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部统编历史教材下表为1954~195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新中国第一部统编历史教材情况。

主要问题

编写原则

如何贯彻民族政策问题

贯彻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于民族问题的观点,正确地分析历史材料,肃清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的隔阂和歧视,以及过去统治阶级加给各民族人民的诽谤和污蔑;在中国境内的各民族都不用“外族”、“异族”等称呼。

历史基本线索问题

紧紧掌握住阶级斗争这条基本线索,而在阶级社会发生以前则以生产斗争为基本线索。

人民群众和个别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真正推动者与创造者;适当介绍一些在历史上有重要作用或与重要的历史事件有密切联系的人物。

如何贯彻爱国主义思想和培养民族自尊心问题

“我们不能由于最近一段历史时期的落后而掩蔽了过去长时期历史的先进性。”“我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主要是亚洲各国人民在历史上有悠久的友好关系。他们在经济上、文化上的交流,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工作中的几个原则问题》(1956年)

结合材料,以“历史教材·时代写照”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中国近代经济史的阶段划分,或称分期问题,在学界一直没有定论。下表是其中两种观点:

第一种

第二种

划分依据

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阶段性作基本线索

以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作基本线索

划分阶段

18401919年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开始、形成和进一步加深阶段18401895年:资本主义经济产生阶段
19191949年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缔造、产生、发展、取得彻底胜利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日趋没落、最后全面崩溃阶段

18951927年: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19271949年:资本主义遭受摧残和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发展阶段

——据杜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模式、阶段划分与规模度量》整理

你赞同表中哪种观点或自己提出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阐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修昔底德是古希腊三大史学家之一、古典“人本史观”集大成者,在整个西方史学发展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希腊神话中包含希腊人对于“人”的观念的最初思考。公元前5世纪,智者学派代表普罗泰戈拉,初步将哲学的视角指向了“人”。古希腊杰出医者希波克拉底强调医生应更多地着眼于病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性格特征。修昔底德亲历了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辉煌和战争的残酷,他写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当代人写当代史,既没有可供参考、借鉴的前人著述,也没有留存的档案、史料,因此他奔走于希腊世界多个地区实地考察,一方面多了解、多询问,另一方面将不同目击者提供的资料进行相互印证。修昔底德在解释历史事件时,能够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入手,进行综合分析,并认为自然界自身的运动才是导致自然现象发生的原因,而非神明的意志,极力地赞美人、歌颂人,才使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更加可靠,铸就了其在西方史学发展中的不朽地位。

——摘编自王旭《论修昔底德著作中的“人本史观”》

材料二   先秦是中国古代人本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以人本思想发展为线索反观该时段史书编撰的变化,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中国古代史家独特的历史见解和以人为重的史学传统。先秦史书在断限,即在选择要记载的人事内容范围上比较模糊,如《尚书》大抵记载虞夏商周之事,直至春秋战国史书在断限方面则变得比较确切。《尚书》之诸多篇目简洁却不明了,集中记叙周君主、周公、召公等少数人之言语。至春秋战国,为更有效地记载历史,以被史家所认定的人主活动的时间顺序为目,同时史家开始着重于叙事,其记载的人物数量急剧增加,并且这些人物事件的分布并不是零散的,相同人物的事件分布较为集中,使读史者能够更有效地掌握史实。《左传》时,更出现了“君子曰”的论史形式,编者可以在“君子曰”后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及评价等,这是比“春秋笔法”更为明确的以书史的方式介入现实政治的表述方式。

——摘编自蒋迪《从人本思想的发展看先秦史书编撰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修昔底德“人本史观”产生的原因,并对其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本思想影响下的先秦史书撰写演变的趋势。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史学发展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工智能的广泛渗透应用与快速迭代更新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线索之一,其本质为一种新的社会生产力。 以生产力学说为指导,推动和促进人工智能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具体到现实社会,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品更加智能、服务更加便捷,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此外,人工智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劳动工具的传统印象,解放了劳动者。 可以说,人工智能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时代之一。

——摘编自闵江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视域下人工智能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

材料二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担心会出现不当营销行为,从而扭曲市场规则,考虑并制定规则在法治框架内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生成式人工智能,避免出现恶性竞争、滥用个人隐私、结成不正当联盟,以及有意或无意利用算法营利的现象。人们认识到,这种后工业社会的新型网络结构并没有使所有人受益。 完善人工智能市场公平机制涉及一系列问题,要以实施政策、指导方针、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确保人工智能系统的应用程序以道德、透明和公正的方式开发、部署和使用。

——摘编自丁元竹《为人工智能发展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人工智能技术运用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和发展。
5 . 揭示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阅读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回答问题。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目录子目关键词摘编
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村落的产生人类、农业、居住形式、公共活动场所
集镇的出现生产力、交换、财富和人身安全、市场
城市的产生功能、布局、典型代表
世界各地的民居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水平、文化习俗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演进工业革命
居住条件的改变居住、生活服务
基础设施的发展自来水、电力、交通、通讯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环境、交通、贫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第四单元的内容主旨。(要求:主旨明确、线索清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不超过300字)
2024-02-01更新 | 13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阶段性检测二)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民币问世以来,在印制和防伪技术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表所示为各套人民币的相关信息。

