的物品达到248种之多。据此可推知,当时(     
A.官方严格奉行海禁政策B.民间贸易占有重要地位
C.朝贡贸易阻碍经济发展D.朝贡贸易体系受到冲击
2023-02-09更新 | 248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