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8 道试题
1 . 如图为邓中夏早期经历简表。这反映了(     
A.民主和科学成为时代的主流B.时代变化影响个人信仰选择
C.青年学生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力军D.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觉醒民众的重要性
2023-10-13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五县区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后期至清中叶,民间出现了大量侧重于孝行、贞节烈女、乐善好施、诚信、知恩善报等内容的小说。这些小说的流行(     
A.强化了社会主流价值观B.推动了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C.呼应了三教合一的趋势D.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3 . 如表为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的资料。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应是(     
记述出处
楚庄王问政申叔时,申叔时“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国语:楚语上》
(刘渊,字元海,十六国汉赵开国者,匈奴人)幼好西学,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晋书·刘元海载记》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资治通鉴》
A.儒家思想的传播B.政治制度的创新C.华夏认同的演进D.社会教化的功能
4 . 1950年,中央贸易部陆续组建了一批专业公司,有中国粮食公司、油脂公司、茶叶公司、盐业公司、土产公司、猪鬃公司、百货公司、皮毛公司等,在中央贸易部领导下专门负责某一方面商品、加工和运销。上述公司的组建(     
A.实现了国家财政收支平衡B.结束了建国初期物价上涨局面
C.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面貌D.壮大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力量
2023-10-11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等三县区)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荀子认为,“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固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由此可知,荀子意在(     
A.坚持儒家的正统观念B.重视道德教化的成效
C.强调礼制的治国功能D.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朝谱学以官修谱牒为主,侧重士族及其门第评定。唐前期三次官修谱牒,评定士族及其等级,“崇重今朝冠冕”。至唐后期,朝廷不再分定姓族、官修“氏族志”;私撰谱牒,也不再注重士族评定,谱学转向关注姓源、姓望等姓氏知识。唐朝谱学的转变主要由于(       
A.选官制度的调整B.人才观念的变化
C.阶层流动的增强D.君主专制的强化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因高丽朝贡使者往来频繁,告谕中书省限制其贡期及贡品数,“宜令遵三年一聘之礼……所贡方物止以所产之布十匹足矣”。同时亦将此意转谕安南、爪哇、真腊等国。进京朝贡的人员住在会同馆,“旧例各处夷人朝贡到馆,五日一次放出,余日不许擅自出入,惟朝鲜、琉球二国使臣则听其出外贸易,不在五日之数。”明政府还规定了各国入贡的贡道,要求朝贡船停泊在指定的港口,按规定的路线将贡品运送至京。

——摘编自李金明《试论明代外朝贡贸易的内容与实质》

材料二   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渔民被台湾土著杀害,出兵台湾。清政府郑重指出:台湾、琉球“二岛俱我属土……裁决固在于我”。1883—1885年中法战争后,法国占领越南。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承认朝鲜“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故凡有亏损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自此,晚清封建宗藩体制彻底崩溃。

——摘编自林龙飞《晚清宗藩体制的解体》

材料三   1949年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各国政府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随后,中国政府采用灵活的方针处理外交问题,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不经谈判即行建交的办法;对民族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先谈判后建交的原则,在对方明确表示不承认台湾的国民党政权,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再就建交具体问题进行磋商;对于美、英、法等国,则不急于采取行动与它们建交。新中国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反映了新中国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特别是同邻国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真诚愿望。

——摘编自于化民《“三大政策”与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对外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对外关系从晚清到现代的变化及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国家对外关系的主要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从《旧唐书·舆服志》“爰至北齐,有长帽短靴,合袴袄子,朱紫玄黄,各任所好”的多元服饰并存,到北魏晚期南朝“袍拂踝,靴至膝”。至唐代,源自胡服系统的“幞头、圆领缺胯袍和乌皮六合靴”为主的服饰搭配被固定到了常服系统之中。这(     
A.体现了服饰演变艺术性趋势B.反映了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C.体现了服饰演变中原化趋势D.反映了民族交融的发展趋势
9 . 苏联解体是影响20世纪人类历史发展的大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于苏联模式对于苏联的影响以下两种观点颇具代表性。   

观点一由于长期实行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苏共政权进入了“不改革是一条死路,改革是死路一条”的死胡同,认定苏联模式是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根源
观点二他(斯大林)接手的是木犁耕种的俄国,而留下的是装备有原子反应堆的俄国,是他创造了苏联历史最辉煌的时代

材料二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会带来四个具体表现:第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第二,个别企业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第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对抗;第四,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性与其阶级性之间的对抗。矛盾解决的途径只有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将取得公共权力,并且利用这个权力把脱离资产阶级掌握的社会化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

——摘编自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种观点的局限性,并就苏联模式对于苏联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评析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2023-07-2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日的法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前,中日法文化交流的基本流向是中国法文化传入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经日本移植吸收后的西方法文化开始倒流中国。黄遵宪是将近代日本法律西化经验传入中国的第一人,其所著《日本国志》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系统研究日本的巨著。其与中国近代法制改革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该书大量地输入了西方法律思想和制度;加快了清政府做出法制近代化改革决策的进程;提供了清末法制近代化最佳路径的选择;影响了清末变法修律广度和深度。

——摘编自张锐智《黄遵宪〈日本国志〉对中国近代法制改革影响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治维新后日本法文化倒流中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黄遵宪《日本国志》对中国近代法制改革的影响。
2023-07-2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