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2 道试题
1 . 秦汉时期的“平贾”制是一种官定价格标准的制度。“平贾”由地方评定、谒报于县廷,在本县范围内发挥效力并定期更新。汉武帝施行平准法,利用“平贾”对民间交易价格进行干预。秦汉时期“平贾”制的实行(       
A.表明政府经济政策松动B.推动了全国市场的统一
C.旨在打击地方豪强势力D.有利于社会良序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晚清时期,京城的京剧在审美和艺术形式上追求雍容华贵、富丽雅致的品性和趣味;而上海京剧则千方百计不断翻新剧目,注重故事情节丰富曲折,有的贴近现实,针砭时弊,有的移植外国故事,如“新茶花女”“法国拿破仑”等。据此可知,晚清时期(     
A.北方京剧适应了市民阶层壮大的现实
B.上海京剧适应了商业化社会的需求
C.南北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对立日益明显
D.上海京剧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意识
3 . 面对“夫课试之文章,非博诵强学穷日之力则不能。及其能工也,大则不足以用天下国家,小则不足以为天下国家之用”等状,王安石创立了太学“三舍法”,可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考试考核方法进行年级开等的教育制度。由此可见,“三舍法”的创立主要针对(            
A.学校教育注重死记硬背B.变法运动需要创新人才
C.科举选人脱离社会实践D.儒学正统地位面临挑战
2023-09-1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4 . 【欧洲中世纪的城市治理】

材料一

作为将城市市民们所享有的事实上的自由状态转化为法律上的自由权的法律文件,城市特许状的获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此以后,城市市民在许多方面都成为自由权利的享有者,不再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城市特许状被称为“封建权利的转让书”,又被称为“人民权利的保护神"。无论如何,城市成为自由的庇护所,从此以后,自由的身份成为市民阶层的普遍属性。人身自由权的获得往往意味着动产自由权的附带取得,但是不动产的解放却需另费周章。法国洛里斯城市的特许状规定,洛里斯居民无需交纳入籍税、食物税、通行税;国王或任何其他人都不得从洛里斯人手中收取任何捐税、贡物或向其强征勒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特许状所包含的这些自由权是对商人阶层所持有的事实权利的法律上的认可和扩大,它们成为城市自治的成长基础,为城市自治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这些涉及治权的自由权则打破了封建政治制度的枷锁,为城市市民开创新的政治文明奠定了基础。因此,欧洲中世纪的城市自治是西方宪政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对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宪政制度和宪政思想的成长都具有不可抹煞的历史意义。

——摘编自冷霞《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研究》

材料二

西欧中世纪城市自治的兴起是一个自发演变的结果。经济上源于贸易的日益增长,商品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西欧中世纪城市自治权的取得主要是依赖于特许状。西欧中世纪的城市,在多元政治格局下形成了多元的权力制衡。近代中国地方自治始于清末新政,清末地方自治的兴起首先源于西方地方自治思想的传播。清政府为此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府州县地方自治章程》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除了通过正式法律授权授予地方自治机构自治权外,清政府还通过传统的“官绅合治”方式推进地方自治的实施。清末城市共同体并不存在有效的权力制衡,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城市对外冲突方面,清末皇权式微,清廷已无力对地方实施有效的管理,地方往往落入军阀或是外国侵略势力之手。

——摘编自王婷《西欧中世纪与清末城市自治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成为自由的庇护所”的具体表现,简析“这些涉及治权的自由权则打破了封建政治制度的枷锁,为城市市民开创新的政治文明真定了基础”的含义。
(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欧中世纪与清末城市自治的不同点。
2023-09-12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作了题为《不要四面出击》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团结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绝大多数,孤立和打击当前的主要敌人,而不要四面出击,树敌太多。这一讲话(     
A.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B.有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C.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D.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壮大
2023-09-12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恩”2024届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6 . 清帝退位后,党、社问题迅速成为北京居民街读卷议的热门话题。众多的政治团体、党派他们的宗旨、纲领、宣言中,纷纷表示“拥护共和”、“谋求共和”、“建设共和”、“促进共和”、“巩固民国基础”等。无论是激进型政党,还是保守派政党,在称颂民主制度、认同共和主义立场上都是一致的。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
A.袁世凯复辟帝制不得人B.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
C.共和体制的群众基础广温D.中华民国统治基础稳固
2023-09-12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7 . 春秋时期,由于“国”和“野”的区别逐渐消失,作为地方行政单位的乡、里很早就产生了。乡、里的负责官吏称乡长和里长,由于各诸侯国之下的地方政权为乡、里,所以当时的诸侯国君都直接地与乡、里的官员发生关系。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春秋时期(            
A.中央直接控制地方的局面形成B.社会转型的趋势已经出现
C.地方行政制度出现了根本变革D.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2023-09-12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8 . 【调查研究】

材料一

正当中国的仁人志士苦苦追求,不知道怎么才能找到救国救民的药方时,以社会调查作为研究方法的社会学传入了中国,最初在中国进行社会调查的一般是西方的学者,他们中间有传教士、有社会学的教授。他们的调查多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最底层,比如人力车夫、农村经济等。而20世起20年代,随着五四新文化的传播和留学生的陆续回国,国内一些高校开始设立社会学系,学生们在学习中接受了社会调查的方法,中国人开始了自己主持的实地调查。

——摘编自罗花《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工作方法的历史渊源》

材料二

1961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工作问题给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的一时信》指出;几年犯错误很大的原因在于对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往往根据片面的虚假的汇报材料做出判断和决定。要求县级以上党委的领导人员,把深入基层,亲自进行系统的典型调查,当作领导工作的首要任务。并随信转发了毛泽东1930年写的《关于调查研究》(后改为《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全国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响应号召,到农村、工厂、连队、学校等基层单位蹲点,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并就地解决问题。中共中央在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先后制定和发布了各方面的工作条例。如《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的意见(草案)》等等。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下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调查的研究方法在近代中国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开展基层调查研究工作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意义。
2023-09-10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3世纪后,尚武斗狠色彩浓厚的传统比武大会逐渐向公共庆典和仪式型转变,参赛者多追求勇武技巧来博取观众的赞赏和荣誉,甚至是为了向其爱恋的女人展示自己的威猛和求爱的决心。由此,比武大会开始蒙上温馨典雅的色彩,观赏性和娱乐性逐渐突出。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4世纪后期加莱城附近的法国骑士在其营地比武
A.骑士精神的强化B.文艺复兴的影响
C.市民阶层的扩大D.社会发展的推动
2023-09-10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10 . 1066年“诺曼底征服”后,西欧大陆的封君封臣制度被引入英国,根据这一制度,遇到战事,国王的封臣应该率领与其土地面积相应数量的骑士为国王服额兵役40天,如果封臣不履行军役那么国王就要对他征收盾牌钱。从查理一世起,除了盾牌钱之外,国王还征收罚金,理由是贾医不服军役因而导致战场上缺少指挥官。上述材料可以用来论证当时英国(       )
A.国王权利的加强B.国家财政收入的匮乏
C.贵族势力的衰落D.对外殖民战争的频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