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它不但拥有辽阔的中原腹地,而且拥有广袤的陆疆和海疆。在中国历史的演进中,就是极富中国特色的边疆治理。边疆治理不仅直接影响一朝一代的兴衰存亡,而且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边疆治理的基本任务是守住一条线(边界线)(边疆地区)。实际上包含着物与人两个要素。边疆治理内涵十分丰富,包括边疆地区行政体制、中央和地方的管理机构与运作机制、民族政策、教育政策、经济开发和社会整体发展、周边外交等。

﹣﹣摘编自马大正《不断深化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研究》

材料二:美国的边疆治理主要是指对西部的开发与治理。始于独立战争胜利后不久,至今已有200余年。美国西部地广人稀,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的土地法案,注重吸引人才和科技,推动了西部经济迅速发展。在治理边疆过程中,许多条文扩展了美国民主的范围和程度。美国西部居民以土著印第安人为主,后来移民集团(主要指非洲、欧洲移民),矛盾激化,美国政府推行“熔炉”政策,迫使印第安人被同化。随着西部的开发,以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西部精神”逐渐形成,而且对世界政治、经济、外交格局的形成,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张健《美国边疆治理的政策体系及其借鉴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美国边疆治理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美国边疆治理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美边疆治理的认识。
2023-09-1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1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两宋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居住在太湖流域等南方江河湖泊交叉之地的农民把围田、筑塘、开浦、疏江四项工程结合起来,因地制宜,采用双季稻、稻麦连作等方式,使粮食生产“亩收信种”;桑、麻、棉、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和海产资源的开发,使农副产品与市场的联系更为频繁。丝织、棉织、冶铁、制瓷等行业,因农业商业化和多种经营的发展而进步;南方的景德镇窑、越窑、龙泉窑等地制瓷工艺追求的釉色和质地之美,开辟了陶瓷美学的新境界;冶铁业开始大量使用煤炭,“以冶铁作器,犀利胜常云”。日益细密的手工业分工、活跃的商品经济促使同类的手工业作坊联合起来成立行会;行会的重要职能是提高本行业的生产技术,努力缩小行内的竞争和互相帮助,保证行业内部的生产经营和产品销售。

随着商品交换的日益发展,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以南方盐、茶、银、铜为主的税收,在工商税收中占很大比重;为增加政府税收,两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南方的广州、明州、泉州、杭州、扬州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市舶司主要官员负责到外国引客商或贩货回国,市舶司官员每增收100万两税额,就升官一级;援引这项制度,海商无论本人是否在职,均按这个标准奖赏。商人社会政治地位的提高,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使许多农民从农业中分离或半分离出来,从事经商活动;不少官僚经商,工商子弟进入仕途。入宋以后,出现大批出生于南方的政治人物,如苏州人范仲淹、抚州人王安石、吉州永丰人欧阳修等著名政治家,江南地主集团的崛起及成为政治中坚,说明中国社会文化中南方比重的增强。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卷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的影响。
2022-07-0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其后,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出现,传统商人转而投资工业的现象逐步增加。这一现象(     
A.促进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B.推动清末民初的工业化进程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结构优化D.说明国人对工业的理性认知
2022-07-0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64年,袁隆平率先通过三系法途径培育杂交水稻;1976年,杂交水稻种植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此后,超级杂交水稻研究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这表明(     
A.农村生产关系已发生根本性转变B.理论突破与实践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了迅速推广
2022-07-08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汉武帝时,政府实行盐铁专卖制度。盐铁的分配和大规模的转运,由产区或设在中转地的盐铁机构负责,按照销售区域的人口数和田亩数匡算出应予供给的食盐和铁器数量;销售区域也必须按数从附近的产区或中转地调入盐铁,不能擅自制铁煮盐。这一举措旨在(     
A.稳定市场秩序和减轻农民负担B.保护农民利益和维护小农经济
C.抑制私商和增加政府财政收入D.促进商品流动和商品经济发展
2022-07-08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发起崇尚简朴的“新生活运动”。上海遵照蒋介石《取缔妇女奇装异服办法》,开始取缔妇女烫发。然而,在风气开放的上海则遭到了广大妇女的反对,报刊也多有批评之声;最终,取缔妇女烫发的规定未能在上海推行。这反映了(     
A.妇女追求思想解放和美B.上海因攀比出现烫发潮
C.政府认为烫发有伤风化D.国人普遍接受西方发型
7 . 如图漫画反映了伦敦时间2020年1月31日英国正式“脱欧”。有观察家评论:诸多区域经济组织尽管前期发展较为良好,但越到后期分歧越多。这体现了(     
A.英国受特朗普影响决定脱欧
B.英国以脱欧维护其超级大国地位
C.欧盟一体化程度在不断强化
D.欧盟一体化发展不平衡态势加剧
2022-07-0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2020年12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立案调查;2021年4月责令阿里巴巴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182.28亿元罚款;4月26日,根据举报,依法对美团实施“二选一”等垄断行为立案调查。这反映了(     
A.我国政府的职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B.这两个企业受外资控制破坏我国经济
C.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我国的经济结构通过调整走向合理化
9 . 鸦片战争前,广州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最主要窗口。鸦片战争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从1844年的87.4%到1855年降至21.8%;而上海则由1844年的12.6%到1855年升至78.2%。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上海的区位更有利于列强商品输出B.清政府的海关关税收入逐年增加
C.中国主动加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协定关税导致两地贸易地位变化
10 . 明朝以前,小额铜钱是古代中国主要的流通货币,重量、形制长期较为稳定,流通时间近两千年。明中叶以后,白银逐渐成为流通货币,政府向外来贸易的船只征收关税均以白银计价。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A.明中叶后我国银产量大规模增加B.商品经济发展吸引大量外来白银
C.反映商品经济开始取代农耕经济D.政府发行铜币弥补白银产量不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