发行时间代表性技术
第一套人民币(194812月正式发行,19555月停止流通)采用在票面图案中加入“暗记”(即将图案放大后,会出现特定的口号字样)的防伪方式,未使用水印、紫外线荧光物质等
第二套人民币(19553月开始发行,19644月、19991月、20074月分批次停止流通)开始采用水印防伪;其中3元、5元、10元的钞票由苏联代印
第三套人民币(19624月开始发行,199912月纸币停止流通、20007月硬币停止流通)全部使用国产印钞机印制,在国际印钞界首次实现干胶印一版多色接线印刷,和广泛使用安全线技术的欧美货币相比,“个性”十足
第四套人民币(19874月开始发行,20185月停止流通,个别小面额除外)1元以上的主币上增印了盲文符号;采用多种雕刻制版、多色接线新技术,以及防伪安全线(全埋式)
第五套人民币(199910月开始发行,为现行人民币)券别结构、钞票材质、制版印刷等全面实现了与国际接轨;201511月,100元纸币调整了票面图案、防伪特征及布局,机读性能进一步提高

——据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名片人民币发行70周年纪念展”(2018年)展会内容整理


从材料中任意提取一条人民币发展线索,据此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中国现代史的知识加以阐述。(要求:发展线索源自材料,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的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发展阶段 标志事件
第一轮全球化 最早有记录的全球化始于中国汉朝的“丝绸之路”。但国外主流文献把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作为第一轮全球化的开端。
第二轮全球化发轫于1 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或技术革命把全球化推向高潮,并被看作为第二轮全球化的起点。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终结了第二轮全球化。
第三轮全球化由美国主导延续至今的第三轮全球化,萌发于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逆全球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逆全球化”浪潮开始涌现。

——整理自万广华,朱美华《“逆全球化”:特征、起因与前瞻》

根据表格内容和所学知识,以全球化为话题展开论述,题目自拟,要求论证详实,线索清晰,条理清楚。
2023-02-24更新 | 405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越古今跨山海

近日国产通讯产品的卫星通讯功能引发热议,也引起了大家对于信息传播史的关注。

依据提示,整理线索

(1)将以下选项填入“技术发展”的相关空格内
A.无线电通信与互联网B.造纸术与印刷技术C.口耳相传与依赖自然力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
(2)将以下选项填入“信息传播”的相关空格内

④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
(3)下列三则材料中,能说明信息传播有利于政令通达,便于国家统治的是材料①_______;有利于商贸沟通,社会经济发展的是材料②________;有利于文化传播,开拓人们视野的是材料③_______。(填字母)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信息传播发展的认识。
2023-12-14更新 | 4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6月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3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榭岛遗址的年代相当于龙山文化早期,发现了双排并连的盐灶,手制厚胎粗糙的煮盐陶盆,用于支撑陶盆的烧土柱等。先秦文献《世本》记载:“夙沙氏始煮海为盐”,而宁波大榭岛发现的史前制盐遗存就是煮盐的,鲁北沿海也有史前存在煮盐遗址的线索。到商周时期,从鲁北沿海的考古发现看,煮盐规模显著扩大,煮盐工艺流程也更加进步,尤其出现了有意用草木灰铺就的摊场,来泼洒卤水并刮取生成的盐土,以及周壁抹泥防渗的淋卤坑,来过滤盐土获得符合煎煮要求的高浓度卤水,这应该就是文献记载的我国古代传统的煮盐工艺“淋煎法”。

——摘编自王青、曹洋《我国海盐考古二十年回顾》

材料二   把古沉船“华光礁1号”上的器物,与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出土和出水的瓷器进行对比,发现它们之间具有高度相似性。由此可以推断这是一艘从中国港口装货,经过海上丝绸之路。最终将商品运送至东南亚国家的远洋商船。

“华光礁I号”的船载货物类别,是宋代海外贸易商品的一个缩影,其中尤以外销陶瓷器最为突出。因“华光礁1号”是一艘南宋早期沉船,各窑口的工匠按自己的理解生产瓷器。到了“南澳1号”沉船所处的明代中晚期,大量带有异域风情的瓷器出现,海外贸易实现了从过去的纯输出到“订制”输出的转变。

——摘编自符宇群:《贾宾:“海丝”古沉船如何诉说中外交流往事》


(1)分别说明材料一、材料二作者如何运用考古成果进行史学研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光礁I号”的考古文物可用于研究哪些历史课题(拟出一个课题名称即可)。为深入开展所列课题的研究,请简要阐述你的研究思路。
2023-07-2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典”指以“六经”为代表的先秦典籍。《史记》太史公曰:“书缺有间矣。”唐司马贞解释说:“言古典残缺有年栽,故曰有间。”《后汉书》称孝明皇帝“垂情古典,游意经艺……正坐自讲,诸儒并听”。

有学者提出,对“中国古典”的学术研究可称为“中国古典学”,它至少涵盖三个层面。其一,商周文献、诸子之学、秦汉典籍,以《汉书·艺文志》中所列六类书目为代表。其二,与典籍相关的文字学,如陶玉石器上的刻划文字、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两汉今古文以及相关的音韵学、训诂学,以汉代的《尔雅》《释名》《说文解字》为代表。其三,以传世经典与文字资料为线索,充分利用考古资料,统合研究“中国古典”,如古代文明、思想文化、学术史研究等。

有西方学者认为,从西周到魏晋时期为中华文明的“古典时代”。进入古典时代后,技术发展使得农业和整个文明的扩展速度与强度都大大超越过去。秦汉帝国确立了其后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要素。该文明要素的结构不仅包括庞大官僚体系和国内服务系统,还包括把这个广大的文明连接起来的道路和运河,支持着农业基础的灌溉网络,以及保护中国内地免于游牧民族袭扰的庞大的边墙。正如这些成就所表明的,中华文明是全部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文明之一。

       ——摘编自《百年考古推动中国古典学步入黄金时代》《全球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典学”的研究对象。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在“古典时代”的开创性贡献。
2023-07-10更新 | 2939次组卷 | 21卷引用:第三单元专题注重史学素养,凸显学科特色-03历史解释-【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