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03 道试题
1 . 在英国,二战后政府部门最高层次的常务次官,由高级的、高资历的常任文官担任。撒切尔夫人上台后采用“掺沙子”的做法,适当地改组常务次官的人员结构。如将她的秘书惠特摩直接任命为国防部的常务次官,任命庇特·密特业为财政部首席次官。据此可知(     
A.“政治中立”的传统原则被破坏B.传统文官制度出现重构趋势
C.高级文官一统天下被彻底打破D.政务官的专业能力得到重视
2 . 宋明乡约注重道德教化,通过定期聚会表彰善行、纠正恶行来提高民众的道德修养,聚会议事注重道德理性原则。乡约在治乡实践中逐渐与保甲、社学、社仓等治理方式结合,统合处理赋税收缴、治安维护、百姓教育、灾困救济等事务。材料表明(     
A.乡约的功能发生重大改变B.基层治理的成效更加明显
C.宋明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D.官府和民间协同治理基层
2024-05-1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美伊关系与经济制裁】

材料一   美伊关系的交恶始于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在此后40多年里,美国没有停止对伊朗的制裁,背后的原因是美国担心伊朗对其中东霸权带来威胁。美国对伊朗制裁的起点是1979年卡特政府下令停止对伊朗的石油进口,并冻结了伊朗政府在美国银行120亿美元的资产,此后历届美国政府大多维持或升级对伊制裁。到奥巴马政府时期,又借口伊朗研发核武器,美国联合部分主要国家对伊朗进行全方位制裁。美国政府对伊朗采取的金融制裁主要有以下两种手段:一是禁止伊朗进入国际金融体系。切断SWIFT系统(国际资金支付清算系统),使伊朗无法使用美元、欧元等进行跨境交易。制裁实施后伊朗石油出口量大减,GDP随之下降。二是冻结伊朗政府以及相关人员的银行资产。这不仅限制了经济运行,也引起伊朗人民的恐慌,对伊朗货币贬值和高通胀的预期进一步加速伊朗货币的贬值。

——摘编自陈华李鹏飞《美国对他国金融制裁的基础、路径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材料二   美国金融制裁明确地违反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一方面它是针对完全不相干的第三国直接或间接地实施了强制性的惩罚措施迫使其断绝与目标国的经贸往来,而贸易自由本身就属于一国内政,不容许他人干涉;另一方面通过美国实施次级制裁体现出的对本国管辖权的任意扩张,特别是以各种理由对他国属地管辖的突破也凸显出对他国主权的侵犯。

——摘编自范晓波《美国金融制裁的基石与应对》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对伊朗进行经济制裁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评述美国滥用金融制裁打击伊朗的行为。
2024-05-1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公元前8世纪后期,位于美索不达米亚东北部与西南部强大的埃及王朝夹缝之间的以色列王国遭到蚕食,大批居民被迫迁往异域。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亚述帝国的入侵B.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C.波斯帝国的扩张D.巴比伦王国的统一
2024-05-1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海洋意识的演变】

材料一 秦汉统治者采取了诸多措施加强海疆管控,塑造了以海为界的海疆自然实体。宋朝完善唐以来的市舶司制度,招诱蕃商来华,鼓励国内商人出海贸易,还奖励贩洋私商卓有成就者官职;从中央政策制定到地方行政管理,再到民间海商都积极参与海洋经济活动,整个社会弥漫着较为浓厚的海洋经济意识。明清时期欲利用海洋阻断陆地与海上力量的来往,人为制造沿海的“空心地带”以维系政治统治。依靠远离海洋来坚守疆土抵御外敌,即使海上威胁已消除,政府也始终利用其政治权力优势,压制海洋经济的发展,僵化了秦汉以来的海疆安全意识。

——摘编自胡林梅、文绪武《中国古代海洋意识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材料二

内容出处
“海运之利有三:曰国计,曰民生,曰海商……古今以兵力行商贾,未有如英夷之甚者!”魏源《海国图志》(1852)
“至若泰西,诸国夙精格致之学, 创水火机器等法, 而西土   多恃航海贸迁,且军旅战阵亦重水师,于兵船轮船之制,尤属无奇不出,往往为华人耳目心思所未逮。”桂林《海防考略》(1873)
“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也。而商业势力之消长实   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故欲伸国力于世界, 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梁启超《论太平洋海权   及中国前途》(1903)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海洋意识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海洋意识的变化及其原因。
2024-05-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在下面这幅漫画中,德国正将“战果”装进自己的袋子,俄国则将手伸向亚洲,而英国以静制动,仔细观察,为捍卫英国的利益随时准备出手。该漫画

A.揭示了殖民体系注定将走向崩溃B.反映了“有效占领”原则遭到破坏
C.体现了列强瓜分世界的激烈竞争D.释放了被压迫人民反抗斗争的信号
2024-05-1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中古中后期,欧洲城市的自治权须经领主颁发的特许状授予和确认,但如果新领主继承爵位,则必须重新确认特许状。虽然这种做法不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但由于金钱和利益上的相互依赖,城市与领主之间的“合作”还是持续下去了。据此推知,西欧城市发展(     
A.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形成B.拉开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C.孕育着社会变革的因素D.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
2024-05-17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从公元前4千纪末到公元前330年,苏美尔语、古巴比伦语、阿卡德语和阿拉米语先后成为西亚地区的主要通用语言,情况如下表。主要通用语言的变化反映了(     
主要通用语言兴衰时间大致使用范围
苏美尔语公元前4千纪末-公元前2千纪前期苏美尔诸城邦之间
古巴比伦语公元前2千纪前期-公元前2千纪后期从地中海东岸到伊朗高原
阿卡德语公元前2千纪后期-公元前6世纪中期地中海东岸地区
阿拉米语公元前6世纪中期-公元前330年亚述帝国及波斯帝国全境
A.西亚地区政局动荡B.文明的区域性扩张
C.商品经济迅速发展D.希腊化世界的拓展
2024-05-1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52年10月,中国政府同锡兰政府签订了用大米换橡胶的长期贸易协定。1955年,中国政府同埃及政府签订了贸易协定,使中国获得了棉花这一战略物资的稳定进口来源。这些举措(     
A.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B.顺应了国家工业化战略
C.加强了与第三世界的合作D.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2024-05-1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1944年6月,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一行21人应邀来延安采访,其中有来自美联社、《时代》杂志等外国记者6人。毛泽东亲自安排接待工作,指示有关部门为采访提供便利,并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这(     
A.有助于为抗战营造更良好的舆论环境B.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掌握了舆论主动权
C.反映出中国共产党获得了盟国的支持D.激发了广大有志青年奔赴延安的热情
2024-05-1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