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74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中世纪时,教会通过教会法明确了12种可以收取高利贷利息的情况,保障了社会的正常借贷;教会为了减少交易中抬高物价和欺诈他人的行为针对商业贸易做了相应规定。该学者意在表明教会(       
A.提升了全体人民的幸福感B.制定了体系化的经济法律
C.通过教化增强了自身权威D.客观上利于西欧社会转型
2024-01-1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随着粮食生产的增长,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加工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宋朝农村中出现了从事个体小商品生产的专业户,专门经营蚕桑、茶、菜、漆、花、果、蔗等。嘉泰《吴兴志》说“山乡以蚕桑为岁计,富室育蚕有致数百箔,兼工机织”;陈旉《农书》记载湖州农家“唯藉蚕办生事”。材料反映出(     
A.江浙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小农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C.商品经济向农村渗透的趋向D.商税收入成为重要财源
2024-01-1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观察下图,据图中变化信息推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遭破坏B.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C.诸侯国修筑长城防范匈奴D.国家组织能力加强
4 . 如表为1954年召开的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构成情况表。据此可知,当时(     
项目界别构成基本构成
工人农民党政干部知识
分子
解放军其他共产党员非共产党员妇女
比例0.9%53.2%15.3%5.4%1.8%23.4%75.7%24.3%13.5%
总数
(单位:名)
159176226842715
111111
A.国家工作重心发生转移B.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得以建立
C.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完成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得以巩固
2024-01-1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康德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10年,川东道、重庆府举办第一次工商劝业会(赛宝会) “征集川东属之物品陈赛于南郊”,售货总额28万两。赛会选送重庆鹿蒿厂的玻璃器皿、江津的花麻布、璧山的蜀锦参加南京举行的博览会——南洋劝业会。这一活动的举办(     
A.得益于民国政府鼓励商业的政策B.促进商业活动向近代化发展
C.利于列强对川东地区的商品倾销D.瓦解了传统的自然经济模式
2024-01-1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康德卷)
6 . 泰州学派认为小说戏曲可“使愚俗百姓人人知晓,无意中感激他良知起来,却于风化有益”,如颜钧就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日用伦常诉诸浅俗易晓的“诗歌”“口诀”,创作了《劝孝歌》《歌修省》《歌修齐》《歌经书》《心字吟》等。这反映了明代(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心学成为思想主流
C.世俗文学日益繁荣D.儒学平民化的趋向
2024-01-1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康德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岳麓秦简载: “自今以来,有殴詈(骂)其父母者,辄捕以律论,典智(知)弗告(举报),䙴(迁)。”秦始皇在会稽石刻中宣称“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洁诚”。这说明秦朝(     
A.重视伦理秩序的建设B.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开启法律儒家化进程D.借用榜样力量激励民众
2024-01-1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康德卷)
8 .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天子躬行勤政,可使“四夷”归服,而周边部族及诸国遣使朝贡,可体现王朝强盛的气象。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推行“怀柔远人”政策,周边诸国“思汉威德,咸乐内属”。唐代,大食、日本等向唐朝多次派遣使节,学习唐朝的制度与文化;玄奘前往天竺求取佛经,传播佛教文化,堪称中外和平文化交流的典范。明初,中央政府列出了周边十五国为不征之国。明成祖时,郑和下西洋更是宣示和平的远洋航行,郑和被奉为和平使者。中央王朝将“厚往薄来”理念推广至与周边部族、诸国的交往中,并长期作为维持朝贡体系的基础。在朝贡体系下,中央王朝与朝贡国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联系,各朝贡国自由决定是否与中国往来。

——摘编自刘祥学《远迩相安共享太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宗旨》

材料二   鸦片战争之后,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许多保守的封建士大夫囿于“夷夏之大防”的传统观念,将西方列强以“夷狄”视之。郭嵩焘认为中国不仅在船炮机械等器物层面上落后于西方,而且在制度层面上也比西方落后,要与西方国家进行平等的交往。面对“眈眈环视之洋人”,他反对“不问国势之强弱,不察事理之是非,惟瞋目疾呼,责武士之一战,以图快愚人之心”;而要通过商战、和平谈判、外交斡旋等方式, “以条约为凭”、“谨守和约”,与西方列强据理力争。1876年,郭嵩焘成为近代中国的首任驻外使节。

——摘编自易永卿《论郭嵩焘的和平外交思想》

材料三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外交战略和政策,有着怎样的外交行为模式,关键看该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理念。纵观当代中国外交史, “和平”是中国外交的核心理念,它既源自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基因,也扎根于新中国近七十年的伟大外交实践。当代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也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指导着中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之路。

——摘编自卢静《中国和平外交的风格与气派》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郭嵩焘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其外交思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新中国的外交实践说明“和平是当代中国外交的核心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公元前16—前11世纪,古埃及的借贷行为受到法律保护。文献记载,债务人无法按时偿还债务,债权人可以将其诉诸法庭。在法庭上债务人要以口头发誓方式保证到期足额偿还,倘若仍旧无法偿还,他将被罚打100鞭或者双倍偿付其所贷数额。由此可知当时的古埃及(       
A.商业信用制度不健全B.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C.社会贫富差距较悬殊D.信贷行为有助于商业发展
10 . 汉代,“天下一家”作为统治者的政治追求,其内涵主要是由汉人来统一夷狄戎蛮。元朝臣僚在阐释民族、政治问题时常说,“天下一家,河北、河南皆吾民也”,“由淮而燕者,同一舟辙”。这反映出元朝(       
A.疆域范围空前扩大B.边疆与内地完全一体化
C.南北经济差距缩小D.民族交融促进国家认同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