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7 道试题
1 . 1961年中国共进口粮食580多万吨,净进口440万吨以上,其中小麦进口388万吨,占当年世界小麦进口总量的12.3%。这一举措(     
A.保证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旨在缓解严重的粮食危机
C.说明冒进思想影响了外贸
D.表明经济建设的速度加快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末年上海民族工业品牌

食品日用化学品药品文体用品
“自行车”牌面粉“和合”牌香粉“科发”牌药品“飞艇”牌纸张
“兵船”牌面粉“双妹”牌雪花膏“中西”牌药品“商字”牌图书和印刷品
“双喜”牌罐头食品“凤凰”牌洋烛“涵春”牌中成药
“金叶”牌茶叶
“新字”牌茶叶

——左旭初《百年上海民族工业品牌》

材料二   民国初期上海民族工业品牌

纺织品食品日用化学品药品五金电器产品文体用品
“人钟”牌棉纱“福字”牌罐头“雅霜”牌雪花膏“地球”牌药品“美华利”牌时钟“中华”牌书籍用品
孔雀图”牌印染布“生字”牌糕点“金钟”牌香亚玉兰霜“唐拾义”牌药品“华生”牌电扇“雄鸡”牌唱片
“华字”牌丝绸“双龙”牌茶叶“双斧”牌油漆“龙虎”牌人丹“三胜”牌搪瓷制品“胜利”牌球类产品
“孔雀”牌丝织品“长城”牌卷烟“飞虎”牌油漆
“鹿头”牌针织内衣“宝塔”牌火柴
“鸿翔”牌时装

——左旭初《百年上海民族工业品牌》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民国初期上海民族工业品牌与清朝末年相比的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说说当时我国民族工业有何特点?形成这些特点的社会因素是什么?
(3)以上海民族工业品牌为例,你对当时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何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中国湘、赣、闽、粵、桂等地区称集市为“圩”,如赶圩(赶集)、圩埠(市集码头)。这种含有“圩”的地名可能源于(     
A.夜市B.都会C.草市D.会馆
2022-07-0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钟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理科)
4 . 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建立行省,并将新疆的军政中心由伊犁迁往迪化。清政府此举
A.意在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的管理和防务
B.彻底消除了西方列强觊觎新疆的野心
C.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主权完整
D.体现了大事集权、小事放权的管理政策
2022-06-3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钟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秦国君主秦孝公任用商鞅推行了变法活动,开始于公元前356年,主要内容包括:商决变法时,为了加强管理,对居民进行户籍登记,以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什,实行连坐制度,一家犯法,其余人家必须告发,隐瞒不告的,就要同罪连坐。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奴隶主贵族没有军功不再授予爵位;对于乡里聚众私斗的人,按罪处罚。新法规定,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县制。商鞅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把全国分为41县,县设令以主持县政,设尉负责军事。县下辖若干乡镇。后来,秦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郡的范围较大,带有边防军事管理的性质,因而郡的长官称为守。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国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秦国商鞅变法进行评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把古代雅典社会称为“熟面社会”。“熟面社会”是指普通民众与政治家之间可以面对面地、直接地对话,普通民众直接表决,等等。材料体现了
A.民主运作过程的局限性B.城邦平民利益的一致性
C.民主运作过程的直接性D.国家机构权力的分散性
7 . 近年来,在欧洲多国,反对现行移民政策、敌视欧洲一体化、批评欧元体质、反对财政紧缩等被传统政治力量视作离经叛道的主张……迎合了相当一部分民众的诉求,帮助打着上诉旗号的政党在大选中取得“显著的成功”上述民粹主义思潮在欧洲的发展反映出
A.经济全球化对欧洲冲击逐渐加大B.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体化的障碍
C.欧洲政治力量多极化趋势的发展D.欧洲各国社会分裂现象日趋加剧
2022-03-2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钟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历史(文科)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嘉靖年间,朝廷收入逐年下降,可支出却无法减少,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崛起,修边的费用不断增长,加上赈济、官俸等大宗开支,形成了数百万两的财政赤字,严重入不数出。为解决这个难题,升任内阁首辅,掌握了朝政大权的张居正上书《陈六事疏》,提出了改革的初步构想。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上,张居正推出了考成法,“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强化行政监督,以六科监察六部,加大官员的考核和奖惩,提高官员的素质,改善工作作风。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减汰冗员,整顿邮传和铨政。此外,张居正推出了“一条鞭法”等措施,逐渐减少了各种积弊,又使朝廷的税收得到明显增加。

摘编自陈忠海《张居正改革与吏治重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推行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推行考成法的历史意义。
2022-03-2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钟山县钟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文科)试题
9 . 1918年11月,苏俄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和粮食人民委员部颁布决议,宣布对香烟、糖果点心、咖啡、食盐、火柴、煤油、肥皂等商品实行国家垄断。这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主要运用于轻工业方面B.未能达到制定政策的初衷
C.阻碍苏俄国民经济发展D.具有禁止自由贸易的意图
10 . 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年),淮南节度使李绅请求在全国各地以州名铸钱,大小径寸都保持开元通宝的形制。得到允许后,各地纷纷铸造大小轻重不等的钱币,并在背面标记本州州名,史称“会昌开元钱”。“会昌开元钱”的铸造
A.促进了朝廷税收的增加B.造成了中央权威的削弱
C.实现了国家币制的统一D.推动了纸质货币的诞生
2022-03-06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江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文科)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