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清之际,江南是全国最大的棉布生产区,每年从华北地区输入北花,从湖广地区输入襄花。山东、河南等植棉区,由于不善织布,每年却要从江南大量输入棉布而向江南等地输出棉花。据此可知当时(     
A.棉纺织业出现新生产关系B.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C.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达D.江南是全国的经济重心
2 . 拜占庭在实用科学如建筑、美术等方面成就突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教堂采用了拜占庭式的穹顶。正当文艺复兴兴起时,拜占庭则出现了与人文主义近似的倾向,即所谓“拜占庭文艺复兴”。据此可知,当时欧洲(     
A.思想解放植根于东欧文化B.东正教文明区域扩展
C.文化的同源异流特征明显D.东西欧文化遥相呼应
2023-02-19更新 | 1767次组卷 | 29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天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从20世纪50年代末,美元海外持有者就已经开始抛售美元、购入黄金的行动;1965年,戴高乐迫使美国同意法国换回了15亿美元的黄金,在此影响下,西欧、日本等国纷纷跟进,两年内美国的黄金储备减少了3000吨。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维系的主要原因是(     
A.美元丧失国际主要货币的地位B.美法之间矛盾的激化
C.世界经济发展及其格局的变动D.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665年,世界上最早的科技期刊《学者杂志》在巴黎问世,主要报道物理、化学和数学等方面的最新发现。到1730年,英法等欧洲7国已有330余种科技期刊相继问世。科技期刊的问世为解决发明权之争提供了有效手段。这表明(     
A.科学期刊成为主要读物B.科学与技术已紧密结合
C.科技成果改变人类生活D.科学研究孕育工业革命
5 . 二战后,西方对文官制度进行调整。如进行职业分类、重视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修改文官录用原则,成立文官学院,对各级行政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此举旨在(     
A.提升文官职业技能B.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C.杜绝政党分肥现象D.服务于政党统治
6 .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下列对“一国两制”理解正确的是(     
A.最早是为解决香港问题提出B.首先在澳门地区成功实施
C.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D.实现了台湾问题顺利解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4世纪,面对黑死病的大流行,时人雅科迈认为腐坏的空气被吸入人体,会损害器官;戈恩提勒指出病人呼出的气体带有致病的“种子”;瓦勒斯库斯则强调病人呼出的气体会污染空气。这些认识(     
A.科学地揭示了疫病成因B.为隔离传染源提供了学理依据
C.扼制了疫病大规模传播D.改变了人类对细菌的无知状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代的苏州府、松江府、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分布着丝绸业市镇、棉布业市镇、粮食业市镇、盐业市镇、笔业市镇、冶业市镇、海运业市镇等,不仅是财赋重地,而且是农工商各业发达的经济重心。江南市镇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网络”,而不是孤立的“点”,发达的市镇网络把各市镇联成一体,发生密切的经济联系。这表明明代(     
A.市镇经济专业化发展B.城市经济职能进一步扩大
C.全国性统一市场形成D.手工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虽然经济全球化现象看来已是不可抗拒和逆转的客观事实,但是人们对其评价态度分歧仍然存在。发展中的经济全球化已然触动许多人的利益,例如产业之间的不适应,文明之间的不适应等等。这恰恰说明了全球化现象的复杂性,我们不能轻易地选择反对或支持。这表明经济全球化(     
A.既是机遇也是挑战B.不符合世界发展趋势
C.遭到人们全面抵制D.违背经济发展的规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虽然从法律上看,斯巴达长老会和国王拥有相当的权威,可是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他们的地位并不显赫。监察官对国王形成了有效监督,公民大会在选举、宣战、媾和等重要问题上享有决定权。斯巴达政体200年来的稳定,也反映了公民对自己的地位相当满意。这说明斯巴达(     
A.长老会和国王具有绝对权威B.实行直接民主政治
C.公民大会垄断一切军政大权D.有较强的公民意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