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吸取教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   出发,适时地把革命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相继开辟了井冈山、湘鄂赣、闽浙赣、鄂豫皖等农   村革命根据地。在领导各根据地苏维埃政权建设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合理任用日益成为   一个关系苏维埃政权稳固的关键问题。早期的《苏维埃组织法》就对区、乡苏维埃执行委员   会的主席、委员的产生作了明确规定,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突出民意,扩大工作人员的群   众基础。但由于当时的战争环境,很多措施并没有得到实施。1931年10月,第三次反“围   剿”斗争胜利以后,根据地度过了一年多相对稳定的和平时期,党领导苏维埃开展了大规模   的政权建设,在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苏区实际斗争的需要,在1931年11月成立了 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为苏区工作人员的任用提供了强固的政权载体。随后,中央执委会相   继发布了《地方苏维埃政府的暂行组织条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选举细则》等法律文件, 使苏区政府的人员任用真正进入一个制度化、程序化阶段。

——摘编自步海洋、朱小理《论苏区干部任用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

材料二   二战后,各届政府为改变英国的颓势,主张对文官制度进行改革。1988年,普来尔登对 此这样评论道:“政府的失败是它不去解决现存的问题,而去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这种状况已 持续了30年。”无论是艾德礼、威尔逊、卡拉汉工党政府,还是丘吉尔、希斯等保守党政府,上 台前都打着改革官僚体制的幌子,以获得选民的支持,上台后很快便把注意力转移到别处去 了。受政党政治的影响,改革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保守党政府和工党政府在官僚体制的改 革上有各自不同的主张,因此改革往往随着政府的换届而停止。

—摘编自张岩《战后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30年代初期苏区干部任用制度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二战后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苏区干部任用制度和二战后英国文官制度改革 中得到的启示。
2 . 如表为墨西哥卡德纳斯任总统时所作的举措。这说明,卡德纳斯改革(     
1936年10月颁布《征收法》,授权政府在必要时可将外国公司的财产收归国有
1937年7月收回了外国资本把持的铁路
1938年3月没收了美英等国所属的17家石油公司
A.确立了工业国有B.实现了经济独立
C.捍卫了国家主权D.巩固了民主政治
2022-07-04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世界史
3 .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新的交通方式将内陆城市与港口城市连接起来,使陆路和水路运输有机结合,进而推动英国的对外开放力度扩大。材料意在说明工业革命(       
A.大大地提高了人口的流动性B.提高了城市在经济中的地位
C.对促进全球物资流通的作用D.促进了城市之间的贸易往来
4 . 材料反映出的汉政府加强对西域管辖、治理的手段和措施包括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联合月氏、乌孙等共同对付匈奴。
公元前127年至公元前119年汉政府三次出兵重创匈奴,并在内地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先后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公元前101年在轮台等地进行屯田,并设置地方官吏管理。
公元前60年控制东部天山北麓的匈奴日逐王降汉,西汉统一西域。
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①和亲册封 ②武力讨伐 ③设置机构 ④移民屯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 . 闻一多先生在上个世纪初以悲愤的心情写下了“七子之歌”,将澳门、香港、台湾等地比作流落在外的七个孩子,盼望他们回到祖国的怀抱。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香港和澳门在历史上曾经被哪两个国家侵占?我国解决港、澳问题的伟大构想是什么?
(2)香港、澳门分别是什么时候回归的?有什么历史意义?
(3)“但悲不见九州同”,统一台湾是党的四代领导人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我国政府仍然强调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主要是针对阻碍祖国统一的哪些势力?
2021-09-0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宜丰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必修1问答题精选
6 . 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领域取得重大成就,请回答:
(1)面对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的形势,新中国采取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方针是什么?
(2)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外交政策不断走向成熟,其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哪次会议表明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国际重要会议?
(3)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打开建国以来的外交僵局,说出70年代前期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三项重大外交成就。
(4)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什么政策?
2021-08-3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宜丰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必修1问答题精选
7 . 1935年11月,中共中央发表宣言提出:“一切抗日反蒋的中国人民与武装队伍,不论他们的党派、信仰、性别、职业、年龄有如何的不同,都应该联合起来,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国民党而血战!”这表明
A.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B.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新的高潮
C.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D.中共正式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历史事实表明,经济大国不等于经济强国。一个国家长期落后归根到底是由于技术落后,而不取决经济规模大小。历史上,我国曾长期位居世界经济大国之列,但由于技术落后和工业化水平低,近代以来屡屡被经济总量远不如我们的国家打败……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当然,我们不能把自己封闭于世界之外,要积极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努力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

——习近平《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讨论时的讲话》


综合运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相关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并进行简要分析。(要求:不脱离题中材料,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05-02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1月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