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7世纪的思想家洛克认为:立法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国家形态的确立来自立法权的规定,其他国家机关应视为立法机关的授权机关,在必要的情况下,立法机关可以收回其授权或者对其他机关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这一主张(     
A.为三权分立理论打下了基础B.是民主共和体制的理论基础
C.体现了反对君主制度的精神D.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
2 . 在某回忆录中有这样的描述“今天是中华民国诞生三十八年纪念日,又是元旦,我们住在首都南京,已临着兵火的边缘。上年十一月末起,长春、沈阳相继沦陷,徐蚌会战失败,黄百韬将军……殉国,我军全部撤离徐州。”据此推知,当时(     
A.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即将基本被消灭B.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
C.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D.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2024-05-0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三)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3 . 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 下诏:“贫下之人, 农桑之际。多缺粮种, 咸求倍息,致令贫者日削, 富者岁滋……天下诸州, 每置农桑, 令诸县审责贫户应粮及种子, 据其口粮贷义仓, 致秋熟后, 照数征纳, 庶耕者成业, 啬人知劝。”这说明当时(  )
A.政府限制高利贷以发展农业B.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
C.出现了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D.政府大力推广农桑作物以立国
4 . 公元前409年,阿尼图斯受命去营救被围困在斯巴达的三十只军舰,出海时遇到了风暴遂即回到雅典。但是这种行为激怒了雅典人,阿尼图斯受到了指控。为了逃避审判,阿尼图斯通过贿赂陪审团获取了对他有利的判决,并最终无罪释放。这说明,在古代雅典(  )
A.陪审团是最高权力机关B.民主政治体制存在缺陷
C.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D.司法审判不能体现民意
5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北宋年间,“公私上下,并苦乏钱”,谓之“钱荒”。对其成因,时人多有分析——李觐指出:“销一法钱,或铸四五,市人易之,犹以二三则常倍息矣……国失法钱,而民得恶钱”。曾巩认为:“夫释、老之徒,以铜为器……所增之器,有销钱而铸焉者”。沈括则说:“四夷皆仰中国之铜币,岁阑出塞外者不赀”。针对这一现象,在变法筹备阶段,王安石提出:“欲钱重”,“当修泉府(中央货币管理机构)之法,以收利权”。熙宁四年三月以后,在限额铸行和严抓质量的前提下,开始逐渐向全国各地推行新铸“折二钱”(可当两小钱使用)。在推广交子的主客观条件尚未成熟之时,王安石把出卖度牒(封建国家发给僧尼的身份证明,可免除地税徭役)作为缓解财政困难的权宜之计。但出于增收的目的,王安石放开铜钱出口;并放任民间以铜铸器,认为“铸钱不如铸器之利,又安以钱法为?”

——摘编自俞兆鹏《王安石货币思想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安石进行货币管理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货币管理改革。
2024-01-16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史载武帝好《公羊》,昭帝传《孝经》《尚书》,明帝通《春秋》《尚书》。“议礼、制度、考文,皆以经义为本”,成为武帝以后汉代政治中较有特色的制度。此外,儒学讲求调适人伦,纯化风俗,其义理易为“匹夫匹妇”所认知和认同,故而狱吏走卒、农夫牧人、幼童白首纷纷诵读儒经。这表明,汉代(       
A.统治者重视儒学的教化功能B.儒学教育逐渐官方化和制度化
C.儒学向思辨化和世俗化转变D.王霸杂糅的治国理念逐渐形成
2024-01-16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84年,英国人密迪乐指出:“强有力的证据表明科举考试制度的优点和中国政府的榜样已导致了欧洲和美洲一些最开明的国家采用这种方法以提高其文官的效率。”这是在英国于1855年试行并于1870年全面推行文官考试,以及美国于1883年开始采用文官考试制度后做出的评论。下列选项中,属于“强有力的证据”的是(     
A.避免出现争权夺利的现象B.维护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C.实现了两官分途和政治中立D.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摊丁入亩被誉为“从古未有之善政”。雍正九年,湖北省钟祥县发生一起“聚众抗粮”事件,民变因反对摊丁入亩而起。湖北巡抚王士俊认为由丁银通省均摊方式增加了民众的负担而引发。其后,“乾隆四年奉汇将江夏等十九州县于钦奉恩诏等事案内题准,应征原额丁银各就本州县情形各归各项摊征”。该事件反映了摊丁入亩实施(     
A.实际上增加了农民负担B.是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重大改革
C.要因地制宜选取丁银摊征方式D.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9 . 阅读如图,下列选项中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历代亩产总体呈增长趋势,增速较快
B.战国中晚期亩产与青铜农具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关
C.秦汉亩产提高与南北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形成相关
D.明清时期亩产提高外因是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的传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