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7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租佃制在秦汉时期即已出现,到宋代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宋代统治者实行“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并将无地农民编入国家户籍,在形式上使客户获得了与主户齐等的地位。实物地租形式在当时占据着绝对的支配地位,货币地租因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逐渐开始占有一席之地。在经济水平比较发达的两浙路等地区,出现了“二地主”,他们并不是真正租种土地的劳动者,而是将租到的土地再进行转租,成为新的剥削阶级。

——摘编自张雪雪《北宋土地租佃制度探析》

材料二   1315世纪,英国的封建领主开始主动取消农奴制。由领主准备“公簿”存放在庄园法庭,农民得到副本。公簿上一般都写有这样的内容:农民取得自由人的身份,原来作为农奴时所耕种的“份地”仍归农民耕种,作为租地;农民按年缴纳货币形式的地租,在租期内数额固定不变;农民可自由经营这块土地,在传给下一代或转手他人时,须向领主缴纳“死后税”或许可税;农民仍是领主治下的子民,要继续效忠于领主等。违反上述规定的,要处以罚款和制裁。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租佃制的新变化,简析其原因。
(2)据材料一、二,比较中、英两国农村生产关系变化在内容和影响方面的相同之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汉时期,吴地“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卒践更,辄予平贾”,即官府按照“平贾”(官府评定的市场价格)付给服更役者工钱,以吸引中央辖区农民流入此地。这表明当时
A.南方经济相对发达B.盐铁官营得到贯彻
C.地方割据隐患加剧D.自由迁徙受到推崇
3 . 宋夏之间爆发延州之战、好水川之战和定川寨之战。三战皆以宋朝失败而告终。但宋朝实行经济封锁政策,停止"岁赐",关闭榷场,不准青白盐入境,禁止双边贸易,从而给夏国的经济以致命的一击。加上西夏与辽之间又出现了嫌隙,所以西夏愿意议和。这说明宋夏议和
A.加重了北宋的财政负担B.辽国的介入起决定作用
C.符合宋夏双方实际情况D.完全是北宋单方面妥协
4 . 英国议会内部具有政党性质的政治派别早在16世纪就已经形成,但是英国现代政党制度直到19世纪初才随着政党政治的成熟开始萌芽,随着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新型的政党制度才最终得以确立。这反映出英国政治制度的演进具有
A.稳定性B.灵活性C.渐进性D.妥协性
5 . 音正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缺陷》指出:“《临时约法》的失败……其本身存在的严重缺陷,乃是导致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宪政在一个国家的确立,往往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专制的国家。”材料指出辛亥革命未能在中国实现宪政的原因有
①中国几千年的专制传统   ②约法自身存在缺陷
③宪政确立的长期性   ④缺乏政党政治的尝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 . 商代的畿外(王畿四周)是众多方国、部族分布的地区,大小方国要向王室定期朝贡,提供力役,奉命征讨,遵守一切礼仪制度,成为王室统治下的臣属之邦。每一方国,都仿照王室建立地方性的政权机构,组织军队,设置监狱,征收贡赋,直接统治它所属的人民。据此判断
A.商王朝加强了中央集权B.商形成了贵族等级分封序列
C.商王直接控制畿外地区D.商朝国家组织形式日趋完善
7 . 北宋建立后,首先削减郡(府、州、军、监)一级长官的权力,不许他们兼任一个州郡以上的职务;再将州郡的兵权、财权和司法权收归朝廷;又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另设“通判”职。这些举措旨在
A.变革地方行政体制B.惩创五代而矫唐末之失策
C.加强君主专制统治D.建立完善的监察官吏体系
8 . 山水画发端于晋宋,但长期陷于停顿。因而,历史有言:吴道子(约680—759)“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山水之变,始于吴(道子),成于二李”。这说明吴道子
A.推动了山水画的革新B.特别强调山水画意境
C.画笔突出盛唐的雄伟D.开创山水画艺术风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日本学者宫崎正胜指出17~18世纪“加勒比海的砂糖生产与以自给自足为基础的传统农业不同,是以大量的经济作物的生产、流通、交换为主的新型经济模式。”这种新型经济模式
A.广泛采用机器生产与工厂制度B.是殖民压迫与世界市场的结合
C.有利于促进拉美经济持续发展D.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技术条件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疆域,比明朝扩大了一倍以上,且东西南朔,“四夷咸服”;论财力,“内外度支,有盈无细,府库所贮,月羡岁增”,经济总量占居世界首位;论人口,从1700年到1794年的不足百年时间里已不止翻了一番,达3.13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3;论文化,完成了包括《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在内的“御纂诸书”;论城市,当时世界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共有10个,中国就占了6个。

——上海社科院周武《论康乾盛世》

材料二   乾隆时代,或者说十八世纪的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均有许多成绩,为前代所不能企及,这是就历史的纵向比较而言。……如果把乾隆朝取得的成绩作横向的考察,即放到当时世界范围中,与欧美国家相比较,那就会呈现出另一幅黯然失色的图景。清朝统治使中国丧失了250年,而关键与西方的时间落差恰恰是康雍乾三代的134年。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发生后的许久,人们才会感觉到切肤之痛。

——戴逸《论乾隆》


根据材料并结合清朝前期的史实,围绕你眼中的康乾盛世,自拟题目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