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8 道试题
2 . 在青花瓷发展的基础上,明代彩瓷的发展也飞跃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色彩发展到后面极为华丽。而且绘画纹饰的内容更加复杂多样,植物、动物、文字、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无不入画,极具收藏价值。这些现象反映了(     
A.明代市镇经济呈现出繁荣趋势B.郑和下西洋全盛时的特点
C.手工业发展促进民众审美变化D.手工业产品国际化的程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是先秦不同时期文献记载的大禹治水区域范围变化情况。据图可知,先秦时期(     

A.大禹治水的传说不断丰富B.华夏文明的影响不断扩大
C.国家统一的趋势已经出现D.儒墨两家的思想趋于融合
4 . 1954年,国家颁布条例确立街居体制,无单位、无组织的群众被全部纳入政府管理范围。2000年以来,社区居民通过议事协商和民主听证等形式参与公共事务。这一变化反映了
A.基层治理的民主化趋势B.地方行政机构功能细化
C.社区将会取代政府功能D.行政变革推动机构精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园林日渐兴盛,但其功能发生较大变化,其始为士大夫雅集胜会之所,而渐为商品化之市集。这一时期,松江园林由“雅集”到“市集”的转变,反映出当时(     
A.社会转型趋势加速B.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C.城市经济功能增强D.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世纪的欧洲城市,不论是复苏的罗马城市,还是获得自由的农奴新建的城市,都具备城市、市场、法庭、市民和自由五大基本要素。这些要素(     
A.源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蕴含着社会转型的积极因素
C.体现了王权逐步加强的趋势D.是西欧庄园经济发展的结果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王朝在广阔的边疆地区设置了由塞、障、亭、燧组成的完善的了望、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在西北边疆地区、北疆地区以及东部边疆地区进行了规范的屯田活动。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以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对边疆民族采取和亲政策,通过册封规范和边疆民族的臣属关系。元朝在地方上设置行中书省,设置宣慰司都元帅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建立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以迅速传递诏命和情报。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源起于春秋时期的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不同层级行政区划进行治理,后世历代王朝大都沿袭这种治理方式。县一直是我国国家结构的基本单元,稳定存在至今。郡一级的行政区划,唐宋多称“州”,明清多称“府”。由于郡(州、府)数量太大,不便于朝廷管理,故而在郡(州、府)之上还设置有更高一级的政区,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是“州”,唐代为“道”,宋代为“路”,元明清为“省”。

——摘编自网上资源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
(2)据材料二、说明中国古代地方治理发展的趋势。
2023-11-1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汉窦太后因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及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宰相”,汉武帝方能“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来一步步完成“独尊儒术”的事业。这反映出当时(     
A.官员升迁依赖统治者喜好B.文化专制趋势较为明显
C.黄老治国已成为社会共识D.治国理念影响文化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后期至清中叶,民间出现了大量侧重于孝行、贞节烈女、乐善好施、诚信、知恩善报等内容的小说。这些小说的流行(     
A.强化了社会主流价值观B.推动了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C.呼应了三教合一的趋势D.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10 . 宋初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赋税政策较为宽松,无意征收此地区的赋税;北宋中期后,该地区逐渐“出租赋如汉民”、“常赋外复输税”。据此可知,宋代(     
A.对西南边疆地区的控制加强B.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获得发展
C.边疆管理实现与内地一体化D.西南地区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